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献礼作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电视剧《鲲鹏击浪》正在北京卫视、浙江卫视、广东卫视以及爱奇艺、优酷视频、腾讯视频热播,引发热烈反响。这部重大革命题材剧的创作历程是怎样的?总编剧马继红如何看待这部剧?马继红直言创作《鲲鹏击浪》犹如滚石上山,这部红色青春励志剧将以烈焰燃烧般的生命热情,激励当今每一个年轻的灵魂。编剧创作阐述原文如下: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的献礼剧《鲲鹏击浪》,是以毛泽东为叙事主线,讲述他从1918年到1921年,不畏艰难,寻求真理,从一个热血青年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故事。确切地说,这是一部年代青春剧。在以往表现毛泽东的影视剧中,涉及这段内容的作品极少,因此,如何把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讲明白、讲生动,如何把握一百年前那代青年人的精神世界和心路历程,如何让今天的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产生陌生化和差异化的审美观感,确实是一个难题。这部剧我从2019年动笔,直到2022年剧本才审查通过,历时四年,四易其稿,有几次真的写不下去了,甚至想过放弃。如果谈创作体会,那就是四个字:滚石上山。
按照我长期形成的创作习惯,无论写什么题材的剧本,都必须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在一呼一吸和聆听触摸中激发创作的灵感。既然是写毛泽东的故事,自然绕不开韶山。于是,第一站我来到韶山。韶山于我并不陌生。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我曾多次拜访过这片革命圣地。当我再一次踏上这片热土,依旧抑制不住内心的澎湃。我沿着老人家的生命足迹,从故居到广场,从展览馆到毛家祖坟,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想,仿佛有一个强大的气场在吸引着我。
第二站我来到了长沙,登上岳麓山,俯瞰脚下那逶迤而去的湘江;走进岳麓书院,聆听历史回音壁发出的声响;雨夜中,那尊青年毛泽东的巨大头像与岸畔的霓虹灯光相映生辉,给人无尽的联想。
第三站我回到北京,在喧嚣的闹市中寻找那早已被岁月尘封的三眼井胡同,虽然结果令人失望,但我能幻想当年八个精壮的小伙子挤在一铺炕上,连翻身都要和周边的人打招呼的窘迫。最后,我来到嘉兴南湖,望着那艘停泊在岸边的红船,想象着当年只有50多人的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里开启了惊天动地的航程,心头不由得滚过一股热浪。
完成了第一阶段的采风,我开始沉下心来读书。可惜,能找到反映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书并不多。《毛泽东年谱》上记载的这段历史只有区区6页纸。为了厘清这段历史脉络,我只能采取借鉴的方式,找来陈独秀、李大钊、杨昌济、蔡元培、邓中夏、蔡和森、萧子升、向警予、黄侃、黎锦熙等人的传记和文集,一本本认真阅读。渐渐地,这些人物活跃起来,从书里走到了我的脑子里,他们身后的背景也由模糊变得清晰。
在历史的长河中,1918年到1921年这三年时间,虽然只是短暂的一瞬,但这期间中国却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文化运动掀起西学东渐的风潮,马克思主义的曙光第一次照进中国,五四运动高举其自由与民主的旗帜,军阀混战的硝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在这风云际会的历史舞台上,各色人物粉墨登场,各方势力风起云涌,诡异的时局迷雾重重,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如同萧瑟寒风中的一叶扁舟,生死存亡只在一瞬。这不平凡的三年,对青年毛泽东而言,既是一个惊心动魄的蜕变升华期,也是他世界观发生根本转变的奠基期,所谓“时势造英雄”,毛泽东就是被这黑暗、艰难、复杂、多变的时势造就出来的。
通过将近一年的采风和阅读,我自以为脑子装满了,可以落笔了,但真正写起来,依然摆脱不了困惑和艰涩,脑子里想得很丰满,写出来的内容却很骨感,不知写了多少个开头,却始终开不了头……我不得不放下笔,扪心自问,是江郎才尽了?还是遇到了瓶颈?最后我发现,最大的问题还是来自脑子里“伟人”的框框和“英雄”的光环,还是一直以“后人”充满崇敬和仰视的视角在诠释毛泽东。而1918年的毛泽东,只是一个年满25岁、刚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学生,他是人,不是神,他初到北京,也像众多“北漂”一样,承受着经济的窘迫、他人的歧视、精神的压抑,他在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上,也对现实充满愤怒,也出现过困惑和迷茫,也因为稚嫩、急躁、冲动做过错事。因此,要塑造一个接地气的真实的毛泽东,就必然要将他从伟人的光环中还原出来,写他作为普通人的意趣和情怀,突出他成长道路上的遭遇,以及他喜悦、愤怒、悲伤、焦虑、无奈等全部情绪。只有这样,才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个性和魅力,才能让作品充满平民质感和生活温度。循着这个思路,我没有刻意地虚构外在的冲突性情节,而是通过大量戏剧化的细节,制造出一个真实的生活场,使人物接地气、不悬浮。
《鲲鹏击浪》确切地说,是一部群戏。因为塑造毛泽东,离不开他身边的人,无论他的亲人、朋友,还是对手、敌人,都是毛泽东成长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剧中,毛泽东、萧子升、蔡和森的情谊贯穿始终,他们被称为“湘江三友”。最后,毛泽东和蔡和森由情投意合的兄弟,发展成生死与共的战友,而萧子升却由于主义之争,从志同道合转为分道扬镳,这种变化不仅展现了毛泽东早期思想不断成熟的过程,也是那个时代各种思想在青年群体中激烈交锋的真实写照。此外,我写了毛泽东的父亲、母亲,毛泽东青年时最大的反抗对象就是父亲,同时他深爱母亲,但全剧通过很多细节暗示出,毛泽东的个性恰恰继承了他父亲的倔强与强硬,这种父与子的关系,具有很强的戏剧张力。
毛泽东的成长还来自同时代的一批风云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胡适、蔡元培等等,剧本以毛泽东为核心,充分挖掘这些历史人物富有戏剧性的性格特征,力图打破单一领袖人物“线性叙事”的方式,他们不仅仅是作为陪衬毛泽东的“绿叶”,而是以“风云激荡、群英并起”的方式,烘托作为主人公的毛泽东。
在创作中,我下功夫最大、着墨最多的是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爱情。毛泽东和杨开慧由于家庭出身和成长经历不同,他们实际上是不同的两类人,而爱情往往就产生于差异之中。所以杨开慧没有选择性格温和,从小对她呵护、暗恋的萧子升,而是与豪放不羁、才气横溢的毛泽东擦出情感的火花。杨开慧对毛泽东是爱慕、崇拜、依附,是九死不悔的坚贞,毛泽东是他生命的全部。但在毛泽东的心里,除了爱人,还有天下的苍生,这种爱情关系上的某种不平衡,构成了全剧情感部分最核心的冲突。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爱恋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有误会、有曲折、有摩擦、有争执,最终他们走到了一起。他们的爱是建立在共同理想和信仰之上的美丽爱情童话。
《鲲鹏击浪》表现的年代,虽然与今天已相隔百年,但那代年轻人不怕困难、不畏挫折、不惧牺牲的奋斗精神没有过时,仍能引发当代青年的共鸣、共情,仍能启迪当今青年把逆境中的压力转化为动力:迎难而上,向阳而生。
《鲲鹏击浪》讲述的是那个腥风血雨中的青春故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新人,他们的青春靓丽,他们的浪漫潇洒,他们的勇敢无畏,他们那似烈焰燃烧般的热情,他们那把理想看得高于一切的精神,将激励当今每一个年轻的灵魂。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文杰
编辑/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