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古代皇家音乐机构,天坛神乐署见证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辉煌。对于现代人来说,能在这样古老而又庄严的地方,聆听流传千年的古曲,别有一番情致。
10月4日,龚琳娜与叙事琴歌《胡笳十八拍》音乐会在天坛神乐署唱响。现场观众仿若穿越时空的界限,在中国新艺术音乐歌者、创始人龚琳娜与古琴演奏家林晨、笛箫演奏家王华、国家一级演奏员聂云雷、中国青年打击乐演奏家李尚五位艺术家的带领下,聆听了传世名作《胡笳十八拍》,亲身领略琴歌之美。
在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第二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周年之际,音乐会为听众展示“琴歌”这种迷人的演出形式。“琴歌是文人音乐重要的部分。十几年前我开始唱琴歌,如今,关于琴歌艺术的探索旅程仍在继续。”龚琳娜介绍说,琴歌的代表作《胡笳十八拍》,歌词是东汉女诗人蔡文姬所作,以浑厚气韵讲述了“文姬归汉”的宏大篇章。“《胡笳十八拍》讲的是汉代蔡文姬颠沛流离的一生。这是一位女性的史诗,更是一位母亲的史诗,也是迄今为止最长的一首琴歌。”
《胡笳十八拍》是一首流传千年的古曲,它以悠扬旋律和动人情感闻名于世。 “十八拍”的每段音乐曲调简洁而富情感,虽似重复而又富变化,在这“变”与“不变”之间,既诉说着战争中人们悲惨的生命状态,又慨叹着蔡文姬自身流落他乡的悲苦、返回故土时的兴奋以及骨肉别离时纠结、两难的心绪。龚琳娜的嗓音清澈纯净,如同山涧清泉般悦耳动听。在她的演唱下,这首乐曲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让人们领略到了古代音乐的韵味和魅力。
在龚琳娜与乐队和古琴合作演绎的《胡笳十八拍》中,人们不仅感受到了古老乐曲的魅力,也领略到了现代音乐的创新元素。为了更好地表达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变化,歌者龚琳娜加入了笙、笛、箫、埙与打击乐,不仅扩大了传统琴歌作品的表现力,在声乐演唱部分的可听性也显著提升。龚丽娜表示,“如果只有人声和琴声,音乐里的戏剧性会相对单薄一些,艺术表现形式也相对单一。后来我们决定在音乐中加入不同的乐器元素以表达蔡文姬郁闷和矛盾的心情。”
北京国际音乐节今年在神乐署策划推出三场“樂动名园”音乐会,延续“都市系列”走进城市地标、深入城市生活的理念,在传承中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创造音乐文化与北京城市生活的新连结。龚琳娜与叙事琴歌《胡笳十八拍》音乐会之后,爱情重奏音乐会、和著名男高音莫华伦中外艺术歌曲专场还将在天坛神乐署上演。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晓溪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