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四方面着力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上海证券报 2023-11-04 18:29

1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发布专栏文章《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稳健性 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称,将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统筹运用总量和结构、数量和价格工具,加大货币信贷政策支持,助力实现稳经济、调结构、稳物价的平衡,金融服务质效不断提升。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着眼于货币政策下阶段重点,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将从总量、结构、价格、传导四方面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总量上,保持货币信贷和融资总量增长合理、节奏平稳、效率提升。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要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从更长时间的跨周期视角去观察,更加合理地把握对“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的理解和认识。要更多关注存量贷款的持续效用,提升存量贷款的使用效率。

在结构上,提升货币信贷政策的引导效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引导更多金融资源用于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中小微企业以及国家重大战略,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

在价格上,平衡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持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作用,保持融资成本持续下降。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加强外汇市场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在传导上,协同发挥政策合力疏通传导效率。坚持系统思维,加强货币与财政、产业、监管等政策协调配合,强化沟通联动,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共同维护经济金融大局稳定。

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取向

力度不紧不松

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取向。“人民银行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力度不紧不松,持续稳固对实体经济的货币信贷支持,又没有量化宽松超发货币。同时坚持动态平衡,前瞻性统筹考虑跨周期政策目标,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强化逆周期调节,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积极主动应对超预期因素的扰动,有效支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中国人民银行表示。

一是保持总量合理增长。中国人民银行于3月和9月两次在关键时点降准,中期借贷便利每月均到期超额续作,适时投放流动性支持政府债券顺利发行,促进市场利率围绕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平稳运行,维持贷款在去年高基数上延续两位数增速。同时,坚持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及时优化房地产金融政策,支持房地产行业合理融资需求,配合做好地方政府债务重组化解,盘活存量贷款支持高质量发展。

二是优化资金供给结构。中国人民银行在引导货币信贷平稳增长的同时,不断调整和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导向作用,推动信贷结构明显优化。目前存续的结构性工具有十余项,余额达7万亿元。今年以来持续推动存续工具落地显效,及时明确六项到期工具的延续实施,有效激发普惠金融、制造业企业的经济活力,促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新动能加快发展。

三是把握好内外均衡。面对国内外经济、政策周期不同步的挑战,中国人民银行坚持以我为主,没有跟随加息,优先确保国内发展,6月和8月两度调降政策利率,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降至历史低位。同时,坚持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既注重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又综合运用外汇存款准备金率、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等工具,对市场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还略有升值。

回溯来看,稳健的货币政策成效显著,传导效率明显提高。金融指标持续提前发力,9月末广义货币M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速在10%左右,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金融资源配置明显优化。与此同时,企业贷款增长较快,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且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适当减免MLF操作质押品,中国人民银行平衡债市供求关系
新华社 2024-07-22
中国人民银行邹澜:货币总量增长可能放缓 真正需要资金的高效企业会获得更多融资
上海证券报 2024-04-18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后续仍有降准空间
上海证券报 2024-03-06
适应央行履职新需要等,多位代表呼吁修订《中国人民银行法》
证券时报 2024-03-06
中国人民银行:聚焦五篇大文章 发挥货币政策结构优化作用
新华社 2024-02-10
中国人民银行将设立信贷市场司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1-24
中国人民银行: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引导信贷合理增长
中国证券网 2023-12-15
权威访谈|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新华社 2023-12-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