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文人,给人的感觉总是文质彬彬,儒雅秀气。然而,眼前的这位大文人,实在跟这些词汇无法联系在一起。只见他金身青面,赤发环眼,头上还有两只角,面目狰狞。即使在不大讲究颜值的时代,他的丑陋也掩盖了才华,让人惧怕。怪不得他高中状元后,被皇帝看不上,一气之下,跳海了。就在人们惊愕回头之际,他却在海中冉冉升起:脚踩鳌头,右手执朱笔,举于头顶之上;左手拿墨斗,伸向前方。皇帝自知错了,承认了他的才华,让其给皇家子弟教书。
这位大文人便是魁星。
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魁星指我国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旧时,很多地方都有魁星楼、魁星阁等建筑物。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在科举时代是士子们“夺魁”的象征。
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别,各地有关魁星的传说颇多,各具特色。今天,矗立在我面前的这座魁星阁地处河西走廊的东部,是永昌县朱王堡镇三沟村的先民为魁星精心打造的。
掩映在花草绿树中的精致阁楼,在周围广阔绿洲的映衬下,并不魁伟壮观,倒显得精巧秀丽,像一位待字闺中的邻家小妹,羞涩、含蓄而内敛。
这座阁楼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分台基和阁体两部分。台基南北长8.9米,东西宽8.8米,高3.7米。西南角有一山顶门楼,进门后有台阶可抬级而上。阁体为二层砖木结构,二层重檐。下层为八角小楼,进深一间,南面辟门,东南有木制楼梯通向二楼,周围绕廊八柱,斗拱已简化为彩枋,八角翘起,下为木制瓜式装饰。上层为圆形攒尖顶,安装葫芦宝瓶,青瓦铺面。
魁星阁为永昌县境内明清代表性建筑之一,对研究该地区历史文化宗教建筑等有重要价值,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沟村民周佰连年过八旬,上过几年私塾。他说,当地有关魁星阁的传说颇多。初建时,原址并不在此,建阁木料砖瓦等材料准备就绪后,突然一夜之间,全部材料被搬运到现地址,村民发现有三尺见方的足迹若干,传说是魁星所为,阁楼遂被定在新址。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地开始拆除阁楼。一民工掰掉阁顶(顶子上是一个火炬式的瓷质圆筒),摔碎,正欲继续下手,阁楼却摇摇晃晃,欲倒。民工吓得大喊:倒了倒了。遂下阁楼。围在阁楼四周的村民们很是吃惊,光天化日之下,阁楼纹丝不动,怎会摇晃?一村民不服,攀上阁楼想继续拆除,阁楼又摇晃起来,比前次更甚。但四周村民浑然不觉。如此几次三番,没人敢上,阁楼才幸免于被拆。
周佰连说,过去阁顶是个桃嘴,含着莲花,朝南。后来修顶,做成了葫芦宝瓶。看到宝瓶里空空落落,他就把家中收藏的文房四宝和一套四书五经填了进去。仿佛填进了自己的肚子,充实饱满而幸福。
周佰连说,有关魁星的传说,当地还有另外的版本。先人当中曾有人说过,魁星是文曲星君和武曲星君的合称,文武兼备,统领文武人才。凡被朱笔点中的人,都是金榜题名之人。魁星为人耿直,心地善良。一次,他在半空碰见瘟神提一葫芦去人间撒放瘟药,于心不忍。为了拯救百姓,他夺药到手,仰头喝下,瘟药发作,他心痛火燎,跳入东海,被一大鳌用头部顶起,幸免于难。所以后来魁星的造型便成为青面赤发(中瘟毒之故),双面如电光,右脚笔挺在鳌头顶上,左脚向后弯起,脚掌向上,脚掌上托起北斗七星。斗星拱托之势巧妙,观看恰如排兵布阵,刁斗声起,兵戈之声入耳,似两军对阵。魁星便成文能治国、武可安邦的化身。
据传,魁星去世升天后成了真正的魁星,主文运、文章,主掌考运。“魁”字拆开来,一半是“鬼”,表示文人的丑陋不堪;一半是“斗”,寓意才高八斗。如果你一手持魁斗,一脚站在鳌头上亮相,表示“一举夺魁”或“独占鳌头”。每年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当天,热闹非凡。足不出户的大姑娘们擦胭脂淡粉,裙裾蝶飞,仙女下凡一般,出来乞巧。读书人穿戴齐整,出来晒书,拜魁星,保佑自己考运亨通。
魁星阁是因尊崇儒家而建造。在丝绸之路兴盛发达的古代,永昌是中原人士和西域人士商贸往来、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素有“西北边陲重镇”“丝路古道要冲”之称。东汉灭亡后,儒家文化在中原式微,反倒是在河西走廊,儒士们将文化完好地保留传承下来。明清时期,从凉州(永昌历史上属于凉州地区)走出来的进士,不计其数。时至今日,这种影响还留存着。当地的老百姓重视文化和教育,学子们勤奋上进,成绩斐然,在河西走廊名列前茅。周佰连就是一个受益者,他生养的一男二女都受过高等教育,都在市县工作。
二十多年前,我在离它不远处的一所学校教书,曾有学生提起家乡有一座魁星阁。那时的我年少气盛,并不在意。后来,我到市里的一家日报社上班,报上多次宣传过这座阁楼,但我一直没有见过它的真容。今天,我终于来到了这座阁楼前,并为其所震撼。
原标题:《魁星阁》
作者:翟雄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