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嘉宾孙兵讲解中华文化核心理念:以中为尚 与时偕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12 12:00

北京青年报联合北京市档案学会“档案文化系列活动”第七期

9月5日,一场名为“以中为尚的中华文化——立足文化传承坚定文化自信”的讲座在北京市档案馆报告厅开讲,这是北京青年报联合北京市档案学会举办的“档案文化系列活动”第七期。

对这一主题感兴趣的北京青年报读者通过“青睐”活动平台踊跃报名,早早来到现场。报告厅中只有第一排座位前设有桌子,为了便于记录,一位老先生特意选择了这排,一坐下就摊开笔记本,做好了听讲的准备。

主讲人孙兵在北京市档案馆工作,是“北京周末社区大讲堂”专家库成员,《基于馆藏档案文献的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研究》课题组负责人,著有《相信未来》一书。

讲座之初,孙兵谦虚地表示,自己接下来将要进行一番冗长的学术论证,可能会有些“烧脑”,请大家做好心理准备。

谈到中华文化存在的最根本的特质,孙兵认为就是“以中为尚”。他解释到,这里的“尚”意为推崇和崇尚,“以中为尚”就是站在时间的立场上,审视、理解与应对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把“中”作为我们存在的精神价值,把“中”作为我们存在的生存方式。孙兵着重强调,这句话的关键是“站在时间的立场上”。

接下来,孙兵从中国古代传说、经史典籍说起,论及在中华文化中占据主流地位的儒、道、佛三个学派,分析其共有的“以中为尚”的特质。

河洛古国考古发现契合了河图洛书的传说

神话传说是古人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最原始的方式。五千多年前的龙马负图传说中,一种长得像龙又像马的动物龙马,从大河里跳出来,背上驮着一张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河图。由于当时还没有文字,河图是由不同数目的黑白圆圈组成的环形图像。后代学者研究认为,河图是一张天象图,反映的是一年四季也就是时间周期性的变化,当然河图也含有一定的空间方位观念。

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伏羲,据传受河图而作八卦。伏羲的八卦,是在河图春夏秋冬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春夏之交、夏秋之交、秋冬之交以及冬春之交,就是我们历史上所说的二分二至(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可见伏羲的八卦是在河图的基础上,对时间属性的进一步细分,由原来的四种时间状态,变为八种时间状态,当然伏羲的八卦也可以表示空间存在的八种方位。再往后,据传大禹治水而得洛书。洛书是由不同数目的黑白圆圈组成的方形图像,它集中体现了古人对空间方位存在的一种均衡的观念。

谈及这些传说的可信度,孙兵向大家推荐了一个考古发现——2020年公布的双槐树遗址。它位于河南境内黄河和伊洛河交汇的区域,所以学者也称之为河洛古国。这一发现已被评选为中国百年百大考古之一,北京大学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说:“河洛古国的地理位置和所处时代太重要了,遗址呈现出的景象与内涵,契合了《易经》‘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记载。”

遗址挖掘出的文物也称之为实物档案,见证了“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不仅是传说,也是我们可以相信的历史。

群经之首《周易》核心理念是“尚中”

此后“文王囚而演易”,周文王被囚禁推演了《周易》。《周易》也称《易经》,是在河图洛书相关的基础上推演而成,它包括《经》和《传》两部分,《传》是后人对《经》的阐释和发挥。相对《传》来说,《经》在文化上更具有本源性。《经》主要是由卦和爻组成,什么是卦和爻呢?孙兵引用了我国古代两位思想家王弼和文中子的论述来说明。

孙兵认为,从这两位思想家的论述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卦为时间和时情,爻为在这个时间和时情下所做的变化或者是活动。《周易》是由八卦两两相重而来,也就是有八八六十四卦。这六十四卦所体现的就是事物在时间中存在的六十四种状态或者时情。

在此基础上,《周易》还进一步设立了“中”的体例,即八卦中的中爻两两相重,变成《周易》卦的第二爻和第五爻,除非有其他因素的破坏,其结果往往是很吉利的。“中”的体例体现了《周易》的核心理念,就是“尚中”。由于《周易》被称为群经之首,是中华文化文本上的起源,因而《周易》“尚中”的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极为广泛深远的影响。

中庸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是既非“过”又非“不及”的合时

孙兵分析,我们面临的存在,从根本上来说有三种关系,就是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人和自我。儒家重点关注的是人存在的社会层面,道家重点关注的是人存在的自然层面,佛家重点关注的是人存在的自我层面。

“当然对人存在的三个层面的关注并非仅有儒、道、佛这三家。”孙兵补充道,“至少在社会层面,我们还有墨家和法家。但是墨家苦行的生活方式和现实的人性相悖。据说墨家的弟子很喜欢劳作,常年下田地干活,连小腿的腿毛都磨掉了。法家有着刻薄寡恩的特性。相比较而言,儒家主张更符合我们先民的口味,于是就逐渐成为这一层面的代表。但这并不意味着墨家和法家就失去了其理论存在的价值。恰恰相反,墨家有着丰富的形式逻辑,可以和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相媲美;法家的法治精神,还是我们这个社会需要格外弘扬光大的文化要素。其他学派,例如阴阳家、名家、兵家、医家、农家等,也都有其各自的理论特质,因而也都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

中华文化“以中为尚”,儒、道、佛是中华文化的三个主要学派,那么“以中为尚”就应该是这三家文化的核心,是不是这样呢?孙兵进行了一一论证。儒家由孔子创立,孔子说,“中庸其至矣乎!”中庸是孔子认为的儒家最高的行为准则。什么是中庸呢?孔子讲,“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孔子认为,中庸是时间存在的“中”。怎样把握“时中”?“叩其两端”,“叩”是通假字,通“扣”,当扣掉、扣除讲。什么是“两端”?孔子又讲,“过犹不及”,这两端指的就是“过”和“不及”。怎样理解“过”和“不及”?孙兵说,一个事物没有发展,我们认为它发展了,这就是“过”;一个事物发展了,我们认为它没有发展,这就是“不及”。中庸就是站在时间的立场上,对待事物性质的把握既非“过”又非“不及”的合时。

“道法自然”就是不断准确地顺应事物的发展

道家由老子创立。孙兵笑言:“一提到老子我就觉得比较亲切,因为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史,相当于今天的档案馆馆长,所以老子是我们档案工作者的前辈。”

老子的《道德经》版本非常多,孙兵引用的是郭店竹简这个版本。据他介绍,郭店竹简是1993年在湖北郭店村一座楚墓里发掘出的一批竹简,这批竹简是学术价值很高的档案文献,有的甚至还改写了学术史。郭店竹简这个版本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离老子生存年代最近的一个版本,它也就相应成为研究老子的第一手材料,或者说是原始记录,更能真实反映老子的想法。

“道法自然”是道家文化的核心,其中“自”是通假字,通“鼻”。据说古人在谈到自己的时候,往往用手指着自个儿的鼻子,而“鼻”就是鼻祖,当“最初”和“本源”讲,“然”意为“……的样子”,所以“自然”就是“最初和本源的样子”。什么是道所取法的其最初和本源的样子?孙兵引用了《老子》第一篇第一章中的一段话:“有状混成,先天地生,寂寥,独立,不改,可以为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孙兵提到,这段话的第一句“有状混成”,在其他版本中几乎都是“有物混成”。而他认为,“状”比“物”好,因为“状”字和“道法自然”的“然”字在文本上可以呼应,更重要的是,只有用“状”字,在对道的解释上,逻辑上才能自洽。

孙兵认为,道在我们存在的经验的世界里,就是“大、逝、远、反”。从系统的角度看,“大”是一个系统处在有序化程度最高的状态。但是任何系统都不能长期保持最高的有序状态,都要从有序转向无序,这个状态称之为“逝”。当它转化到濒临无序时,这个状态称之为“远”。当它达到无序以后,重新回到最初的起点,这个状态称之为“反”。“大、逝、远、反”是宇宙一切事物都要遵从的法则,对于自然界来说是春夏秋冬,对于人来说是生老病死。怎样把握“大、逝、远、反”的状态?老子说,“守中,笃也”,“守”当“顺应”讲,“笃”当“忠实”讲。“守中,笃也”就是忠实地顺应事物的状态,既不超前也不落后。“所以道法自然就是站在时间的立场上,不断准确地顺应事物的发展。”孙兵这样总结。

“佛教易学”体现了中华文化融合贯通的传统

释迦牟尼涅槃后,佛家分化出了众多的门派,众多法门归根到底无外乎“大小二乘、空有二宗”,其都认同一个学说,就是缘起说,缘起说是佛家整个理论的基石和核心。

缘起说有两个十分重要的观点,就是无常和无我。无论是无常还是无我,都是站在时间的立场上看待事物。

孙兵介绍,佛家源于印度,但是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佛家的基本主张和中华本土文化的基本观点是暗合的。中华文化的一个传统是融合和贯通,其表现之一就是“佛教易学”的文化形式,也就是用佛解释《易》,用《易》解释佛。后来“中”的理念也成了佛家文化的一个核心理念,与缘起说一起,称为“缘起中道”。无论是缘起说还是“缘起中道”,都是站在时间的立场上,既非“空”又非“有”地看待世上的存在。

儒家、道家和佛家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化多元互补的基本架构,形成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这三家文化的核心都是站在时间的立场上,“以中为尚”,因而“中”也就成了中华文化多元互补与多元一体文化有机体的核心,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文化传统,最终成为中华文化存在的最根本的特质。

北京中轴线既体现了时间的周期性也体现了空间的对称性

北京中轴线是中华文化的杰作。北京曾是辽金元明清五朝古都,居“天地之中”是王朝正统的象征。何为“天”、何为“地”、何为“中”?《论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口述档案文献汇编,其中记载了孔子这样一段话:“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这里的四时指的是春夏秋冬,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天”不过是春夏秋冬的轮替,而百物在其中生长罢了,所以古人说的“天”指的就是我们存在的时间。《中庸》里提到:“博厚,配地”,博指的是平面面积广,厚指的是上下距离大,博厚放在一起指的是容量广大,所以古人所说的“地”,指的是我们存在的空间。“中”通常用来表示空间方位的中间。从“中”甲骨文及金文的字形来看,本意与太阳运行的轨迹,也就是时间的周期性相关。因而“天之中”即为时间之中,也就是时间的周期性。“地之中”即为空间之中,也就是空间的对称性。

北京中轴线,又是如何体现出时间的周期性和空间的对称性的呢?孙兵说,中轴线的雏形见于双槐树遗址,距今5300多年的河洛古国。关于中轴线最早的记载,见于《周礼·考工记》。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对于我们研究中轴线非常重要:“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这里的“左祖右社,面朝后市”为北京中轴线的存在确立了基本格局。

在西周初年古人还没有与指南针相关定向的工具,又是如何确定空间方位?《周礼·考工记》又讲:“匠人建国,水地以县,置槷以县,眡以景,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古人是根据日出日落的影子,也就是时间的变化来确定空间的方位。所以“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格局中方位的确立,体现了时间的周期性。

在空间的对称性方面,北京中轴线的南北轴线和子午线基本重合。这条轴线之上以及它两旁的建筑,共同组成的整体建筑群落,具有轴线中正、两旁均衡的特点。

北京市档案馆藏有很多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北京城地图,孙兵展示了其中三张。首先是绘制于1670年的《首善全图》,“首善”指的是北京,因为北京被称为首善之区,这张地图年代久、信息量大,全国仅此一份,较为珍贵。此外,还有绘制于1850年的《京师总图》,以及绘制于1908年的《京师城内河道沟渠图》,这三张地图的共同点是中轴线都十分明显突出。

北京中轴线这个“中”,既是时间之中也是空间之中,时间之中就是时间的周期性,空间之中就是空间的对称性。那么,时间和空间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孙兵认为,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是中华文化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他仍然引用《周易》中的文字来进行解释:《周易》乾卦上讲,“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周易》坤卦上讲,“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周易》认为,坤应该顺承乾,也就是空间应该顺应时间,这就是《周易》所主张的与时偕行,而北京中轴线就是与时偕行理念的体现。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格局中,方位的尊卑顺序是南东西北,价值大小的顺序是朝祖社市。方位尊卑的顺序是由太阳照射时间的长短决定,价值大小的顺序是由古人的价值取向决定,空间的“辨方正位”是由时间的“日出日落”所决定,所以“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格局中关系的对应,体现了与时偕行的理念,也就是说在北京中轴线上,空间是顺应时间的。中华文化特质的“中”与北京中轴线上的“中”,从本质上看其在文化内涵上是相同的,“与时偕行”就是“中”,就是与时间同步,既不超前也不落后。北京中轴线正是中华文化“以中为尚”理念的物化,也是中华文化旺盛生命和活力的有力见证。

孙兵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标识,是一个民族存在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存在价值的体现。如果我们放弃了自己文化的立场,对自身来说是一种迷失,对世界文明来说也是个不可估量的损失。

讲座结束后,意犹未尽的读者跟随孙兵,参观了北京市档案馆的“最美中轴线”主题展。这个展厅也是按照与时偕行的理念进行设计规划,展现了自元大都开始,北京中轴线一步步的发展历程。中轴线上有一组建筑——钟鼓楼,其作用在于确定时间,这种在时间上的掌控,体现了我们古人对时间的尊崇和与时偕行的秩序与规范。古建的营造在分工上有八大作,包括木作、石作、瓦作、油漆作、彩画作等。展厅中的各色琉璃瓦就是瓦作的代表,其图案以龙纹为主,唯有一块饰以向日葵纹。据介绍,1966年邢台地震中,天坛有些瓦片被震坏脱落,需要修缮。当时决定不再烧制龙纹琉璃瓦,而选用向日葵纹装饰,寓意新中国向阳而生。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陈枫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娜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北京发布5条中轴线游学主题线路
人民网-教育频道 2025-01-17
专栏|保护好它,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1-13
中小学生解锁“游学中轴”之旅,5条主题线路公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1-12
探寻“了不起的城”,对话“北京中轴线”
CGTN 2024-11-06
“古都之脊”何以绽放时代光彩
人民日报 2024-08-09
悠悠中轴线 灼灼新华彩
光明日报 2024-08-02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市委市政府发来贺信
北京日报 2024-07-28
第32届全国图博会济南开幕 北京展团携9000余种书刊参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