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孩子的“心事”不容忽视
首都教育微信公众号 2024-03-04 14:40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正逐渐从成人、职业群体扩展延伸至大中小学生群体,并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

相关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良好。但是,学生在抑郁、焦虑、学业倦怠、网络成瘾、自伤行为等方面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

新学期伊始,学生可能遭遇不同程度的心理适应挑战,加上春天容易导致情绪波动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值得关注。

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面对日益增多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如何为他们构筑起防护屏障?

为此,2023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并于同年11月成立了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

近日,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全体会议,并特别强调——

要健全监测体系。建立全国学生心理健康监测与预警一体化系统,监测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建设心理健康危机干预专业队伍。

要建立干预机制。推进心理健康问题学生发现与应急处置机制和转介就医、复学机制建设,打通快速转介就医“绿色通道”。

要完善工作体系。凝聚多部门、多系统合力共同治理,家校医社携手守护心理健康。

今年1月,北京市也正式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行动计划(2023—2025年)》,大力推动北京中小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水平的提升。

《行动计划》明确提出:

中小学每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面向全体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小学阶段四年级及以上、初高中非毕业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少于每两周1课时。

把学生“心事”放在心上

目前,北京各区校纷纷将心理健康列入课程,并从机制上健全监测体系,完善预警和干预,家校社多方合力,守护学生身心健康。

全面统筹 利用好课堂主阵地

课堂教育主阵地对学生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春季学期,不少学校利用开学第一课,帮助学生实现从假期到校园的“过渡”。

怀柔区第三小学开展以“用心点亮新学期”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课程,从“开学焦虑”“情绪调试”“集中注意力”三方面,为同学们准备贴心攻略。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大兴实验学校指导同学们调整学习节奏、调适心理状态、制定学习计划,以乐观的心态迎接校园生活。

结合不同年龄学生心理特点,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课程正在校园内广泛开展。

北京市文汇中学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以学段划分,初一年级开设心理课,从入校适应、学会学习、情绪调节等模块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初二、初三年级通过班团队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相关意识。

北京师范大学朝阳附属学校每周安排一节心理课,心理教师会指导学生开展“心灵之声”小广播,录制家长访谈心理微课,并在课后服务时段承担对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训练。

北京育民小学设有专门的心理课程,一至六年级均有设置,一年20节,一共120节。学校还依托西城区地方教材《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与学生实际需求,梳理成系列校本化实施方案,形成贯通手册。

去年3月,丰台区教委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校本课程。心理课时与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班团队会等课时统筹使用,提倡覆盖各学段、各年级。

健全监测 完善预警干预

心理健康教育贵在抢占先机、预防为主、关口前移。

在朝阳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已建成心理问题预防系统、心理辅导与危机干预系统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支持系统。

着眼预防,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课程,教研部门明确了学段心理品质培育重点:四、七年级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心理品质,五、八年级培养学生“心理韧性”心理品质,六、九年级培养学生“心理坚毅”心理品质。

着眼监测的动态测评系统,每年对小学五年级、初一年级和高中三个年级进行全员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评估。“一生一案”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一旦发现潜在风险就主动干预。

心理健康监测发现问题,会在线下进行识别和干预。

北京大学推出“心晴防护网”项目,由学生心理中心统筹,全时联动110余名辅导员、青研中心等搭建线下心理防护网,实现信息联动、协同发力。

全链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逐渐在北京市文汇中学落地。学校通过班主任定期视频家访和入户实地家访,深入了解学生生活背景和学习环境,对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实行分层级上报、分类别追踪。

扩充队伍 家校医社携手

为了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和辐射面,家庭、政府、医院等社会各界力量逐渐被学校所吸纳。

去年5月,东城区教委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就诊绿色通道。

根据协议,东城区会就在心理辅导中遇到的疑难案例寻求医院专家团队的帮助,也会帮助有需求的家长联系医院,建立就诊挂号绿色通道,优化就诊流程,方便学生就医。

医院专家则会定期走进校园,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为家长和老师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北京大学整合校内外资源,与北大医院、北医三院、北医六院、北京回龙观医院等协同搭建学生危机干预“绿色就诊通道”,简化流程,协调床位,努力推动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圈,为学生提供全面化、系统性、强有力的协同保障。

新学期不仅标志着崭新的起点,也是一个新的挑战。作为家长,除了重视课业学习外,还要细心甄别孩子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

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注意孩子情绪、行为上潜移默化的变化,比如睡眠习惯改变,睡不着觉了,失眠、早醒、睡眠过多,或者进食出了问题,食欲特别不好,心情很不好,这些变化要注意观察。

如果这个孩子的情绪和行为,给他自身或者给他周围人带来了持续的麻烦和痛苦,这都可能是心理障碍的一些早期表现。

根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儿童精神医学首席专家郑毅的建议,从临床分型干预的模型来看,对于已经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孩子,如果还没有达到明显的功能损伤,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口期,此时家长、老师应在指导下给予孩子心理方面的辅导,帮助孩子调整状态。

如果孩子问题比较明显,可以到学校的心理辅导室或者社区心理辅导中心寻求帮助。

如果孩子达到了疾病的程度,这时候就应该及早地进行评估诊断,最好能够尽早去看医生进行正确的评估,积极的医疗干预也是非常重要的。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首都师范大学在2024年首都大学生心理健康季中荣获佳绩
首都师范大学 2024-10-30
“可躺式”课桌椅、专属心理导师,新学期校园上新了这些惊喜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9-01
新增的足球、马术、咖啡等相关本科专业,今年高考就能报名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3-31
今天京城大部分地区花粉浓度很高 敏感人群外出需防护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31
对校园欺凌说“不”!这些措施都有用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3-31
明天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的生活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2024-03-31
高校教授“发传单”请大家听课?全国各地学生报到!
光明日报 2024-03-30
文明祭扫保安全,莫让烟火扰“清明”,北京消防发布提示
北京消防 2024-03-2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