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川流不息,景区景点“人从众”,大型商超人气火爆,电影市场红火向好……今年恰逢中秋国庆双节并行,超8亿人次出游、国内旅游收入超7500亿元,持续上涨的热情、不断刷新的数据,映射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出行”成为假期高频词。北京南站维持峰值运营,日均发送旅客20.2万人次;上海浦东、虹桥两大机场日均客流量32.5万人次,同比增长131.7%;重庆高速9月29日全路网总车流量超193万辆次,创历年国庆假期单日车流量新高……交通运输部预计,随着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营业性客运量全面回升,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20.5亿人次,日均达2.57亿人次,比2019年同期日均增长11.5%。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流动的中国生机勃勃,假期撬动了国内消费市场升级的发展动能,彰显我国经济的强劲动力。
超大交通流量彰显超强交通实力。假期全国主要高速公路、国省道流量持续高位运行,与去年相比分别上升53.4%、21.9%。在这背后,是日趋完善的路网体系和更加强大的基建水平。铁路新线通车,让出行“一日千里”;新航线启动运营,让旅游“说走就走”;新高速建成通车,让自驾游更加火热。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和“先行官”。全国交通网络扩范围、增线路、加密度,从天堑到通途,从苦于出行到“说走就走”,透过中秋国庆假期这个窗口可以看到,交通运输积极适应并引领消费升级趋势,高质量发展的交通运输正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文旅热度持续攀升。徜徉美丽乡村,观秋景、品秋韵,亲近自然、放松心情;沉浸旅游景区,逛古镇、访名居,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中秋国庆假期,许多人选择在旅游出行中欢度节日、享受生活。中秋国庆假期平均每天出游人次超过1亿。通过文旅消费,领略祖国山河之壮美,感受历史文化之厚重,既能在“行万里路”中开阔眼界,也能在感悟“诗与远方”中收获精神成长,既可以看见历史的演进和文化的传承,更能看见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今年以来,国内文化旅游市场持续回暖,民众需求不断释放,新意亮点频现,呈现整体向好态势。文旅市场热度攀升的背后,是持续释放的消费动能、不断提振的市场信心。
消费市场“旺上加旺”。每年国庆黄金周都是传统消费旺季,今年中秋国庆“增强版”假期,全国消费市场更是火热。商圈合力促销、政府派发消费券、多措并举引客流……各地各商家纷纷亮出“十八般武艺”,为本地市民和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打造一场场消费盛宴,掀起“滚滚消费热浪”。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信息显示,假期前两天,全国示范步行街客流量同比增长68.6%,36个大中城市重点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99.2%;假期前三天,重点监测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8.3%;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需求持续增加,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两翼齐飞,绿色、智能、健康等成为假日消费市场关键词。今年以来,各级商务主管部门深入组织开展“消费提振年”系列促消费活动,着力提振汽车、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和扩大。
节日消费红火折射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消费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经济状况好了,居民腰包鼓了,消费才有底气。红火的节日经济,是消费市场恢复的生动缩影,也是经济稳中向好的有力证明。上半年5.5%的经济增速,明显快于去年全年3%的经济增速,也快于疫情三年年均4.5%的增速。这不仅表明中国经济逐步摆脱疫情影响,向常态化运行轨道回归,且经济增长回升态势比较明显,更显示出较高的“含金量”。今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恢复向好,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城乡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消费新动能持续增强。假日消费烟火气㕵盛,推动形成扩大内需的强大合力,为更高效率促进经济循环提供关键支撑。
中秋国庆假期全国消费旺盛,充分说明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继续创新消费模式,延展消费空间,激发消费潜力,以高质量供给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必将激发更加强劲的消费势能,展现中国经济更加强大的韧性与活力。
文/向秋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