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的时候真的很奇妙,想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小时候‘体’没有办法发展,后来补上了,没想到补得这么‘高’。”在杭州亚残运会举重项目女子67公斤级比赛中,中国选手谭玉娇以141公斤打破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并夺得金牌。
做好准备动作后,谭玉娇喜欢来个“谭式”怒吼。26日的比赛中,她以128公斤开把,超过所有对手。之后两把试举,谭玉娇稳扎稳打,135公斤、137公斤,慢慢调整自己的状态。在全场观众的欢呼声中,谭玉娇第四把直接挑战141公斤,并成功打破了世界纪录。“现在,我可以很自信地说,我一定会在巴黎争取三连冠。”谭玉娇赛后很激动。
称自己偏理性的她为何会如此释放?或许因为一路走来,命运的捉弄,伤病的困扰,一直伴随着好胜的她。
把短板铺成路
7岁那年,谭玉娇落下了腿部残疾。“其实,残疾并没有给我造成什么压力,只是我会羡慕同学们跑跑跳跳地去上体育课。”2003年,谭玉娇迎来了命运的拐点。湖南省第六届残疾人运动会即将举办,她被当地乡政府推荐到湘潭市残联参加选拔,被举重教练选中,训练一个月后,就意外地获得了人生中第一个冠军。正是这一次比赛,为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昨天还是你的人生短板,今天就拆下来铺成了康庄大道。”曾经体育课的“翘课”大户走上了竞技体育的道路。谭玉娇说:“举重真正改变了我。‘体育’是我以前根本就不能做的事情,现在却成了我人生的目标,成了我的梦想,成了我的职业,最终成就了我。”
13岁开始训练,举重已经陪伴谭玉娇走过整整20年。“这20年间,我是残疾人体育的亲历者,也是受益者。从一位不能上体育课的小学生,到成为运动员崭露头角,到实现人生价值。这期间有自己的努力,有家人、教练、朋友的全力支持,更有国家在背后撑腰。”
1984年,美国纽约,中国体育代表团第一次亮相残奥会赛场。24名残疾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乒乓球3个大项的比赛,取得优异成绩。此后,中国残联多次组织队伍参加残奥会。
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残疾运动员参加国内国际体育赛事。据了解,我国目前共设立40个国家级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为残疾人体育竞赛、训练、活动、培训、科研等提供保障与服务的同时,在残疾人日常体育活动开展、残健融合方面也发挥着示范指导作用。
把伤病当做伴
2012年,谭玉娇作为举重队最年轻的女运动员,入选伦敦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大名单。她拼命训练,但不幸的是,赛前三个月,在一堂高强度的训练课后,谭玉娇左边肩膀严重受伤。
“伤病就像是运动员的另一半,你要去学会和伤病好好相处。”扎针、拔罐、吃药,自己煮姜、醋、盐水热敷……经过痛苦的治疗、恢复,谭玉娇最终在伦敦残奥会上收获一枚银牌。“如果我把训练标准降低一点,可能不会受伤,会更轻松地拿到这枚银牌,但我不后悔。你让我不去拼,我肯定是做不到的。”谭玉娇说,“体育精神就是超越自我,不能因为可能会受伤,就不努力训练。”
从2013年开始,亚锦赛、世锦赛、亚残运会、世界杯、全国锦标赛、全运会,谭玉娇将金牌尽收囊中。2016年里约残奥会,谭玉娇打破举重女子67公斤级世界纪录并拿下金牌。
但伤病的乌云再次飘落在谭玉娇身上。2019年哈萨克斯坦世锦赛之前,谭玉娇右肩膀肌腱撕裂。“4家医院都强烈建议我做手术,但是那个时候距离东京残奥会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了,手术就意味着直接放弃残奥会。”最终,谭玉娇选择了时间更漫长、过程更痛苦的保守治疗。
在恢复期,这位举重世界冠军就像一位小学生一样,重新从20公斤开始慢慢提升重量,直至拿到东京残奥会金牌。这一次亚残运会,谭玉娇再破世界纪录,这是她20年的职业生涯中,第20次打破世界纪录。
把自己活成光
“在世界各地比赛,走上领奖台,观众可能不记得我叫谭玉娇,但一定会记得我是一位中国运动员。”谭玉娇说,“每一次大赛,作为中国运动员出场的骄傲和自豪感,是没有别的事情能够比拟的。”
举重一点点照亮了谭玉娇,而她也希望用自己的一次次“试举”,去照亮更多的人。
2018年,谭玉娇成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的一名员工。“这一身份,让我可以帮助更多残疾人士,许多无障碍设施的更新改善都有我的一份功劳。”谭玉娇介绍,为保障好亚残运会,杭州机场提前规划、增加设施,对盲道、无障碍卫生间、电梯等进行整改提升,开展亚残运会特殊旅客服务规范培训、盲人携导盲犬乘机模拟测试等,方便残疾人运动员抵离。
2018年4月,谭玉娇通过北京体育大学的推荐加入了“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北京青年榜样宣讲团。当年6月,经北京团市委推荐,谭玉娇加入了北京冬奥宣讲团。她通过自身经历,向社会大众讲述一名残疾人运动员的奋斗成长故事,讲述在赛场上克服困难、为国争光的难忘体验。
“许多人在生活中不怎么能接触到残疾运动员,站在讲台上,我就代表着我们这个群体。”谭玉娇表示,“通过宣讲,能让更多人看到残疾运动员努力生活、追逐梦想、超越自我的样子,这比获奖还开心。”
对于未来,谭玉娇说:“明年的巴黎残奥会,我会带着梦想继续前行,也希望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文/新华社杭州电 记者 许东远
编辑/张颖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