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即抵达上海后的第二天下午,诺奖作家古尔纳于上海大零号湾文化艺术中心参与其在中国的首个公开活动。
2021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
上海译文出版社社长韩卫东在致辞中讲述了古尔纳十部长篇作品在中国的出版经过:“2021年10月,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古尔纳先生的消息一经公布,上海译文出版社即以最快的速度联系购买了古尔纳所有十部作品的简体中文出版权,仅仅用了不到十个月的时间,就于2022年9月出版了古尔纳作品第一辑五本书的中文版,紧接着又在2023年7月推出了古尔纳作品第二辑另五本书。”译文社这一出版项目填补了国内古尔纳长篇作品中译本的空白,令中国读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一窥古尔纳作品的全貌。
古尔纳发表的演讲中,则通过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郑和下西洋”故事,将其故乡桑给巴尔的历史与中国历史联系起来:“我从小到大都听说,我们曾与大洋彼岸的地方联系频繁。在海岸的一些地方沿沙滩行走,你会拾到青瓷碎片,它们产自中国,是郑和船队遗留下来的历史遗迹。”桑给巴尔的历史与他在动荡祖国中的童年经历也成为了他写作的动力。因此,他一直希望亲身感受灿烂迷人的东方文化,并对接下来在中国的行程充满期待。
七百年前的郑和以航线连接大洋彼岸的中国与东非,而今日,两地的文学在上海相遇——古尔纳与中国著名作家格非在活动中展开了主题为“我们必须谈论痛苦”的对谈。格非首先分享了他在阅读古尔纳作品中的感受:“我在读古尔纳先生作品的时候能够明确感觉到这两种东西,一种是‘真’,他符合现代社会的规则,要去了解真相;同时他又牢牢建立在‘诚’上面,也就是我们内心的澄明。”
围绕本次对谈的主题“痛苦”,主持人毛尖向两位作家提问,为何在他们多年的写作中,“痛苦”丝毫没有减轻?对此,古尔纳回答道,他作品中的“痛苦”有别于物理的肉体的痛,而是随着年龄增长而累积的、回望人生时的苦楚:“我想到我父亲生命最后一年的时候,我看他一个人安静地坐着在看街道,我问他在想什么,他回答说,他在想那些让他痛苦的事情。所以随着生命经验的累积、记忆的增长,你的痛苦也会增长。”
“故乡”是古尔纳作品中的另一重要主题。谈及“乡愁”话题时,古尔纳的回答令在场师生无不动容:“对我而言,乡愁并不意味着远离家乡,而是失去家园。”——这也与他的几部代表作,如《天堂》《来世》《海边》等主人公的经历相呼应。
活动中,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雷启东代表远读批评中心为两位作者颁发远读中心荣誉作家的聘书。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的学生也为远道而来的友人带来了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古尔纳作品《砾心》选段表演。《砾心》是古尔纳致敬莎士比亚之作,小说背景从20世纪60年代的非洲延展至90年代的伦敦,用细腻的笔触、层叠呼应的叙事手法和跨越时空的视角,谱写了一曲普通人在动荡时代的命运悲歌。古尔纳盛赞学生们的表演淋漓表露了人物的痛苦,非常有力量感。
此次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上海译文出版社和澎湃新闻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远读批评中心和华东师范大学全球中文发展研究中心承办。
记者/路艳霞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