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国家医保局公布,2023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现已顺利结束。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本次调整,共有126个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1个药品被调出目录。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药品总数达3088种,将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
罕见病药物用药进医保数量创新高
国家医保局通报,本次143个目录外药品参加谈判或竞价,其中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谈判成功率为84.6%,平均降价61.7%,成功率和价格降幅均与2022年基本相当。本轮调整后,叠加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因素,预计未来两年将为患者减负超400亿元。
在新增的126种药品中,肿瘤用药21种,新冠、抗感染用药17种,糖尿病、精神病、风湿免疫等慢性病用药15种,罕见病用药15种(其中阿伐替尼片同为肿瘤用药),其他领域用药59种。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2019年医保目录调整时提出加强对罕见病用药的关注,2019年到2022年谈判成功进入医保目录的罕见病药物数量分别为7个、6个、7个、7个。而本轮医保谈判共有25个目录外罕见病药物通过形式审查。最终,15个目录外罕见病用药谈判、竞价成功,覆盖16个罕见病病种,填补了10个病种的用药保障空白。特别是戈谢病、重症肌无力等多年未得到解决、社会影响较大的疾病治疗用药被纳入目录。
药物方面,如治疗I型戈谢病成年患者的酒石酸艾格司他、用于治疗卡斯特曼病的司妥昔单抗、治疗复发或难治滤泡性淋巴瘤的林普利塞等。其中,罕见病创新药全球首款FcRn拮抗剂艾加莫德α注射液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用于治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阳性的成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该药物今年6月获批,9月刚刚上市,从上市到纳入医保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
本次调整后,目录内药品总数将增至3088种,其中西药1698种、中成药1390种,慢性病、罕见病、儿童用药等领域的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新药从获批上市到进入目录缩短到1年多
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表示,截至今年10月底,协议期内的谈判药品医保基金累计支出已经达到了2447亿元,带动相关药品实现销售3540亿元。
在支持创新方面,国家医保局建立了适应新药准入的医保目录的动态调整机制,建立每年一条的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将调整周期从原来最长8年缩短到1年。将目录准入方式由专家遴选制改成企业申报制,申报范围主要聚焦近5年内新上市的药品,5年内新上市的药品在当年目录新增药品中的占比从2019年的32%提高到2023年的97.6%。
在2023年,57个品种实现了当年获批、当年纳入目录,新药从获批上市到进入目录的时间,从原来的5年多缩短到现在的1年多,80%的新药能够在上市之后的两年内进入医保药品目录。
国家医保局对创新药纳入医保目录给予了很多政策倾斜。2023年,25个创新药参加谈判,谈成23个,成功率高达92%。与整体水平相比,成功率高7.4个百分点,平均降幅低4.4个百分点。通过谈判,创新药的价格更加合理,患者可负担性大幅提高,多数出现了销量、收入双双大幅攀升的情况。
完善了支持创新药发展的谈判和续约的规则,适当控制续约以及新增适应证降价药品的数量和降幅,给予新药企业一个稳定的预期。按今年调整后的续约规则,在今年的100个续约药品中,70%的药品以原价续约,31个因为销售额超出预期的品种需要降价,平均降幅也仅为6.7%。同时这100个续约药品中有18个药品增加了新的适应证,仅有一个触发的降价机制,其他都没有触发降价机制,原价增加适应证有关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22年全国临床用药金额排名前20位的药品中80%发生了变化,治疗性的新药替代了原有的一些疗效不够确切、价格比较虚高的药品,广大参保人用上了效果更好、质量更优、价格更为适宜的药品。
多项举措提振医药行业信心 患者受益水平提升
经过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连续6年目录调整,程序规则更加完善,评审测算更加透明,企业对药品价格的预期更加客观理性,加之获批上市的新药数量逐年增多,使得本次调整新增进入目录的品种数量较去年进一步提高,患者受益水平稳步提升,同时也有效提振了医药行业加大研发创新的信心,有利于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调整结果符合预期。
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表示,本次目录调整,牢牢把握基本医保“保基本”的属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提高用药保障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同时,进一步发挥医保“战略购买”“价值购买”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加大对创新药的倾斜和支持,更好弥补罕见病等重点领域保障短板,实现更高水平、更可持续的“保基本”。
在评审环节,坚持支持创新药优先纳入目录的做法,组织专家对药品创新程度、临床获益进行分级评价,使药品的创新优势能转化为准入优势。在续约环节,对于触发简易续约降价机制的创新药,允许企业申请重新谈判,重新谈判确定的降幅可小于简易续约的降幅,从而使临床使用量较大的创新药能够以相对较小的价格降幅继续与医保续约。从调整结果看,包括上海华领医药研发的多格列艾汀片等23个目录外创新药谈判成功,与整体水平相比,成功率高7.4个百分点,平均降幅低4.4个百分点。
今年对谈判药品2年协议到期后的续约规则进行了完善,明确规定对达到8年的谈判药纳入常规目录管理;连续协议期达到或超过4年但未达8年的品种,如触发降价机制,降幅减半。得益于本次规则调整,26个药品实现了“以更小价格降幅成功续约”的目标。
符合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已初步形成,医保谈判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同时,本次调整中,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来瑞特韦片、氢溴酸氘瑞米德伟片等3个国产新冠治疗用药以合理的价格纳入目录,将为疫情常态化管理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