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未来从“芯”出发 数字技术会生活更“慧”生活
央视新闻 2024-03-18 21:06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对创造高品质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具有重要意义。

在健康、养老、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会给老百姓带来怎样的福利呢?

这台正在进行的微创手术,病人在宁夏,而主刀大夫却在2000公里外的上海。依靠5G网络切片、智能编码等先进技术,医生远程操控,宁夏手术室里的机器人就会同步作出反应,延时不超过100毫秒。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医生华克勤:通过两个小时就能完成这样的手术了,能够把更优质的医疗资源带到偏远地区。

远程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团队来自上海张江科学城。据了解,这种技术目前已经覆盖了全国30多家医院。

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总裁何超:我们的机器人能够是在100毫秒以下的这样的一个延迟,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人的这样的能够感受到的一个延迟了,实现我们能在几千公里的这样的一个距离上,让医生几乎对手术是没有影响的。

不仅是复杂的手术,如今,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正在促进整个医疗行业转型升级,为建设健康中国提供强有力支撑。

在江苏常州,“数字心电”服务成功上线全省卫生健康云影像平台。即便是在乡镇医院,检查数据也能实时传输到云端,全省40多家医疗机构的专家通过“云端把脉”,就可以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远程支持和服务。

在四川成都,这款步态与平衡功能训练仪器正在进行最后调试。由于采用了最新的离电传感技术,4000多个传感点能灵敏感应足底的生物信息,并快速地生成数据报告,帮助医生为患者制定更科学的康复方案。

华西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工程师李建昕:就打破传统,它是一个定性分析,而是现在因为我们有了全面的数据化的形式,就可以去定量分析。同时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去制定针对性的训练方案。

科技赋能助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智慧医疗让更多百姓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而智慧养老模式也成为一种新时尚。从居家助老到社区服务、从健康照护到文体娱乐,我国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不断涌现。

家住深圳福田区长城社区的董阿姨刚用智能手表对身体指标进行检测,呼叫中心的客服人员就收到数据,并及时向她进行反馈。除了这些,董阿姨和老伴儿还可以在终端上,像点外卖一样点选养老助浴、陪诊、上门保洁等服务。

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创新应用发展部李帅:通过我们这种信息化的聚集和资源的整合,把机构的养老服务输送到长者家庭里面,足不出户能够享受到养老服务。

在贵州,智慧养老则聚焦独居老人,84岁的胡金水老人平时一个人居住。前段时间,社区帮他安装了智能摄像头。

贵阳市白云区中航社区居民胡金水:如果我坐在这里时间长了,老是不动,是不是好像是有出什么问题了,它也会报警。就是当跌倒以后,如果喊几声,它都能及时地传递出去。

中航社区有10%的居民是独居老人,社区免费安装的智能设备通过数据云,让社区网格员在手机端就可以实时关注老人的安全情况。

贵阳市白云区中航社区居民李瑾怀:我很温暖,感觉有人在保护我。对一些体弱的、生活上有困难的老人是非常适用的。

贵阳市白云区中航社区居委会副主任代梦娇:我们从以前的上门入户、拨打电话这样的传统守护方式,转为了一对多线上的守护方式,可以让一个网格员同时对多个老人进行云守护。

随着国家推动发展银发经济,还将有更多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应用到不同的养老场景,惠及更多老年人。

大数据技术让优质教育资源更均衡

除了医疗和养老,在教育领域,大数据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AI技术、数字孪生技术等先进科技运用在课堂教学上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在河北保定竞秀学校,一套新引进的智慧教学研一体化系统正在推行。教室里,两台智能摄像机对课堂情况进行视频采集,包括高频词、师生互动、讲课语速等元素,通过AI技术生成课堂大数据分析报告,对于改进教学方法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保定市竞秀学校教师王晓彤:AI技术将课堂数据化,帮助老师快速回顾课堂内容,并进一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系统化学习方案。

而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武汉理工大学的学生和远在恩施的湖北民族大学的学生在电脑上一起进行仿真操作,远程控制机器人,共同完成了实验项目。

武汉理工大学学生管茂霖:我觉得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大大提升我们对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加深对这门课程的理解。

目前,武汉理工大学在数字化教学平台已经开设了1500多门数字化课程,通过线上线下授课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难题的能力,同时也实现了对欠发达地区学校的资源共享。

教育部教育数字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杨宗凯:通过这种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我们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这样一种模式搬到了校园。我们的孩子可以不出门,就可以沉浸式地学习到最先进的技术、最先进的工艺和流程。

目前,我国已建成的世界最大的教育资源中心“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汇聚了全国最优质的基础教育数字资源,远在边疆、身处农村的孩子和大城市的孩子“同上一堂课”已成为现实。

一卡多用 社保卡变身“便民卡”

社保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依托数字技术,各地不断探索社保卡“新技能”,扩容民生服务。科技赋能,让一张小小的卡片成了链接民生的大平台。

每隔几天,浙江嘉善县谈公社区的钱师傅就会去县图书馆。乘坐公交,借阅图书,用一张社保卡他就能轻松完成这些事情。

钱师傅之前在上海工作,退休后回到嘉善养老。前几年,看病、买药都要回上海报销。去年,作为长三角“敬老通”试点县,嘉善开始实行老年人“同城待遇”。通过社保卡,钱师傅在当地就能报销医疗费用。

嘉兴市嘉善县谈公社区居民钱仲华:如果我没有这张卡的话,我生病了只好到上海去就医。现在卡在嘉善好用了,对于我来讲,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金钱。

此外,嘉兴还在全省首创欠薪治理“一卡监管”。许多外地务工人员的社保卡成了工资卡,而月工资直达,有效化解了欠薪问题。

嘉兴市庆丰路高中新建工程项目现场负责人卢晓滨:钱是直接打到这张社保卡里面的,还有一个就是工资有预警,如果说这个月没有打的话,可能社保局会打电话来询问的。

据了解,长三角地区目前已实现“一卡通”统一办理事项52个,基本实现了政务服务“一卡通办”。其中,2825个图书馆、博物馆、公园景区等文旅场馆支持全国社保卡通用。

嘉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信息化管理处处长俞茵荔:多功能集合到一张卡,然后把这一张卡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让老百姓更便利更方便。

而在京津冀地区,去年12月签署了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合作框架协议,三地已在持实体社保卡就医、乘坐公交地铁等方面基本实现互通互用。

如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正在围绕集成、智慧、便捷,不断拓展社保卡应用领域,电子社保卡还可以实现“一网通办”“跨省通办”等服务,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幸福卡”。

文/记者 李欣 张芊芊 李红刚 白廷俊 金珠

编辑/朱葳

相关阅读
AI看脸、智慧食堂……智能生活惊喜值拉满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0-19
高温频发 未来城市如何“应烤” 有啥“凉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12
消防演练进校园、新“玩法”打开“心”问题……护航孩子健康成长 各地这样做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3-29
三千年前的“请假条”长啥样?快来围观商朝小王子的生活日常
央视新闻 2024-02-27
花式“第一课” 开启新学期 帮助孩子调整学习与生活状态
央视新闻 2024-02-26
小队出发!在隧道里工作 他们是护航春运的除冰人
央视新闻 2024-02-15
复原两千多年前的织造技术!一起参观“活着”的博物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1-28
如何应对大客流?哈尔滨从“硬实力”到“软服务”让游客更温暖
央视新闻 2024-01-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