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小众专业展为何吸引大量观众
解放日报 2023-07-07 07:41

中国古代,如何将文字精准“复印”出来?一件难得的青铜器物,如何能将其造型完整再现纸上,就连图案纹路也纤毫毕现?尽管过去没有复印机、照相机,但金石传拓技艺却能将这些愿望变成现实。上海博物馆推出的新展“与时偕行——金石传拓技艺展”,将向公众展示这项至今仍在文物研究等多领域使用的技艺。

此次上博推出的金石传拓技艺展和正在举办的“玉楮流芳:上海博物馆藏宋元古籍展”,都曾被认为小众、专业,却吸引了大量观众关注。同期上博正在举办的“何以中国”第二展“实证中国”更是倍受欢迎,上博每天一万个预约名额提前一周放出都被抢空。据悉,今天起至8月20日期间,上博将在每周五增设夜场,开展“博物馆奇妙夜”活动。

古代的“复印机”

走进位于上海博物馆4楼的展厅,正中一排展柜内摆放着7件造型各异、纹饰繁复的青铜器。下方展柜铺开的长卷上,所“画”器物与这些青铜器一一对应。长卷上器物的折痕、花纹,竟然都与实物完全一致。比如,一件商代晚期酒具,不仅通体有浮雕的兽面纹,还有把手和提梁,画中竟一一展现。

这一长卷是与观众久违的清代《愙斋集古图》。愙斋是晚清金石收藏家吴大瀓的斋号,《愙斋集古图》不仅以绘画形式描绘了愙斋场景,还在其后所附的长卷中汇集了吴大瀓所藏金石文物的全形拓和铭文拓片,其中部分文物就藏于上博。此次展览,上博将这些文物原器与图中拓本对照展出。

这样的细节,其实不是靠“画”出来的。金石传拓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一种独特“复印”技术。记者在展览的视频中看到,工匠们先将纸张紧覆于金石器物之上,再用拓包上墨,反复擦抹轻敲,将器物图形、纹饰、铭文等内容印到纸上。不少人小时候有过这样的经验:将一张纸压在硬币上,用笔在纸上反复擦涂,硬币的图案就会出现在纸上,这就是最简单的传拓技艺。

金石传拓技艺最早或为保存、传播历史资料而生。自先秦开始,中国大量历史资料就记录在金石之上。传拓技艺得以以纸墨方式保存和传播这些内容。尽管这项技艺产生的具体时间尚无明确说法,但历史学界一般认为最晚南北朝时期已经产生,目前已知最早有明确纪年的拓本为唐太宗李世民的《温泉铭》拓本残卷。

在展厅里,巨幅的司母戊方鼎拓本引人注目。拓本不仅还原了这尊青铜大鼎一个侧面,其上的花纹也十分清晰。此次展览上,“海内三宝”大克鼎、大盂鼎和毛公鼎的拓本将再度聚集。此次展览策展人、上海博物馆青铜研究部馆员李孔融,也是非遗传拓技艺在上博的第三代传承人。据他介绍,传拓的金石铭文和纹饰,甚至比照片更清晰更容易辨认,至今仍是文物研究的重要素材。

从“复印”到创作

展厅里,西汉时期的竟宁雁足灯,以雁足撑起灯盘,造型独特。在其背后的图画上,一倒一正两盏雁足灯上各画有一和尚,在为器物剔洗。而画中的雁足灯正是传拓而成,倒置的灯盘外底处有铭文,记录此灯制造于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为皇后之宫所有。

这幅画是全形拓技法著名作品、清代晚期的《剔灯图》。清道光年间,收藏家程洪溥多次邀请全形拓技艺发展中的代表人物、僧人六舟为其千余件青铜器传拓。《剔灯图》上画的和尚正是六舟本人。

《剔灯图》原件藏于上海图书馆,因档期冲突未能现身。不过同时期的建昭雁足灯则与上海图书馆所藏拓本同框展出,观众能看到雁足灯不同角度呈现于纸面上。这也是上博所藏两盏青铜雁足灯首次一起展出。

李孔融介绍,印刷技术发明之后,传拓技艺渐渐被赋予新的功能。清代金石学兴盛,文人学者流行拓本赏玩,所拓器物的种类和范围不断扩大。清嘉道年间,一种将器物全形传拓的技法在嘉兴地区的文人中出现,通过传拓在平面的纸上展现器物的立体之形,“复印”之外竟有“照相”能力。晚清时期,许多文人鉴藏家都和吴大瀓、程洪溥一样乐于为自己所藏的器物拓制精良的拓本,并在同好中分享研究,再次推动传拓技艺的发展,还有人将传拓与绘画结合二次创作,《剔灯图》便是著名的例证。

小众展览为何受热捧?

据悉,此次展览以上博馆藏37件/组珍品文物为主体,上海图书馆提供3组6件珍品文物。而先期开展的宋元古籍展上,部分展品采用的正是金石传拓技艺。两展联动,让不少文博爱好者十分期待。

在去年年底公布新一年展览计划时,上博曾表示两个展览定位为“小而美”的精品展览。在不少业内人士眼中,两个展览也相对小众、专业。然而记者在上博看到,宋元古籍展迎来大批观众,不少展柜前需要排队等候。昨天不少参观者也已在尚未开幕的传拓技艺展外咨询观望,打算再次预约参观。

“虽然展览专业小众,但展品可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在宋元古籍展的展厅内,市民吴先生带着两个孩子前来观展。“比如《淳化阁帖》,入藏上博时候我还在上高中,印象极深。再次展出我肯定要来看。”听闻新展上有西汉雁足灯,他说:“现在还有国际品牌在出类似的产品,中国古人的审美非常前卫!”

而另一位大学生参观者刘渝则表示,小众展中看到的却是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补足了很多不知道的知识”。她对上博将《王文公文集》其中一页背面展出十分感慨,“废弃的纸张二次利用,‘循环’的理念原来古已有之。”展览中一张古代书页的图解也让她印象深刻,“我买过线装书,但没想到里面藏着这么多秘密。比如把刻工的名字装订进书页正中,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

记者注意到,金石传拓技艺展的文物介绍用了中英文两种语言。据悉,如今越来越多外国人再次来到上海,走进博物馆参观。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表示,展览设计上大量内容进行中英文双语展示,不仅服务国内观众,也是积极让中华文化走出去,“欢迎更多的国际友人来了解这项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技艺。”

据悉,“博物馆奇妙夜”每次夜场从周五18时至21时,20时停止入场。其间,位于一楼的“实证中国”展、二楼的宋元古籍展和四楼的金石传拓技艺展都将开放,中国古代青铜馆和中国古代陶瓷馆同时开放。夜场每晚限额2000人,将分时段、网络实名制预约。日、夜场预约凭证不能通用。

此外,“实证中国”展上几件原本要提前换展的“明星展品”将延长展出时间至7月23日,包括反山遗址12号墓出土的玉琮、神人兽面纹瑁镦组合玉钺、瑁镦组合玉权杖,反山遗址16号墓出土的透雕玉冠状器,瑶山遗址11号墓出土的绞丝纹玉镯,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石猪。

文/简工博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非遗里的中国》走进湖北 领略荆楚大地非遗魅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30
上博东馆观众突破一百万:5月20日起临时闭馆,6月底重开后预约名额将翻倍
解放日报 2024-05-17
“上博有史以来颜值最高的展览” 上博东馆第二个特展官宣
解放日报 2024-05-10
收藏家先后捐赠40套55件铜胎掐丝珐琅器 致敬捐赠者 上博专门办特展
解放日报 2024-04-25
上博东馆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本周五揭幕 黄金面具、竖披发青铜人像“各就各位”
解放日报 2024-01-30
90余件文物级汉碑善本在上海图书馆东馆集中亮相
中国新闻网 2023-10-30
北京房山云居寺精品拓片展在北京通州宋庄艺术商业中心开幕
房山云居寺 2023-09-11
上海博物馆9月4日起将关闭部分展厅
中国新闻网 2023-08-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