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围绕外语教学方法的学习、研究和探讨进行得如火如荼。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加深知识点的印象、增加教学某些环节的趣味性,但绝对不是提高教学的灵丹妙药,因为外语教学的关键在语言、文化和思维。缺了这些基础,其他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只能是无米之炊、无源之水、舍本逐末。
关于语言。英语教学的“费时低效”要从学、教、评的各个环节去解决,注重实用性、场景性、使用性。而语言使用的导向性,首先体现在教师身上,需要教师真正把自己锤炼成英语使用的行家里手;其次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以用为先,让真实透明发生在英文课堂上,再在教学中让实用和使用的意识贯穿在各个环节。比如,能用外语做所有我们期待学生未来能承担的那些工作,能通过口头和书面沟通中外,处理教学事务,也能参加会谈讨论,做基础的口笔译,发邮件、打电话、作演讲,为组织和企业承担商务沟通洽谈任务,用外语导游等。但实际远非如此,一些教师几乎没有使用英语实践的经验,这成为提升教师素质、改进教学的难题。
关于文化意识。外语学习能力的提升,伴随着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提升,是与其他学科有很大区别的地方。文化意识是外语教学中与其他科目最大的差异,它时时刻刻提醒着师生中英文语言的差异、中外日常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差异、思维的差异,以及自然风光、建筑、艺术等无处不在的差异。哪怕是写信的称呼与落款,哪怕是打招呼与告别的用语,几乎没有任何一个英文单词可以完全与其在字典里的中文释义画等号。缺少细致入微、处处留心的文化意识,英语学习就会流于形式,无法让师生真正把英语当作自己适应新时代的“翅膀”。除了语言文化方面的知识,更有英语国家和非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人文气息以及它的内政外交方面的诸多区域国别知识可以去关注和学习,学会使用各种搜索和查找工具(在AI时代尤其如此),深挖教学材料或时事热点材料,从而在不同的情景和场景中,为学生创造火花的瞬间、学习的时刻。
关于思维品质。教师自身要提高分析课文、分析学生问题的能力,加强对教学内外的标准观点、做法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现成答案应该保持的质疑能力。应该参考但绝不固守、必要时甚至抛开参考书及其提供的标准答案,自己寻求更佳答案,启发学生思考。比如,学生逢考试必先背单词,考得不好就认为是因为词汇量不足,这是严重的英语学习误区。尽管英文句子由单词构成,但是英文表达和理解是以词串、词组、惯用语、成语、表达法、句型等为基本单位的,不予以指出,就是变相强化学生的错误意识。当然还有很多英语学习误区,如不学语音、语法也能学好英语,都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澄清。在课文教学中,绝不应满足于对每个词、句的解释,也不应该局限于任凭学生阅读、核对答案的无为境界,而应启发他们分析文章脉络和作者思想发展、质疑作者观点、联系生活实践、将课文的闪光点拿来为我所用。这样的教学始于逻辑思维,升华于批判性思维,或称思辨教学,甚至引导至创造性思维。
但是,止步于此,还不足以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小学外语教师。做好外语教师需要有思政意识。教学中,注意发掘材料中的价值观,推动反思,进行价值引领,探究主题意义:首先基于语篇形成结构化、体系化、整体性理解,然后深入语篇,掘取亮点和价值观,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评判和讨论,对学生予以指导,最后超越语篇,迁移到教学场景之外,把能力变为素养,把知识变为行动,或应用、或创造,让书本中的东西立即落地生根。
常听到关于教师评价科学性的讨论,的确,当前绝大多数学校在教师教学的技术性上走出了量化考核的第一步,但是对教师教学艺术性的考查则缺失,或缺乏标准,很多学校并未纳入这方面的考核。我们要正确认识这个问题,考评的目的是促进教学,当考评的维度更加全面、合理时,一定会对教学产生积极作用。但是,我们还需要认识到:素质提升,教师自身是第一责任人。落实到课堂一线,体现到每名教师的教学中,仍需要教师自身的活水源头,自我的好奇心、勤奋、冥思。我们新时代外语教师要避免故步自封,多向其他学科教师和课堂借鉴学习,多去观察和旁听其他科目的课,多切磋多探讨,让学习和观察成为一种习惯,不断获得新的教学灵感,不断有新的内容、方法和点子用在自己的课堂之中;要怀有对学习的渴求,自律而又享受学习的习惯、过程和成果,逐渐建立对所教语言的透彻认识,不能做“江湖医生”,要把准学生在外语学习上的命脉,帮助学生真正学好外语。
作者/徐立新,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
编辑/崔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