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20日),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上的首座骨干调蓄工程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顺利通过下闸蓄水验收,开始蓄水。
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北麓,流经青海、甘肃、内蒙古3省(区),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重要河流之一。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控制了黑河干流来水的80%,是流域生态龙头控制性工程。工程规模为大型水库,最大坝高123米,坝顶长度210米,水库总库容为4.03亿立方米。
黑河黄藏寺建管局局长贾敬立:作为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黄藏寺工程建成后,将在合理调配黑河中下游生态和农业灌溉用水、提高水资源综合管理能力,助力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按照工程下闸蓄水方案,蓄水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计划用2天至3天的时间,将上游库区水位蓄至2548米高程,满足大坝泄洪底孔过流需求;第二阶段计划在明年5月中旬前后将水位蓄至2580米高程,库容6100万立方米,届时黄藏寺水利枢纽将转入正常运行调度。
兴水黄藏寺 保障流域生态
黑河全长928公里,跨越河西走廊,流域面积14.3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有着我国著名的农业制种、航空航天和能源基地。多年来,黑河是如何生态调水的呢?
作为一条跨省区内陆河流,黑河水资源匮乏且时空分布不均,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黑河尾闾西居延海、东居延海相继干涸,成为我国北方沙尘暴来源地之一。2001年,国家实施黑河水量统一调度的决策,干流采取“全线闭口、集中下泄”的措施,开启了我国内陆河水量统一调度的先河。2002年额济纳绿洲重现绿色,黑河水重回居延海。
黑河流域管理局副总工程师李大鹏:调水20多年来,干流沿线的草地森林重获生机,尾闾东居延海,已经连续19年不干涸,水域面积维持在40平方公里左右,尾闾湿地鸟类达到120余种,候鸟有10万多只,生物多样性得到明显改善,成为了西北内陆河生态复苏的标杆。
2016年4月,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工程挡水坝已浇筑至2631米坝顶高程,厂房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工程进入下闸蓄水阶段。
黑河流域管理局副总工程师李大鹏:黄藏寺水利枢纽不仅是黑河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生态良性维持的关键性工程,也构筑我国北方边疆生态的重要水利支撑,对改善青海、甘肃、内蒙古三省区水生态环境、实现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保障黑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记者 梁丽娟 周伟 陈烨炜
编辑/朱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