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下午,由会林文化基金、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会林文化奖”颁奖典礼,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举行。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本届“会林文化奖”的得主为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著名导演、古希腊戏剧研究专家罗锦鳞先生和意大利著名电影制片人、策展人、电影学者马可·穆勒先生。
据了解,会林文化奖自2015年设立,以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黄会林先生的名字命名,每年表彰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事业做出突出重要贡献的中外人士各一位,各奖励人民币30万元,迄今已举办九届。第九届“会林文化奖”严格按照奖项章程,于2023年10月开展了征集、推荐和评选工作。经评奖办公室统计,本届“会林文化奖”共有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理事、学术委员、创作委员、客座研究员以及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共56位提名人,推荐和提名候选人53位。本次被提名推荐的候选人中,中国籍候选人31位,外籍候选人22位,外籍候选人分别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意大利、新西兰、巴基斯坦、保加利亚、德国、瑞士、澳大利亚。
北京师范大学校副校长周作宇代表北京师范大学致辞时表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人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以文化人、文以载道的深厚智慧,熔铸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是高校在新时代新的责任担当。“会林文化奖”的宗旨在于倡导更多中外文化工作者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生产和创作更多彰显中国文化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文化成果。在会林先生的带领下、在海内外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会林文化奖”和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将会讲好中国故事,树立新时代中国形象,建立真正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学派,谱写新的文化华章。
随后,意大利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文化中心主任菲德利克先生为马可·穆勒先生颁发奖牌。
在获奖演讲中,马可·穆勒回顾了他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意大利留学生,1976年来到中国留学的历程。留学期间,他观摩了很多中国影片,结识谢晋等电影人,对中国电影产生浓厚兴趣。1978年回意大利后,他积极在欧洲组织中国电影展,译制中国影片,发表文章,出版书籍等,最大程度地推介中国电影及文化。之后,更是以电影节总监、选片人、策展人、电影中介等身份,将更多中国电影推向国际。马可·穆勒表示,现在他的使命是继续挖掘中国新生代电影人,他将持续向黄会林先生学习,继续努力做中国电影的推广人。
中央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蒋朗朗先生为罗锦鳞先生颁发奖牌。
在获奖演讲中,罗锦鳞谈及自己作为戏剧工作者、导演和“教书匠”,在东西方文化传播和交融上有诸多切身的实践与体会。他指出,话剧由西方传入中国,要完成自身的民族化,就要向中国民俗特色,尤其向戏曲学习,因此展开了东西方戏剧融合的研究及创作实践,将中国戏曲的美学和古希腊戏剧美学相结合。两个地理位置和年代相距甚远的跨文化戏剧品种的碰撞和对话,正是他几十年来创作的追求和探索。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会林文化基金创始人黄会林在致辞中回顾了往届“会林文化奖”获奖人情况,对提名者团队、研究院工作团队表达了衷心感谢,并向本届“会林文化奖”的得主表示诚挚祝贺。她指出,罗锦鳞先生怀着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融合东方的审美精神与西方的戏剧神韵,使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剧紧密融合、交相辉映。他对戏剧事业诚挚而执着的坚守,值得我们致以深深的敬意,而马可·穆勒先生在西方主导的世界电影格局中,数十年如一日,将中国电影的精华推向世界,承担了开拓性的桥梁作用,显示出怀远而博见的开阔胸怀,为中国电影国际传播做出了巨大付出。
黄会林先生强调,“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自2010年创院以来,致力于“第三极文化”的理论研究与项目实践,宗旨是让中国文化真正能够“立起来、走出去”。“会林文化奖”将牢记传播优秀传统之初心、汇聚各界有识之士之热心、持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之恒心、坚定中国文化走向国际之信心,努力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工作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叶婉
编辑/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