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睐·中轴线寻访之故宫|朝从宫阙探迹去 神游乾坤紫禁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01 14:13

编者按:3月以来,跟随北京中轴线申遗的脚步,“青睐”策划推出了“北京中轴线深度寻访”系列活动。根据最新公开的北京中轴线遗产“全景图”,邀请专家带队,与读者一起深入寻访纵贯北京城的中轴线遗产构成要素、中轴线遗产保护区域,以及中轴线遗产缓冲区域。

通过“中轴线深度寻访”系列活动的实地走读,我们与广大读者一起探索“旷千古之希逢,超万代之奇观”的北京中轴线,挖掘其中蕴含的人文故事,深切体会北京这座举世瞩目的古都的深厚历史文化价值。

“清宫建筑之所予人印象最深处,在其一贯之雄伟气魄,在其毫不畏惧之单调。凡目之所及,莫不如是,整齐严肃,气象雄伟,为世上任何一组建筑所不及。这句‘毫不畏惧之单调’,非常客观地概括了紫禁城的特点。”4月13日上午,“青睐·中轴线寻访”第三站来到故宫,在带队深入寻访故宫前,嘉宾夏凡首先向大家分享了梁思成对紫禁城的如上评价。

有会员看见夏凡背来三大本图册和一米见方的大挂图,感叹老师真下功夫。夏凡笑言,借助图片的力量,会着重多讲一些与众不同的内容,让大家更深入直观感受朝代交迭的紫禁城。

紫禁城最初是明王朝的宫殿清王朝属于“拎包入住”

中国历史上自夏朝开始有12个王朝迭代更替,每逢新王朝鼎立之时大多会将“前朝痕迹”抹去,建立自己的皇宫。历史上只有隋后之唐与明后之清是例外,“也就是说,唐朝继承了隋朝长安的宫殿建筑群,清朝继承了明王朝北京的皇宫大内——紫禁城,所以紫禁城最初是明王朝的宫殿,清王朝属于直接‘拎包入住’,明清两朝在紫禁城一共住过24任皇帝。”夏凡向大家解读紫禁城的前世今生。

明王朝首都最初是在南京,后来搬到北京是因为永乐大帝朱棣。此外,朱棣的皇后去世后,陵寝就修在了北京昌平,也就是后来的“长陵”,再加上后来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武当山、紫禁城,这四项大型工程五百年后都成了“世界文化遗产”,都与朱棣有关。

为什么说朱棣是文治武功超强的永乐大帝?夏凡解释说原因有几点,首先,朱棣非常擅长打仗,他当皇帝五次亲征蒙古都取得胜利,还有一次征安南,将之纳入中央政府管辖范围之内。此外郑和在他的任内六次下西洋,开创了中国的一个伟大创举。朱棣还编纂了一部《永乐大典》,“四个世界文化遗产,六次大航海,一部大百科全书,说朱棣是文治武功兼备的‘永乐大帝’,绝非浪得虚名”。

紫禁城强大的地下排水网络至今在用

侧立金水桥畔,夏凡告诉大家,内金水河对于紫禁城至关重要,既有美化皇宫、防火消防的作用,又承担着整座皇宫排水泄洪的需求。它由紫禁城的西北角进入,沿西墙一路向北,到西华门东折,经武英殿、太和门、文渊阁等地,最终从紫禁城的东南角出城,进入筒子河,再沿着东边南河沿的河水一路向南通到护城河,最后顺着护城河流到通惠河,这就是整个的排水路线。

夏凡从厚厚的图册中找出一张故宫排水体系示意图:“故宫整个体系主要集中在后宫区域,呈东、西两部分分布。包括干沟14条,支沟12条,次支沟8条,二次支沟8条,它们设计巧妙、布局合理。直接排入金水河的暗沟称作‘干沟’、直接排水入干沟的称作‘支沟’,再下一级就是‘次支沟’,以此类推。所有干沟、支沟之间会有一个明显的高度差,总体由北向南的标高差在1.5米至2米间,这是非常必要的设计,既有利于排水顺畅,也可有效防止下大雨时雨水倒灌,这就是为什么紫禁城在下大暴雨时都不怕被淹的原因……而且,整个紫禁城的排水体系现在还都在用,我有几次碰见暗沟的盖板打开,就把手机伸下去拍了好几张照片,暗沟内有一米多高,很有意思。”

夏凡笑着补充说:“当然皇宫内的粪便是不能排入这套体系中的,会有专人用粪车载运出宫。此外剩饭剩菜也不允许倒入,雍正二年曾给御膳房下谕:凡粥饭及菜肴食毕有余者,切不可抛弃沟渠。”

继续前行来到太和门前,夏凡告诉大家,太和门在明朝时期是日常朝会的地方,也就是在这里商讨国事,即所谓“御门听政”,到了清朝改在了乾清门。“1888年底太和门发生了火灾,当时离光绪大婚还差两个月,短期内无法修复怎么办?慈禧太后就命令工匠们用‘扎彩’工艺搭了一个临时的太和门,据说特别精美,外地官员路过都没看出来是个假建筑。1889年太和门才修好,所以它是故宫最年轻的建筑。”

午门在不同历史时期曾有过不同的外观形制

面对午门,夏凡告诉大家,中国是一个文明体系没有断层的国家,我们的语言、文字、音乐、绘画、建筑等方面都是历朝历代一脉相承延续下来的,整座紫禁城就是数千年来中国建筑体系的延续与积淀,无论是整体规划的平面布局,还是单体建筑的结构设计都是如此。

比如午门,就体现了中国早期一个特别著名的建筑形式——阙。阙最初是氏族部落时期大门两边的岗楼哨台,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固定的建筑形式,一般出现在城门、宫殿、坛庙、陵寝的门口,秦汉两代是阙的一个发展高峰时期。后来其他形式的阙逐渐消失,只有皇宫正门还保留有阙的身影,这就是“门阙合一”后的“凹”形结构,从隋朝大兴城的广阳门、唐长安城的承天门,到北宋东京汴梁的宣德门、金中都的应天门、元大都的崇天门,直至我们今天见到的明清紫禁城的午门,都是这种形制。

大家听后不由纷纷举目望向午门,集体“朝天阙”。

此外,午门自永乐初建以来,其外观形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在午门城台南北两侧就曾经出现过“连廊”。据明《万历会典》卷四《朝仪》记载 :“……并序班引廉能官员,各具青锦绣服,至期俱于左掖门内斜廊面北序立……由斜廊行至东廊小礓石察下,面东立……”这两句文献中都提到了“斜廊”,由此可知,斜廊起点在午门城台北侧的左右掖门处,终点在午门以北东西两侧廊庑的礓石察道位置。

“另外,午门南侧还曾有转角廊存在。”夏凡说着,打开一张插图,“这是明代古画《徐显卿宦迹图》的局部,可以清楚地看到一道曲尺形的走廊,这是每天早上大臣在上朝之前躲避风雨的地方。这些史料文献和古画都表明午门在不同历史时期曾有过不同的外观形制,而具体产生的时间,以及消逝的原因等细节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寻。”

夏凡继续讲道,刚才提到几道连廊的存在,也是明朝紫禁城的一个特点,大量的走廊把紫禁城各处连接起来,使其更加玲珑繁复,“下雨时,官员从午门进宫,能一直走到太和殿而淋不着雨。可一旦着火,这些木制的连廊又成为火势蔓延的通道,紫禁城历史上的几次大型火灾都是通过连廊向四周延烧开来。清朝紫禁城最大的变化就是连廊减少,实墙增多,尤其是康熙十八年那次大火之后,加建了大量防火墙,像太和殿、保和殿两侧的实墙都是那时营建的。”

紫禁城依据不同的建筑体量 划分为“十丈、五丈、三丈”三套模数体系

故宫这么大,到底怎么看?夏凡讲述说整座故宫是由若干个“院落单元”组成,这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建筑模式,也就是四周由若干个房间围合在一起,中间是共享的露天空间,从百姓民居到皇宫大内都是如此,一座紫禁城就是若干个大小不等的院落铺陈展开。此外故宫的建筑还大多遵循着“门殿制度”,就是一个门加一个殿的组合,比如太和门加太和殿、文华门加文华殿、乾清门加乾清宫等等,包括东西六宫也全是“一门一殿”的标准配置。

夏凡向大家介绍,故宫的平面布局大体是以乾清门广场为界,乾清门广场以南属于前朝区域,是举行朝会大典以及日常办公的地方;往北是后宫区域,前朝大臣则非诏不得入内。因此前朝大多数建筑都叫“殿”,比如太和殿、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等等,而后宫区域内大部分建筑都叫“宫”,比如东六宫和西六宫这些,“当然也有养心殿、奉先殿等少数例外。殿一般都是办公场所,宫则一般是用来住人的。”

“对于紫禁城来说,同样也存在着‘建筑模数’的规划。”夏凡打开挂图继续讲述,整个紫禁城依据不同的建筑体量,划分为“十丈、五丈、三丈”三套模数体系:前三大殿区域体量较大,便以“十丈”模数来规划,比如整个区域东西向的宽度是6×10丈,从太和门到太和殿的距离也是6×10丈,而整个三大殿基台的宽度是4×10丈等等。“五丈”模数主要用于“后三宫”区域以及“宁寿宫”区域,比如从乾清门到坤宁门的距离就是13×5丈,而此区域的宽度是7×5丈。“三丈”的模数主要用于“东西六宫”区域,每所宫院的长和宽都是5×3丈等等,“这就是整座紫禁城隐藏的数字密码,它是全城平面规划、营建布局的主要依据。”

太和殿还曾有过一个更恢弘壮阔的“巨无霸”版本

来到太和殿广场,夏凡告诉大家这个区域有3万平方米,是紫禁城最大的广场,明清两朝各种盛大的朝会典礼都在这里举行。“地上有一排方砖,是举行朝会时皇家仪仗队站位的‘仪仗墩’。”他打开一页《光绪大婚图》说:“两队人就站在这两溜儿砖上,由北向南呈八字展开,所有人员举着各种旗帜、武器、伞盖等等,让典礼的气氛瞬间隆重起来。”

皇家仪仗队有个专有名称叫“卤簿”,主要分为四个等级,《大清会典》中记载∶“皇帝卤簿凡四,曰大驾卤簿,大祀圜丘用之;曰法驾卤簿,大祭方泽、朝会、御殿、御楼受俘用之;曰銮驾卤簿,巡幸皇城内用之;日骑驾卤簿,时巡省方,恭遇大阅用之。” 夏凡进一步指出,“在卤簿仪仗队中最重要的是‘九龙曲柄黄华盖’,这柄黄华盖一般都跟着皇帝,皇帝在哪,它就在哪。皇帝出行时,绵延数里的大队人马,如果有事禀报就去找这个东西。另外在太和殿广场举行朝会大典时,皇帝会从太和殿后门进入大殿坐好,然后这柄伞盖就会到殿外高高举起,广场上的人员看到就知道皇帝已经就位,这时候‘鸣鞭校尉’会挥起长长的静鞭,发出巨大的声响,宣布大典正式开始。”

夏凡又展开一张他用电脑设计的太和殿的历史对比图,告诉大家明永乐始建至明嘉靖前期的太和殿1.0版本,和明嘉靖朝至今的太和殿2.0版本,二者外观体量相差悬殊。“这是因为明永乐初建的太和殿面宽是30丈,纵深15丈,30丈合95米多。而到了公元1557年,前三殿区域发生了一场大火, 火灾之后开始复建,不过此时大型木料建材已经不足,于是嘉靖皇帝决定建‘小号’太和殿,此后万历、康熙又曾复建,但规制未变,这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这座面宽65米的2.0版本太和殿。”

一行人跟着夏凡登上三层丹陛高台,来到太和殿的西侧。“现在太和殿的面宽是65米,而永乐初建的太和殿是95米,每一边增加15米就是最初太和殿的边界,那这个边界到底在哪儿?我曾经用皮尺从现在太和殿基座向外量15米,最后发现就是我们脚下这个位置。”夏凡指着地上一条明显的砖石交界线说。“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初1.0版本的太和殿几乎是充满基台的,整体更加宏伟壮观。”夏凡的讲述让大家感到新奇,感叹原来太和殿还曾有过一个更恢弘壮阔的“巨无霸”版本。

太和殿最后一场大火发生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腊月初三这一天,当时养心殿旁的御膳房因太监用火不慎而引发,这次大火之后十六年,太和殿才开始复建,考虑到防火因素,康熙皇帝做了两个改变,第一是将大殿两侧原来的木制斜廊改成了砖墙;第二是将太和殿两山的明廊以砖石封闭为夹室,这两个改变就相当于为太和殿筑起了两道“防火墙”,有效避免了其他地方发生的火灾蔓延到太和殿。

故宫里为何出现了圆明园的砖

“走,咱们去考古,全北京知道这个的不超过1000人。”夏凡笑着带大家七拐八拐来到一处僻静的角落,“大家找找这面墙上有没有带字的砖?”“看这,圆明园。”有眼尖的会员发现后惊喜地喊。

故宫里怎么会出现了圆明园的砖?夏凡说:“大家找到的这几块砖,其实也隐含了圆明园的那段历史,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了圆明园,此后圆明园就成了一片废墟。同治时期慈禧太后曾打算重修圆明园,当时样式雷的地盘画样都做出来了,但后来因种种原因没修成。从那以后,圆明园的大量建筑构件以及砖石建材被不断地拆运出来,这些砖大致就是同光时期被运过来修整故宫了,从此,两大建筑奇迹在这里相遇交会。”

夏凡带队继续向前, “这排房子是军机处,离养心殿很近,军机处的特点就是高效加机密。上书房则是皇子皇孙读书的地方,整个清朝对皇子有非常严格的系统教育,他们除了读四书五经,还要学汉语、满语,骑射等,读书几乎全年无休。” 他接着分享了一组数字,“康熙年财政收入最高是4900万两,雍正年最高达到6000余万两,而乾隆年最高达到了8000万两;乾隆时期国土面积达到1300多万平方公里,这是历史空前的,另外人口达到3个亿,也是历史上最多的,当时全世界9亿人口。”

故宫为什么扛过了历次大地震

沿着故宫的中轴线继续向北,夏凡突然停下来指着一根柱子提问,“大家说说这个柱子是插到柱础里面的,还是放在上面的?”有多一半人认为柱子是插到柱础里面的。夏凡给出答案:“故宫里的柱子都是浮搁在柱础上边的,古人这么做就是出于防震的需求。我们知道地震有‘纵向波’还有‘横向波’,想象一下,如果柱子插进去,当横向波来了,巨大的能量就会将柱子截断,整个建筑也就倒了。如果柱子是放在柱础之上的,那顶多就是发生一些位移,但不会被损坏。”

他向大家展示两张老照片:“这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故宫交泰殿的勘测照片,交泰殿东南角的金柱向西南方向位移了2cm,另外这张是神武门的,它西北角的檐柱向西北位移了6cm……”原来如此,古人这么厉害!

夏凡打开一张故宫地基的剖面图进一步阐述,“我们总听说故宫地基多么坚固、抗震能力多么强,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其实故宫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建筑、甚至同一建筑的不同部位,下面的基础做法都是不一样的。这张示意图显示的是其中一种做法,先把上面一部分土层挖去,然后开始每隔50厘米左右打一个竖向桩,这种竖向桩长度为1.5米-2米,直径为10厘米左右,竖向桩上面再铺几层水平桩层,这部分基础可以有效防止不均匀沉降的产生。再往上则是一层碎石、一层灰土,每一层都会人工夯实并泼洒糯米汁,糯米有很强的黏性,会让基础形成一个坚固的整体,这在中国古建中被称为‘满堂红’,也叫‘一块玉’。以上就是故宫基础的几种做法,它让故宫里这些恢弘的建筑历经数百年而屹立不倒,这些做法也是中国千百年来传承延续下来的,是我国历朝历代建筑工匠们的智慧结晶。”

在现场深度寻访,既有史料佐证,又有精心设计的图片示意,再加上老师讲课风趣,大家收获十足。空中不时有乌鸦飞过,夏凡说乌鸦们在过去被皇宫尊为“神鸟”,也算是故宫的原住民。

复闻乌鸦啼声不断,回荡在殿宇间,它们也在讲述着紫禁城的前世今生?

供图/李玮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喆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新知|寻访鲁迅先生在中轴线的足迹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9
青睐·寻访|中轴线寻访之景山 青山前,皇殿后,今日登高醉几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24
寻访 | 青睐“北京中轴线 深度寻访”系列首站——天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12
人物|夏凡:让晦涩的历史变得生动 让更多“文史小白”爱上北京中轴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12-15
紫禁城太和瑞兽·脊兽IP区块链数字藏品上线阿里资产 全球限量首发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4-07
一眼看尽紫禁城 服贸会公众开放首日故宫小剧场最受孩子欢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1-09-05
讲堂|解读600年紫禁城的时空密码
北京青年报 2021-01-15
用近20年迁都,历时14年修建紫禁城:朱棣与北京的“缘”
北京晚报 2020-12-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