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月29日),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一号发射工位正式竣工。
此次竣工的一号发射工位是长征八号运载火箭的专用发射工位,包含固定勤务塔、发射台等11类设备设施。
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天梁:今天应该说是我们整个发射场建设的一个重要节点,确保我们明年6月份一号工位能够实现首飞。那么同时我们加紧二号工位的建设,二号工位也是一个中型的液体(火箭)工位。
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2022年7月开工建设,计划2024年实现常态化发射。截至目前,围绕一号发射工位首发任务的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二号发射工位计划2024年2月10日完成土建施工,5月底完成设备现场安装调试。
探访长征八号专用发射工位
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未来的工作强度还是很大的,那怎么从设计上能让火箭的发射效率更高而且成本更低呢?在一号工位的建设过程中我们的记者曾到实地去探访,一起去看看。
总台央视记者陶嘉树:在我身后的就是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的一号发射工位,这个发射工位主要用来发射长征八号系列火箭。这个发射工位和我们以前看到的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发射工位有哪些不同?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总台央视记者陶嘉树:这个大家伙是一号发射工位的导流装置,它安装在发射的底座下。这是国内首次液体发射工位采用一个地面的导流技术。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大幅度地节省工期,并降低成本。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特车公司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建设任务专班总体设计师王鹏:因为原本地下排导方式,地下导流槽挖掘深入,土建工作量会非常大,深度可能在三四十米左右。我们现在通过采用地面燃气排导的方式,做了优化改进。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在火箭发射的时候把燃气流顺利排导出去,不要形成反卷和反溅,不要影响火箭整个发射过程。
总台央视记者陶嘉树:在发射塔架的旁边矗立着三个绿色的罐子,它是大流量挤压式喷水系统。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在火箭发射的时候喷水,给地面设施进行降温。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特车公司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建设任务专班总体设计师王鹏:我们这边是用挤压式喷水的(方式),可以通过设计喷水压力,去更好地优化我们喷水降噪的效果。
走!记者带你爬一号工位发射塔架
看过了1号发射工位的外观,我们再和记者一起去塔架内部看看,那里面又会有什么有意思的设计呢?
总台央视记者 陶嘉树:现在这个位置就是火箭的发射底座,我们可以看到上面有4个支起来的支撑臂,火箭就相当于坐在这4个支撑臂上来进行发射。但这个支撑臂和以前我们看到的支撑臂不一样,它是一个自动的支撑臂。在火箭即将发射的时候,它可以自动张开并释放火箭,不像我们以前的那些支撑臂是需要人工来把它拧紧和拧松。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特车公司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建设任务专班总体设计师王鹏:原来,我们通过一个手动的连接装置,把发射台和整个火箭系统进行一个固定约束。通过本次自动化改进,现在是上了一个自动调控装置,在火箭发射之前通过抱爪去压紧火箭,解脱也是自动的,相当于是我们前端无人值守项目改进措施之一。
总台央视记者陶嘉树:我们现在就来到了发射塔架的顶层。顶层有83米高,相当于20多层楼的高度。上面的风景非常好,可以俯瞰整个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包括文昌航天发射场。在塔架的顶层我们可以看到和文昌航天发射场两个塔架不同的一个地方——在顶层有一个巨大的塔吊。这个塔吊就是用来在发射工位上组装火箭。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特车公司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建设任务专班总体设计师王鹏:在发射之前,火箭会通过转场运输设备,星罩组合体、三级箭体分别运输到发射工位的东侧。通过塔吊,把三级箭体从转场运输车上面,逐级吊装到发射台上面,完成整个火箭的总装工作。因为一号工位主要采用的是“新三垂”的一个测发模式,它的发射频率比较高。我们现在能够实现“7+7”的测发模式,就是7天发射7天恢复,我们每年的发射能力在16发左右。
第五个航天发射场 未来承担啥工作?
目前,我国已经有酒泉、太原、西昌、文昌四个航天发射场,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建成后将是我国第五个航天发射场,为什么要建设这样一个新的发射场、未来这里都将承担哪些任务呢?
近年来,随着我国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在民用卫星领域,小型卫星批量发射、在太空组成星座的模式逐渐成为主流。预计5年内我国在轨运行的商业卫星将超过1200颗,发射需求很大。
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郭强:发射方面首先要有很强的能力,一年的话可能至少要几十发、上百发以上的发射能力。第二个就是说要低成本,因为这些(卫星)要组网,它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
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卫星组网需求,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目前正在建设两个发射工位,除了刚刚建成的一号发射工位,还有二号工位在建。两个工位都按照每年发射16次设计,形成发射能力后将会有很高的发射效率。
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郭强:我们的一号工位是为了我们现在最成熟的长征八号火箭去设计的,二号工位是为9个厂商的十几型火箭去设计的。就这些火箭它的发展越多,它成本越低,这样的话就实现了高的发射密度。
文/记者 崔霞 陶嘉树 魏安
编辑/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