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各地儿科迎来就诊高峰。眼下情景,让人又一次真切感受到儿科承压之大和现实之困,更不由得促人思考,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儿科医生的匮乏?又需要拿出怎样的政策举措才能更“解渴”地解决问题?
从历史上看,在1978年到1998年间,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儿科专业从医学院本科专业目录剔除,变成了临床医学中的一门课程。这被认为是儿科医生缺失的主因之一。
从现实上看,与成人患者不一样,儿童就诊沟通难、问诊难、吃药难、诊治难,让医生的工作量倍增。儿科一直以来也都是医患纠纷高发的科室。一个孩子看病,往往几个大人陪同,孩子一点哭闹就可能引来家长对医生的指责。另一方面,儿科医生实际上是全科医生,对诊疗技能要求更为全面。这意味着在接受医疗教育阶段与规培实习阶段,儿科医生需要付出更多汗水才能走上工作岗位。
总的来说,眼下的儿科之困,既受感染量激增等现实影响,也是多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事实上,每逢流感季,门庭若市的儿科都会引起各方关注和讨论。现实破题,笔者认为关键是在以下几方面坚持发力。
其一,加强儿科医生培养,做大人才基本盘。2016年,教育部重启儿科本科招生,并将儿科学专业化教育前移,设定了到2020年每省(区、市)至少有1所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层次专业教育的目标。坚持在源头上加大培养力度,相信儿科医生短缺问题终将随着人才基数增长而得到缓解。
其二,提高儿科医生待遇,夯实职业获得感。2016年,六部委曾联合发布通知,专门聚焦提高儿科医务人员薪酬待遇。就实际来看,一些地区已经确保儿科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至少达到本单位医务人员平均薪酬水平的1.2-1.5倍。收入待遇是一方面,未来还可以从职称评审、上升通道等方面继续予以优化。
其三,加大资金投入,重视儿科发展。在“儿科荒”、儿科“看病难”问题凸显背景下,多地都加大了对儿科的投入,许多儿童医院都扩大了办医规模,但这种办医规模的扩张主要体现在床位数的增长。“财政补贴到盖楼”之外,更要落实到充分改善儿科医务工作者直接的获得感上。
其四,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做到源头解压。国家卫健委针对儿童呼吸道感染人数增多的困境,指导各地加强统筹调度、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即建议症状较轻的患儿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但长期以来由于资源配置的短板,一些家长对基层医疗机构治疗能力存在质疑,这也使得落实分级诊疗制度较为困难。可见,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接诊能力也是关键一环。
任何改革都需要过程,需要绵绵用力、蹄疾步稳。眼下,我们看到许多具有公共服务精神的优秀医者正顶着压力坚守在儿科临床一线。为患者解决病痛,是每位医生从医的初心。目前新一轮的医疗改革中医事服务费、分级诊疗制度、家庭医生制度、医联体制度相辅相成,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制度的衔接性,同时坚持问题导向,用更完善的制度设计保护医者仁心,让人才流入儿科,让人才坚守儿科。
文/宁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