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临近,多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介绍,随着端午、暑期等消费旺季到来,居民节假日休闲购物、出行旅游等消费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叠加相关促消费政策支持和活动促进,二季度消费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各地在赛龙舟、包粽子、挂艾草、赏古乐等经典端午节传统项目上也玩出了新花样,芝兰并茂、古韵悠长、共聚端午祈安康的传统非遗文化异彩纷呈。
今年以来,我国消费潜力逐步释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增强。但当前国内消费增长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提升仍然有较大空间。在消费市场逐步回暖的背景下,注重文化特色,开发传统节日所蕴含的独特文化内涵,开发受大众欢迎的创意消费产品和服务,通过传统节日消费拉动消费增长,持续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大有文章可做。
为提振消费,多地借力即将到来的端午节,掀起新一轮促消费活动。这些活动贯穿端午节、暑期,甚至延续更长时间,为消费市场增添更多信心和活力。而从人们的出行意愿看,端午假期以及暑期旅游旺季临近,叠加旅客消费热情高涨、旅行资源全面恢复和机票及燃油费用成本的显著降低,叠加消费场景不断拓展、旅游半径不断扩大,旅游市场也加快升温。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流动的鲜活的历史,传承到今天,体现的是人们物质生活富足后,产生的情感共鸣。公众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体现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文化自信,而消费正是居民内在精神需要的外在行为表现。因此,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拉动消费,不失为促进消费增长的务实举措。
与前些年端午节等传统节日难逃被“策划”、被“消费”有所不同,今年端午节文化传承的特色更加鲜明,博大精深的历史内涵更加凸显。各地在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多角度、多层面满足民众节日消费需求,释放消费活力的同时,正在下更大力气将中华民族端午传统文化的魅力发扬光大。
在北京,全市公园根据自身特色,为市民游客准备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到颐和园亲手制作粽子,去温榆河公园体验迷你龙舟赛,到天坛制作避疫香囊,去香山投壶“射五毒”,69项特色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前门三里河畔,端午非遗民俗体验吸引了百余位常驻京境外媒体记者,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将通过他们传递到更远的地方。
在线上,寓意祈福纳吉的五彩绳,不再只是长辈送给孩子的节日礼物,也成为新的时尚饰品。某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6月初至今,五彩绳销售同比增长超11倍,其中80%的消费者是16—25岁的年轻人。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在交流互鉴中弘扬,这个端午节,让我们看到解锁端午潮玩的新方式,领略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新动能。
借助传统节日拉动消费,从来不能依靠天价粽子、豪华礼盒、单纯打折促销打天下,从来不能凭借将端午节、中秋节变成“粽子节”“月饼节”抢市场。只有将拉动消费与文化传承有机结合,才能在每一个传统节日到来时既赢得商机,又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通过打造更多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消费新场景,让传统文化潜移默化融入消费全过程,不仅能够延展消费的广度和深度,也可以让更多年轻人面对全球多样化的文化冲击,更真切地体会中华历史文化的魅力,进而增强民族认同感,提升文化自信力。
文/劳利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