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是第40个国际盲人节,10月13日,中国传媒大学与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在北京市残疾人服务示范中心共同举办“光明影院”无障碍电影公益合作签约仪式暨公益展映活动。接下来的两周,示范中心的汇爱融合影厅将开启“光明影院”系列无障碍电影专场活动,为视力障碍人士送上特别的节日礼物。
无障碍电影是专为视障人士制作的一种特殊电影形式,通过口述影像、描述音效以及音乐等手段,让视障人士也能感受到电影魅力。2017年底,“光明影院”项目由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东方嘉影电视院线传媒股份公司共同推出。项目自启动以来,已有800多名师生参与创作,制作完成500余部无障碍电影作品,推广至全国30多个省市区的盲协、盲校及高校图书馆,惠及了众多的视障人士。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每一部无障碍电影的推出,前期都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讲述志愿者需要反复观看电影进行场景分解、撰写打磨讲述剧本,两个小时的电影,其剧本往往要达到上万字。正是这些电影讲述志愿者用生动的语言传递视觉,才让视障人士感受到了电影之光。
当天,中国传媒大学与北京市残联共同签署了公益合作协议。接下来,双方将按照“汇聚爱心、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理念,共享无障碍文化资源。中国传媒大学将在全国助残日、国际盲人节等相关纪念日向北京市残联、北京市残疾人服务示范中心赠送具有时代主题特征的“光明影院”无障碍视听作品,并授予北京市残联、北京市残疾人服务示范中心无障碍影片放映权。
后期,签约双方还将在共同推进文化助残志愿者队伍建设方面,在助残知识技能、电影讲述等方面开展培训服务。中国传媒大学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在校园内培养和组建助残志愿者团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北京市残联开展的社会公益活动,进行助残志愿服务实践,不断促进助残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和壮大。
当天,北京市盲协副主席曹军也来到了活动现场,他表示,近年来盲人的文化生活发生了不小的改变。“光明影院”通过讲述让盲人朋友重新认识了电影,重新定义了一种新的文化助盲方式。“我们希望有一天盲人朋友能够和普通观众一起坐在电影院里‘看’刚刚发行上映的最新影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