1994年4月20日,一条64K国际专线开通,中国实现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成为国际互联网第七十七个成员。30年来,中国互联网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不仅逐渐解决了诸多棘手问题,更积累了丰富的互联网实践经验,形成了独到的互联网发展思路,为中国社会经济的飞跃式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基础设施建设的角度审视,中国互联网逐步解决了“最后一公里”接入难题,实现全民信息化普及。今年3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高达77.5%。简明的数据背后,是我国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绩。
在服务的深度与广度方面,各大互联网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形成了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新型商业模式。一分钟,移动支付完成28.77万笔支付业务;一分钟,超20万份包裹穿梭在中国大地;一分钟,61件案件通过互联网实现“掌上立”……我国已编织起一张横跨金融、电子商务、物流、公共服务等众多领域的立体网络,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了国家整体竞争力,也在悄然改变每个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使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与福祉。
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互联网行业着力破解了线上线下融合难题,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助力实体经济进一步做大做强。共享经济、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新兴产业的崛起,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进程。
此外,中国互联网在社会治理方面亦做出了积极探索。如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政务公开透明、便民服务“一网通办”,以及通过网络问政、在线调解等方式,推动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同时应当看到,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行业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同行间差距有所扩大。究其原因,既有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有国际地缘政治博弈带来的挑战。面对现状,我们需要坚持创新驱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人类正处于人工智能主导科技革命持续加速的历史阶段,创意、创新和创造探索更加多样,前沿技术竞争更激烈。引领这些技术发展的互联网平台企业,已成为产业革新和新市场拓展的重要力量,而互联网平台企业之间的国际竞争,既是市场和行业的竞争,更是国家创新力比拼的超级战场。应站在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战略高度,推动构建透明可预期的常态化监管环境,破除多头管理、规则冲突等制约瓶颈,降低平台企业的合规成本,营造公平公正、有序竞争的市场氛围。应强化监管协同,建立与平台企业常态化的沟通交流机制,确保政策制定既能体现前瞻性,又能兼顾稳定性,为行业和企业提供明确的发展预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互联网这一关必须要过。”为此,要打破“零风险”桎梏,建立科学合理的容错机制,倡导积极进取的创新文化和创造精神,鼓励平台企业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在合法合规前提下积极探索未知,勇敢涉足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应区别对待正常的技术试错风险与重大系统性风险,在数据安全、海外市场开拓等方面,给予互联网企业应有的政策支持和保障,让企业在迎接挑战的同时,也能享受到改革的红利,坚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决心。
站在中国接入互联网30周年的崭新起点,让我们携手共进,继续秉持创新精神,打造更加宽松、健康的互联网发展环境,赋予企业更多的创新空间。期待中国互联网行业在国际竞争中奋发向前,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为国家繁荣昌盛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下一个30年,中国互联网定能在全球舞台上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大力量。
文/北京青年报特约评论员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