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房企入局新能源,专家: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
华夏时报 2023-06-08 10:51

近期,有多家房企在新能源领域上有较大动作。前有荣盛发展(002146)停牌收购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股权,后有小房企天宸股份(600620)斥资百亿元建设光储一体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受制于房地产开发业务收缩,房企“胆大心细”开始尝试新领域,已有约10家房企布局光伏、传统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业务。

不过,由于房企是能源领域中的新玩家,其后续能否靠此盈利仍受到多方关注。

荣盛涉足动力电池

眼看着地产开发业务的利润越来越薄以及市场久久不好转,急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房地产扭头看向了新行业,新能源。《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有多家房企开始涉足新能源行业,试图寻找新的利润点。

6月2日,荣盛发展发布了关于筹划股份购买资产事项暨停牌的进展公告,表示公司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控股股东荣盛控股持有的荣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盟固利”)68.38%的股权。

据了解,荣盛控股在荣盛盟固利上花费已近50亿元,并且荣盛盟固利已于2021年完成股改正在冲击独立IPO。

公开资料显示,盟固利是中国较早一批从事新能源车用、储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及电池的关键材料研发和产业化企业。最早实现锂离子电池在纯电动公交车上的大规模的示范应用。累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30余项。先后研发出全气候电池技术、高比能快充电池技术、钛酸锂电池技术、高功率电池技术等行业特色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电动飞机以及绿色储能等领域。

有业内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盟固利深耕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超过20年,在新能源行业并不是“新手”,将其资产腾挪到荣盛发展,不仅终止了荣盛发展连续下跌的股价,而且给外界对于公司转型打开了想象空间。

记者注意到,荣盛发展实际上早有想要转型新能源的想法。5月23日,荣盛发展便公开表示,拟协调母公司旗下盟固利,整合地产、物业、康旅等板块,形成发电、储能、调频、充电、换电等立体化的新经营方式,探索“光储充一体化”模式,给企业带来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点。

玩家越来越多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经有约10家房企布局了新能源业务。此前,经济学家任泽平公开表示:“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新能源是近两年最大的风口之一。”

2019年,新城控股(601155)便已经涉足了新能源领域,其联合国有上市公司成立了吾盛能源公司,主营业务为光伏。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吾盛能源累计投产51座并网光伏电站,装机规模约30.48MW,年度发电量则可以达到2477万度。

值得关注的是,在对具体业务的选择上,房企普遍将光伏作为尝试的第一站。2022年,碧桂园与保利资本联合成立了保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计划以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开发为核心,分阶段打造成国内领先的综合能源管理服务商。

在一众小心尝试的房企中,也不乏胆子较大的玩家。6月5日晚间,天宸股份发布公告表示,拟与芜湖市政府签订项目投资合同,建立天宸能源光储一体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项目新建20GW高效太阳能电池以及20GW储能变流器及储能系统集成制造项目,计划总投资116亿元。

根据天宸股份以往的财务数据,其2022年的营业收入为2.43亿元。其中,房地产业务收入为2.31亿元。对比来看,天宸股份实际上是一家小型房企,但此次在新业务上却出手阔绰,颇有决心。

在跨界能源的这条路上,已经有房企尝到了“甜头”。5月29日,绿地控股(600606)方面表示,预计2023年收入及利润增幅有望达到50%。之所以如此有底气,是因为自2023年以来,绿地能源产业全力做强能源战略采购、储备及保供平台功能,积极拓展上游资源及下游客户,提升仓储、运输等基础设施配套能力,业务规模和业务能级都实现了新跨越。不过,绿地控股涉足的是传统能源,主要是承担电煤保供业务。

能否扭转业绩颓势?

当前,新能源和房地产两者在资本市场上的热度是一冷一热。不过,新能源领域尽管遍布机会,但同时也暗藏了不少风险。此前,恒大、宝能纷纷涉足新能源汽车业务,但成绩均不佳。目前,恒大、宝能的造车计划尚无明显发展,在市场上的占有份额也是很小。

券商研究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房企布局新能源业务实际上有多种原因。有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减碳,在自有的产业园区项目中布局光伏产品。有的则是因为新能源是一个广受帮扶的产业,因此想要入局。”

“需要注意的是,新能源与地产开发不同,这一行业的技术门槛较高,需要较大的研发投入和人才引进。因此,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想要成功在新能源领域做出一番成绩,实际上还是有一段路要走。”该券商研究人士直言。

《华夏时报》记者在查阅了多家新能源企业的年报后发现,研发投入是一笔很大的支出。例如,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002594)2022年累计研发投入便达到200亿元。主营业务为光伏产品的天合光能2022年研发投入则是达到46.21亿元,且光伏行业研发投入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因此,较高的技术门槛和较大的研发费用对于房企而言也是一大挑战。

此外,记者注意到,目前,新能源领域自身的市场竞争同样较大。以光伏为例,6月6日,两大光伏巨头隆基绿能(601012)和通威股份(600438)均发布公告表示,拟投资百亿元建设光伏组件等项目,进一步加大产能规模。

编辑/刘洋-广厦

相关阅读
“入局”光伏早有信号?传宁德时代洽谈收购一道新能源,知情人士:还在进一步沟通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9-12
新能源产业调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到底需要多少新能源?
经济日报 2024-07-29
向“新”求“质” 江苏常州打造新能源产业生态圈
经济参考报 2024-06-03
中国新能源产业助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
人民日报 2024-04-09
无锡锐意向新 政企合力打造“新能源装备之都”
上海证券报 2023-11-15
多家上市公司进军新能源产业 跨界“奔赴”合理性引监管层关注
经济参考报 2023-06-13
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房企转型扎堆新能源
上海证券报 2023-06-02
新能源电池及材料赛道热度不减 多家上市公司大手笔押注
证券日报 2023-06-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