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双碳时代”,每个企业和个人,甚至整个社会都被赋予了一个“碳账本”。北京碳市场2013年开市至今,北京碳排放权等各类产品累计成交约1亿吨,有效通过市场机制激励能源效率高的企业、约束能源效率低的企业,实现优化配置。北京青年报记者日前对话北京绿色交易所相关负责人,畅谈北京碳市场的发展特点。
北青报:北京市试点碳市场的10年中,取得哪些成果?
北京绿色交易所相关负责人:北京市试点碳市场启动于2013年,覆盖发电、供热、石化、水泥、交通、服务等全行业,控排机构数量始终保持在800-900家。
自2013年11月28日开市以来,北京试点碳市场已平稳运行近十年,初步建立起“制度完善、交易活跃、监管严格、市场规范”的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运用市场机制促进低碳发展方面担当了探路者的角色。目前,北京碳市场的交易品种包括北京市碳排放配额(BEA)、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林业碳汇和绿色出行减排量四种,交易方式分为线上公开交易和线下协议转让。截至2022年底,各类产品累计成交9742万吨,成交额33.72亿元。其中北京碳排放配额(BEA),累计成交量5119.11万吨。
北京碳市场运行九年以来,北京市碳排放配额(BEA)年度成交均48元/吨,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与其他国内区域碳市场相比,北京碳市场的碳价较高、趋势性波动较小,这有利于激励企业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形成稳定的减排预期。
北青报:北京碳市场交易进行了哪些探索和尝试?
北京绿色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自开市以来,结合地区经济产业结构以三产为主的实际,综合考虑各行业重点企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分布情况,运行初期,北京碳市场主要将热力生产和供应、火力发电、水泥制造、石化生产、其他工业以及服务业等行业中固定设施年直接与间接排放二氧化碳1万吨(含)以上的单位纳入管控。自2016年起,北京市重点排放单位的覆盖范围调整为本市行政区域内固定设施和移动设施年二氧化碳直接与间接排放总量5000吨(含)以上,且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及其他单位,覆盖的重点控排单位数量从初期的400余家增加至900余家。2020年起,进一步将民用航空运输业航空器的碳排放纳入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报告范围,为未来纳入履约范围做好了准备。
本市碳市场还有一些新的探索和尝试。比如,北京碳市场在2022年首次尝试了配额有偿竞价发放,有偿竞价成交总量96.11万吨,成交总额1.13亿元,为配额紧缺企业顺利履约提供了新的选择。
碳交易覆盖覆盖发电、供热、石化、水泥、交通、服务等全行业
北青报:作为一个稳定运行的碳市场,您觉得北京的碳市场具有哪些特点?
北京绿色交易所相关负责人:作为一个稳定运行的碳市场,北京的碳市场具备三个特点,即具有多元化的市场主体、金融化的市场产品和包容性的市场监管。首先主体逐年扩大。目前,直接与间接排放二氧化碳5000吨(含)以上的单位都被纳入管控。而且不仅工业企业在控排之列,公交地铁、商场饭店,甚至高校、医院、政府机关等公共机构也纳入其中。截至2022年底,北京碳市场重点碳排放单位近千家,为全国试点区域之首。第二是产品日益丰富。北京碳市场已经形成了以碳排放配额、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为基础,绿色出行减排量等多种产品共存的市场格局,包括回购融资、置换等在内的多种交易结构也日趋成熟。第三是监管包容审慎。北京是最先出台公开市场操作管理办法的市场,线上公开交易价格每吨低于20元或者高于150元,将触发碳排放配额回购或拍卖等公开市场操作程序,为交易提供了稳定的预期。此外,北京碳市场罚则明确且执法严格也是重要原因。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崔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