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装革履,戴着眼镜,文质彬彬,这是王磊老师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
王磊是一名高中历史老师,同时他还是沈阳市教育研究院历史教研员,但凡在电视上看过他节目的观众,总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位老师不一般!
他是最近热播综艺《万卷风雅集》的文化嘉宾,是央视《正大综艺》的常驻嘉宾,是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第四季的季军,也是湖南卫视《神奇的汉字》里的汉字专家,他还曾荣登江苏卫视《一站到底》的名人堂。很多文化节目中经常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的演讲视频也曾被“人民日报”“共青团”等央媒官方微博转发点赞。
从2018年开始,王磊老师也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之路,迄今为止先后出版了《老王聊历史》系列丛书,以及历史随笔《人间惊鸿客》。他用一个个小故事告诉大家,原来历史书的正确打开方式有很多种。
在和王磊交谈的过程中,他对历史以及历史教育的独到理解,让人肃然起敬。大家看到的是“脱口秀梗王”“段子手老王”,看不到的是,他在讲台和舞台下磨炼的“十年功”。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认识一下这位非同一般的老师。
课堂和舞台不但不冲突,甚至是殊途同归
北青报:对于“历史学界段子手”这个称呼,您自己认可吗?
王磊:很有意思,我觉得这是对我的褒奖吧。我一直努力的方向,就是打破历史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因为历史不只是严肃的考据,严谨的记录,还可以是一个一个有趣的,吸引人的故事,是一个个活色生香、复杂多面的人。
幽默也好,笑声也好,都是为了让接触历史的人产生亲近感。毕竟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让人对历史感兴趣,想了解,才是我为之努力的目标。
我有时读书,会读到很多让人会心一笑的故事,我就姑且称之为“历史冷笑话”吧,我就会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出来,或者分享到社交平台上,也算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吧。
北青报:大家认识您一般是从《我是演说家》开始的,但其实这并不是您参加的第一档电视节目。2016年您就参加过陕西卫视《超级老师》的节目录制,在您看来,当历史老师和录节目有冲突吗?是如何说服自己走上舞台的?
王磊:在我的观念里,课堂和舞台不但不冲突,甚至是殊途同归。
因为我本人从小的梦想是当个主持人,在舞台上尽情绽放,把笑声带给所有人。但是由于高中时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所以家长和老师都坚持让我走常规的升学路线,也没往艺术类的方向尝试。说实话这对我来说,一直算是个人生的小遗憾吧。
但有句话叫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我被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录取了,后来成了一名高中历史老师,在那一刻我自己和自己达成了某种和解。因为我觉得学生和观众,讲台和舞台,本质上是相同的,老师的每一堂课,都是一次独一无二的,讲述者和受众共同完成的“秀”。对我而言,舞台无非是换个更大的课堂,把知识传递给更多人,这对我来说是某种程度上的得偿所愿,更是弥补了我的人生遗憾。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安排。
北青报:课堂和节目里的“段子”是如何积累的?您平时就是一个非常有幽默天赋的人吗?
王磊:这应该属于是东北人自带的“天赋”吧?说实话,我从小就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听话学生,读书的时候也不愿意背诵那些长篇大论的枯燥知识,反而对课本之外的很多犄角旮旯里淘出来的冷知识什么的特别有兴趣,经常记了一脑子考试用不上的故事啊,段子啊,奇闻轶事啊,然后讲给身边的同学和小伙伴听,也算是破坏课堂纪律的“惯犯”了。经常是老师在上面讲,我在下面讲,然后被老师吼:要不你上来讲!
不知道这算不算一语成谶,现在的确轮到我在讲台上讲了,我也真实地体验到了当时我老师的心情,在此还是要和老师说一声对不起啊!这真是苍天好轮回,谁也没放过谁。只有真的当了老师之后才明白,要把枯燥,复杂的知识内容转化为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别人一听就能懂,就能记住的讲述,实在是非常考验老师功力的一件事。
戏曲行当里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教育界也有句话,叫“老师自己有一桶水,才能倒给学生一杯水”,这就要求老师必须高度凝练,融会贯通,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在简洁、准确、系统地讲授知识时,尽可能地讲得有趣好玩,让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让他们更容易接受,甚至会因此产生在课外继续探究历史的兴趣,那就是最完美的状态了。当然这其实还是很难的,我也还在不断学习中。
作为历史老师,最敬佩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的伟大创举
北青报:通过《神奇的汉字》,更多观众认识了您,很多人误以为您是研究汉语言的,从讲历史到讲汉字,这中间的转变有困难吗?
王磊:困难肯定有,毕竟是不同的学科,跨界的领域,我也不是这个专业领域的研究者,只是在研读古籍的时候,不自觉地和汉字发生了太多的接触,慢慢地发现其中蕴含的哲理和巧思,由此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和思考,也对这个领域产生了一点兴趣。
但兴趣和专业其实是两回事。私下我也做了很多功课,看了很多汉字相关领域的研究专著,还有学术论文。不得不说,汉字领域的研究真的是博大精深,常学常新,我也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每天可能都会有新的认知推翻原有的认知。我想可能很多站在讲台上的老师都会有一样的体会,这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魅力。如果有一天有读者或者观众指出我哪处说的不对或者存疑,那非常感谢,可能我又能找到新的学习点了。
北青报:在您看来,汉字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王磊:从实用性来说是高效,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书写同一份文件,中文版永远是最轻薄的,因为中文的信息量最大。从文化性的角度来说是传承,今天的很多英国人已经不能顺畅地读懂几百年前的莎士比亚原文,但今天中国人还可以读懂两千年前的先秦诸子散文。从艺术性的角度来说是美感,因为表音文字为了保证拼写的准确,都是排列为一条线的一维形态,即便有所谓的“花体字”存在,其在艺术创造来说依然受到很大的限制。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绝不可以写作“说字解文”,因为“文”是单体不可分割的,而字则是由各种偏旁部首组合而成的。所以我们从小就学习,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半包围、全包围等等,这因为汉字是二维的,可以在一个二维平面中进行书法艺术的再创造,其艺术性和美感在书法领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从历史性的角度来说是凝聚,这也是我心目中的汉字最大的优势。虽然秦始皇在民间的风评并不算太好,但至少我作为一个历史老师,最敬佩他“书同文,车同轨”的伟大创举。
没有统一的文字,就不会有今天的中国。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这里可以给各位讲一个学生亲身体会过的“段子”。我曾教过一个学生,从沈阳考入了温州大学,一个寝室里四个人,除了他是东北人,其他三个都是温州本地人。后来有一次他回学校来看我,跟我说老师你知道吗?我们寝室的人,刚认识了才一天,就已经用东北话作为寝室的通用语言了。我说是不是你的东北话口音太有感染力,把你的舍友都带跑偏了啊。那个学生说不是,是因为同寝室的那三个温州人彼此说话听不懂,只能用东北话来交流。
我还记得那天办公室里的老师都笑了好久,因为在我们北方很难想象住在一个地方的人会存在沟通听不懂的情况。但在南方的朋友告诉我说,南方很多地方就是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甚至一个村子里村东头和村西头彼此之间都有口音差异。那个学生最后说,王老师,我现在是理解你当初给我讲的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意义了,没有这个是真不行啊。
你看,哪怕我们口音不同,甚至沟通不畅,但是只要一落笔,写出汉字,我们不但解决了沟通的问题,也在不经意之间认同了对方,这就是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历史是分久必合,而很多其他文明的历史则会是合久必分了。
北青报:当下的环境中,汉字所面临的困境或者说是挑战有哪些?
王磊:首先就是包括我本人在内的很多人都会有的一个困扰,那就是提笔忘字吧。毕竟随着智能设备的崛起,电子办公的普及,我们现在应用文字的场景已经越来越多地变成了用键盘打字,而不是真的在纸上写字。大部分输入法都是拼音输入,这种输入逻辑恰恰是表音文字的特征,所以有时候汉字,反而成了大家眼中最熟悉的陌生人。
从文化交流的层面来说,由于中文入门的门槛较高,也导致在国际上的推广困难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们在国际舆论场中的影响力。
《人间惊鸿客》书中人物,最喜欢的是相对小众一点的罗隐
北青报:《人间惊鸿客》这本书的名字有什么含义吗?
王磊:“惊鸿”是非常惊艳或者非常独特的一些人事物,我希望通过挖掘这些大家熟悉的人物和诗篇,让大家看他们的另一面,能有一种新奇感和获得感。
我还记得我的大学老师告诉我,历史这门学科有个特点叫“挂一漏万”,就是我们每在史料或典籍中看到一条记载时,就意味着背后有一万条记载没有被记录下来。因为历史从客观来说就是过去时空中发生的所有事件的总和,这个数字趋近于无限大,是无法被彻底地,完全地,毫无遗漏地记录下来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今天看到的所有历史,都只是我们能看到的一小部分而已,是真正的冰山一角。这就意味着对于历史真相的探索和还原是永无止境的,无论多么耳熟能详的,妇孺皆知的人和事背后,都依然有继续挖掘的空间。
如果用历史的尺度来丈量,也许史书上寥寥几个字,就是某个人波澜壮阔的一生。我们在课本上读到的一小段概括,就是一个王朝或一个文明的迭起兴衰。我们吟诵的某一句朗朗上口的诗句,就是作者在那个时空中,在复杂环境里,被命运裹挟着不断前行时的所思,所感,所见,所悟。
如果我们可以更了解当时发生了什么,是不是就能从那些熟悉到全文背诵的诗篇中读出些不一样的东西呢?就比如很多人喜欢李白的潇洒和乐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那种昂扬向上的精神,扬眉吐气的爽快,完全是跃然纸上。但是如果我们再多了解一些,就会发现这首诗的名字叫《南陵别儿童入京》,李白在诗中迫不及待分享自己好消息的人,和自己烹鸡备酒的,最后告别的,都是自己的儿女。那问题来了,孩子的母亲呢?
当你了解过李白的四段感情经历,就会发现诗仙身上不止有“仙”气,也有非常可爱的人间烟火气。通过这本书,我想传递给读者的也正是这样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古代文人,让大家能从更多方面认识他们。
北青报:我们多从课本中读到古代文人的作品,有时难免留有一些刻板印象,怎么避免这种刻板呢?
王磊:首先要永远有“怀疑”的精神,有探索的欲望,有求证的能力,有推理的逻辑。
任何人都是复杂而多面的,不能仅凭一首诗、一阕词就打上某个标签。那就需要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作品逐渐走近作者的生平,走进作者的内心,把平面的单一角度观察,变成立体的多维了解,你就会发现很多不一样的角度。
比如有的人喜欢用“生有涯而学无涯”来勉励自己勤奋多读书。但我们追溯到这句话的起源,实际上来自《庄子·内篇·养生主》,原文说的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是道家,讲究无为,这句话的完整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可不成啊。
再比如说“以德报怨”,好像很宽容。但善良若没有底线,宽容就没有意义。因为孔子的原话出自《论语·宪问》:“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就是别人用德行来善待你,你也用德行来回报他。如果对方对你恶意满满,那你也不用客气,勇敢地保护自己就是了。
古代儒家讲究“仁”“德”“礼”,但并不是一味退让当老好人,这应该是一个“双向奔赴”,互相成全的过程,而不是所谓的“宽以律己,严以待人”的双标。
北青报:书中的二十个人物中,您最喜欢的是哪个?写得最过瘾的又是哪个?
王磊:其实这二十个人物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否则也不会挑选他们的故事撰写成书了。但如果说写得最过瘾的,我个人觉得不是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知名度比较高的诗人,反而是相对小众一点的罗隐。一个被世界百般伤害,却依然为了心中信念而发声,为他人鸣不平的“反内卷”达人。罗隐完全不符合“刻板印象”中的风流才子模板。史称罗隐的长相“貌古而陋”,高情商的说法叫长相比较抗老,低情商的说法则是生下来就没年轻过,那真是长得着急还难看。而且罗隐是江南人,在唐代也属于普通话困难症患者,罗隐口音重,嗓音还难听,加上他性格耿直,讽刺辛辣,真的是很不讨人喜欢的类型。
宰相郑畋的女儿曾经疯狂迷恋罗隐的诗文,甚至哭着喊着要嫁给罗隐。郑畋万般无奈,就把罗隐叫到家里,让女儿躲在屏风后面看一眼真人,也算是相个亲吧。结果郑姑娘一见罗隐本人立刻就幻灭了,不但再也不提什么非罗隐不嫁的话,甚至从此以后把罗隐的诗文都给戒了。很明显罗隐是没有什么女人缘的,但他写的很多诗都是在为封建时代的女性发声。比如西施,比如杨贵妃,罗隐很难得地摒弃了所谓“红颜祸水”的传统史观,拒绝把王朝兴亡的黑锅扣在女子头上。
正因为罗隐的耿直和另类,他的仕途也非常坎坷,朝廷甚至愿意给个耍猴的艺人当官,也不愿意让罗隐步入政坛。按理说大唐朝廷才是伤害罗隐最深的人,但当朱温篡唐后,无数士人转投新主的时候,罗隐却旗帜鲜明地继续忠于唐朝,就特别像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的那句话:“世界上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热爱生活。”
学习历史,个人推荐的小窍门是联系记忆法
北青报:您是如何走上学历史、教历史的道路的?这个过程中有哪些对您影响特别大的人或事?
王磊:我小时候没有现在这么丰富的信息渠道,收音机里的评书联播可以说是我的历史启蒙,故事听多了,我自己也喜欢讲故事,和听众互动,这也是我后来走上讲台的契机吧。我记得我的第一个QQ名,就叫“讲故事的人”,这就是我当时的人生理想吧。
北青报: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研员,您会特别看重历史教学中的哪些环节?
王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激发兴趣,引发思考,老师只是个引路人,重要的是引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学的课堂,尤其是历史课堂,其实远比大家想的要活跃,因为学生的认知层面和逻辑能力和老师是不同的,虽然他们的想法不一定成熟,但他们经常能从出其不意的角度去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见解。我一般不会特别武断或粗暴地否定学生提出的观点,而是会鼓励他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靠自己来得出结论。也确实有学生会在课下查资料,读论文,然后和我展开进一步的讨论,甚至从此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曾经有个课代表,就是因为这样,在高考的时候坚定地报考了我的母校东北师范大学,现在也成了一名高中历史老师。
北青报:您觉得学历史有没有什么窍门?可以分享给我们吗?
王磊:历史教育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知识点,而应该是对孩子灵魂的进一步塑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读史使人明智”。学历史其实也没什么窍门,甚至还需要课后大量的阅读和理解,自己去挖掘书面背后的历史。非要说有什么技巧,我个人推荐的小窍门就是可以用联系记忆法,用熟悉的知识记住陌生的内容,比如在东西方历史进程中,会有一些很奇妙的“共振”,古希腊雅典的梭伦改革和春秋时鲁国的初税亩是同一年,罗马帝国的崩溃和东汉末年分三国也差不多时间,乾隆皇帝和美国总统华盛顿是同年去世的等等。在中学阶段,可以试试通过这种联想的方法来学习历史,既能拓展思维,又能加深记忆。
当然,我从教这么多年,始终不希望自己变成一个只会死抠成绩的教书匠,我希望自己能带给学生远超课本上知识点的帮助。我认为历史是一种高级的,润物细无声,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最佳养料。“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不会重演,但未来总会似曾相识。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文明,其命运的进程就是由无数个选择累积而成的。
眼前的选择是对是错,未来的道路是坎坷还是顺畅,在当下没有人能够回答,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让自己避免再犯前人犯过的错误,争取做好每一个事关未来和自己命运的选择。
供图/王磊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陈品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