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早知道酒店用那么多预制菜,我们肯定不会定这家了,感觉没档次,更怕来宾觉得我们没诚意。”不久前,浙江杭州一对新人为了能给亲朋好友留下一场难忘的婚宴,特意选了市区一家知名酒店,定了一款价格不菲的宴会套餐,但婚宴后新人被亲友悄悄告知:婚宴性价比不高,16道菜有七成是预制菜。这对新人在网上发文“吐槽”后,立即引发不少网友的共鸣。
预制菜眼下正成为饮食行业中最热的话题。有机构分析,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超过4000亿元,预计2023年至2026年预制菜行业的增速在20%至30%左右,预计未来3年至5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元餐饮市场。
此前,中消协发布2022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文中提到,预制菜菜品标识不详细,外卖、堂食中使用预制菜未告知,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受到损害。
在快节奏的时代,预制菜走火不足为奇。对于这波预制菜引发的关注热潮还没消退。就有媒体披露,虽然使用预制菜在饮食行业已很常见,但尚无哪家餐厅在消费者就餐前主动告知。而以目前的预制菜行业水平,消费者很难自行判断菜肴是不是预制菜加热的。就预制菜而言,如何保持菜品风味,确保全链条食品安全卫生等,仍有待进一步规范。这也是预制菜相比新鲜现炒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短板。
虽然预制菜日益风靡市场,并不意味着它就可以独霸餐饮市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商品和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如果消费者本来不想吃预制菜,因为经营者没有告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了,实际上就违背了消费者真实的意愿,就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预制菜出售,必须尊重消费者知情权。提前告知是否预制菜,让消费者吃得明明白白。
菜品可预售,知情权却不可透支。点餐提前告知是否预制菜,是诚信要求,也是法定义务。尽管依法维权,消费者本身也存在着举证困难。就现阶段来说,监管的重点还是在于管好食品安全的底线。有些消费者担心餐馆的“大菜”也会慢慢变成预制菜的天下,但餐饮行业作为竞争充分且激烈的领域,这种可能性并不高。预制菜的问题,更多的是需要通过市场竞争来逐步解决。就目前来说,建构预制菜提前告知制度,以此来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不妨值得一试。
文/吴学安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