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试验区是通过对标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十年再出发,步入“深水区”的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或将遭遇更多的风高浪急,但一定会乘风破浪、行稳致远,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日前,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在上海发出倡议,将在率先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重大国家战略、着力提升协同联动水平四个方面共同努力,高标准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携手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自贸试验区从零起步,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走过了不凡10年。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试验区以发布我国首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的方式,向世界宣告了中国首个自贸试验区的诞生。彼时,这份负面清单涉及了18个门类的1069个小类,管理措施多达190条。10年来,负面清单完成了7次“瘦身”,条文数量从190条缩减至27条,仅次于美国,比日本还少。其中,制造业条目已全部清零,服务业准入也有序逐步放宽。
以负面清单制度实施为标志,中国开启了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接轨的10年。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完善开放制度体系,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加快形成,自贸试验区建设实现了从一枝独放到百花满园的蜕变。
在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上,自贸试验区完成了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19.4%和外商投资总额的18.1%,更重要的是,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发挥了制度创新的“头雁”效应,通过先进技术、资金外溢、政策示范、金融创新和营商环境优化,拉动了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推动了重大战略深入实施,打造了开放发展的生动样板。
制度“苗圃”里播下的良种,不断成长为高水平开放的“生态树林”。多年来,自贸试验区不是政策洼地,也不是中国市场面向全球的“短期利好”,而是通过对标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自贸试验区建设历经10年“探路”“破题”,基本解决了企业“可不可为”的问题,未来它所要做的,就是要帮助更多企业从“可为”转向“有为”。
如果说,10年前设立自贸试验区是我国应对国际经贸规则变化与挑战的主动选择,那么,今天的自贸试验区建设就要承担起更好发挥改革开放试验平台的职责使命,加快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时至今日,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全球经贸格局。自贸试验区作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前沿阵地,也面临着更加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比如,外部环境、地缘政治以及产业链供应链上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将持续传导到自贸试验区的可持续发展上;再如,自贸试验区早期碎片化的改革举措,需要通过制度集成创新来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让基层在实际运用中能够接得住、用得上、管得好;又如,各个自贸试验区由于自身禀赋不同、发展阶段不一,在空间功能拓展、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需要下大力气突破制约因素。
正视风险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自贸试验区同样面临着许多发展新机遇。共建“一带一路”拓展的开放新空间,高标准经贸规则带来的一揽子经验,数字经济对于贸易数字化的赋能,以及内外贸一体化改革释放的市场潜力等,都将给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轻舟已过,前路犹艰。自贸试验区10年不凡之路,不仅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大原创性实践,也是全球自由贸易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为逆全球化思潮下以自主开放推动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新起点,再出发,步入“深水区”的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或将遭遇更多的风高浪急,但一定会乘风破浪、行稳致远,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顾阳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