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京投集团了解到,备受关注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以下简称“副中心站枢纽工程”)取得新进展。其中,02标段西区站房主体结构率先封顶,首片“京帆”屋盖钢结构“浮出”地面,雏形亮相。按照计划,预计到明年年底,副中心站枢纽工程将实现主体结构完工,2025年投入使用。
西区站房率先实现主体结构完工
川流不息的东六环西侧,一座庞大的交通枢纽工程正在建设中。站在副中心枢纽工程指挥部三层,可见中铁建设、北京城建、北京建工、中铁六局、中建一局等单位各有分工,铁路进站站房、京唐城际、轨道交通M101、平谷线等均在如火如荼施工中。
施工进展最快的是02标段西区站房,目前其主体结构已经完工。北青报记者在现场探访发现,西区站房京帆造型屋顶率先亮相。西区站房即是城市副中心交通枢纽的主要进口,位于枢纽的西侧,通过该进站口,可实现铁路进站、换乘公交、乘坐地铁等交通功能。
京投枢纽公司副总经理吕高峰介绍,枢纽站集成2条城际铁路、5条城市轨道交通、1条骨干铁路、1条市郊铁路和15条公交接驳线路,上述交通功能均在枢纽站地下1至3层实现。露出地面的只有帆船造型的京帆屋顶。市民通过西区站房和东区站房两侧的京帆造型屋顶,可顺利找到两个出入口,进入枢纽站。
来自北京城建集团的02标项目经理李金和介绍,副中心站枢纽工程一共有10个京帆造型的屋顶,其中2个为东区站房和西区站房的进站入口,也是规模最大的京帆。可以想象,待建设完成后,10条“帆船”浮出地面,仿佛和不远处的京杭大运河遥相辉映,十分壮观。
交通换乘转换十分便捷
沿着西区站房京帆造型屋顶向下,庞大的交通枢纽逐层展开。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供市民下行的楼梯已经建设完成。沿着楼梯向下,依次可到达公交换乘厅、城市商业层、铁路、轨道交通候车区和轨行区。市民可通过扶梯、楼梯和垂直电梯等多种方式进入相应的楼层,选择对应的交通方式。
“副中心站枢纽虽然体量很大,但设计的非常合理。比如市民从铁路出来,不出站即可到地下夹层换乘公交线路,同样乘坐公交到达枢纽站的市民可直接进入枢纽站,不用在地面上辗转换乘。”吕高峰说。同样市民从铁路换乘地铁也十分方便,比如在西区换乘平谷线的距离仅为56米,从东区换乘6号线最远的距离也不过650米。
明年年底枢纽站实现主体结构完工
吕高峰介绍,作为城市副中心重点工程,目前该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正在全面有序推进。截至12月底,主体工程土方完成至90%,结构完成至85%;其中01标段顺利实现东咽喉铁路隧道结构施工;02标段西区站房主体结构率先封顶,完成精装修样板段施工,首片“京帆”屋盖钢结构亮相;03标段轨道交通M101线车站、枢纽换乘通道、地上二级开发楼座等区域实现结构封顶;04标段主体结构施工全面开展,城际联络线端头井结构封顶。
进入严寒冬季,副中心站枢纽工程建设不停工,每天约7000多名建筑工人奋战工地,推进施工进度。据统计,副中心站枢纽工程2023年年度投资再创历史新高,截至12月中旬,项目年度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46.87亿元,占年度计划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的104.16%。
京投枢纽公司提前开展设备安装前期准备工作,在2023年施工前就研判确定了53项技术标准,先行在三个施工标段进行约5000平米样板段实施。截至目前,完成二次结构、机电安装等工程的建设面积,已达10万平米,精装修样板段完成施工。
2025年枢纽站建成投入使用
副中心站枢纽工程是率先在地下铁路车站正上方进行大规模综合开发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也是京投公司高质量开发轨道交通沿线土地资源的样板工程。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副中心站枢纽工程于2019年11月30日开工,根据计划,预计2024年12月底完成结构施工,2025年随京唐城际等线路开通投入使用,建成后将是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
该工程一体化实施范围约61公顷,地下建筑规模约128万平方米,地上规划建筑规模约139万平方米,呈现出“地下枢纽地上城、上下高度融合”的总体格局。
“副中心站枢纽工程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理念建设的站城融合城市综合体,除了地下交通功能,地上部分涵盖办公、商业、公寓、酒店等多业态,是城市活力中心。待2025年副中心站枢纽工程投入运营后,配套道路和配套设施也均将同步投入使用。”吕高峰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黄亮
编辑/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