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7日讯(记者 梁柯志)在日前结束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体制,优化金融服务,防范化解风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成为市场关注重点。
对于金融领域的市场主体,尤其大中小机构的定位和经营模式,与金融服务、金融风控质量,与金融监管、运行体制的科学性密切相关。
为此,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完善机构定位,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
11月7日,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对财联社表示,本次金融工作会议比较以往更加明确各类机构的定位,希望各司其职,发挥自己特定作用,避免偏离初心,偏离主业,引发市场过度无序竞争,从而对金融发展稳定、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分类精准监管,大中小机构互补,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认为,金融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是队伍的高质量,其次是服务导向的高质量,比如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是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再次是机构定位的高质量,金融机构的定位须更加清晰。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共有456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
其中,银行共3483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6家,股份制银行12家,城商行125家、农商行1609家,村镇银行1642家,民营银行19家、外资银行41家,还有农村合作银行23家。
从数量上来看,中小金融机构占据大多数,数量超过3200家之多。但是资产规模上,还是大型机构为主。
2022年末,我国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379.39万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城商行总资产规模49.89万亿元,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总资产规模47.62万亿元,村镇银行资产规模2.22万亿元。中小银行机构资产规模与大型机构相比约为1:2。
在业务结构上,国有六大行在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和大型企业方面占据绝对规模优势。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工行境内分行人民币贷款比年初增加2.5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建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较上年末增加2.46万亿元,增速11.61%,同比多增3462亿元;农行加大基础设施项目贷款投放,基础设施基金配套融资累计投放1153亿元,位居银行业前列。在转型升级领域,截至9月末,工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8万亿元,增速39%;农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长53.4%,绿色信贷比年初增长42%。
11月7日,宁波银行某分行资深从业人士对财联社表示,国有大型机构跟中小金融机构的分类管理其实是非常好的监管原则,中小银行就是立足做合适的市场、合适的客户,对跨区域、大体量、高风险的业务和客户其实把控能力还是有限。
前几年,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为突破地域限制,不少区域性银行都辗转到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设立同业中心、信用卡中心等经营性机构,同时不少中小银行也将软件开发、研究部门设立在大城市。
该人士认为,中小银行就算有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加持,也要立足于本地和监管的要求,避免走偏容易出大的风险,总体的基调朝更精细化、精准化、差异化的分类监管。
精准定位、防控风险,中小银行特色化服务势在必行
上述宁波银行人士表示,本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主力军、压舱石,严格中小金融机构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等实际上近两年监管部门已经在逐步引导实施。
财联社记者发现,监管部门每年都会在异地经营、社区服务、小微贷款等方面向中小银行发布相关政策指引。
如早在2018年2月29日,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异地非持牌机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限制异地扩张和经营的冲动,针对区域性中小银行的业务加强规范,强化其服务小微、“三农”的业务主体。
曾刚认为,中小银行业务更集中在本地,当地小法人和客户更加靠近,只要发挥优势,一样可以获得很好生存空间。从过去来看,纯粹追求规模、追求跨区域发展的银行并没有提升效率。反倒造成很多严重风险,造成严重损失。
除了在金融服务和供给互补之外,大行与中小行之间还可以在金融风险处置上进行合作互补。
曾刚表示,在未来的银行机构风险的处置过程当中,大型银行可以发挥更多的作用,包括输出专业能力对中小机构进行帮扶,甚至合并重组等方式,起到金融压舱石的作用。
2019年5月,建设银行接受包商银行接管组委托,自5月24日起托管包商银行业务,托管期限1年。清产核资结果显示,以2019年5月24日接管日为基准,包商银行资不抵债金额为2200亿元。
综合来看,曾刚认为,本次会议精神要求不同机构针对客户需求,从大型企业到中小微企业,到普惠金融客户,再到养老客户,大小行之间应该互补,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提供全方位、差异化、多层次服务,真正实现金融供给侧优化和改革。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