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武汉)今年一季度发运315列,同比增长202.88%;中欧班列(贵州)发运量同比增长148%;“湾区号”中欧班列前两月发运量同比增长103.53%;中欧班列(陕西)今年开行量已突破1000列……
作为中欧间除海运、空运外的第三种物流方式,中欧班列运输对货主吸引力不断提升,多条线路一季度发运量和载货量增速创下历史新高。
十年累计开行6.5万列
第一财经记者31日下午从汉欧国际获悉,一季度中欧班列(武汉)发运315列、25968TEU,同比增长202.88%和202.8%,创历年同期新高,其中,去程79列,回程236列;班列运营各项指标均位于行业前列,实现了重载率100%、计划兑现率100%、满轴率100%的目标。
今年以来,中欧班列(武汉)先后开通“白俄罗斯索利戈尔斯克-武汉”“欧洲-武汉-香港”“武汉-白俄罗斯若季诺”等3条新线路,国际物流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截至目前,中欧班列(武汉)拥有44条稳定的跨境运输线路,辐射欧亚大陆40个国家、109个城市。
作为贵州畅通国际经贸往来的重要物流通道,中欧班列(贵州)也日益成为更多企业开展出口业务的物流选择。今年一季度,中欧班列(贵州)共开行16列,发送880个标准集装箱,运送货物达12681吨,发运量较去年一季度同比增长148%。
据深圳海关统计,今年1~2月,“湾区号”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31列,运载货物2.2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0.9%、103.53%,新增搭乘企业137家。
截止到本月23日,中欧班列(西安)今年以来已累计开行1028列,运输货物86.9万吨,同比增幅34%,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均稳居全国第一。
在新疆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全国各地的中欧班列在此集结,通过“钢铁驼队”将中国货物运往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乌鲁木齐海关数据显示,截至3月21日,阿拉山口铁路口岸通行中欧(中亚)班列累计突破3万列、运送货物超270万标箱。
在黑龙江绥芬河口岸,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从这里走出国门,越来越多的“洋货”从这里运回国内。开行五年来,从最初的每月仅开行2列,到如今每月最多开行90列左右。哈尔滨海关数据显示,截至3月29日,哈尔滨海关所属绥芬河海关累计监管进出境中欧班列突破2000列。
二连海关统计,自2013年首列中欧班列开行以来,截至今年3月,经二连浩特口岸进出境中欧班列累计货运量已突破1000万吨,开行线路已达66条,始发地由郑州、成都等中西部城市发展到厦门、东莞、上海等60多个城市,境外目的地由德国汉堡、荷兰鹿特丹扩展到波兰华沙、俄罗斯莫斯科、白俄罗斯布列斯特等10多个国家的60多个地区。
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2023年1月3日工作会议透露,十年间,中欧班列联通中国境内108个城市,通达欧洲约25个国家208个城市,累计开行6.5万列、发送604万标箱。
拓新品添新客探新路
除了线路越织越密,运输通道不断扩宽外,中欧班列承运的货物品类也日益丰富。
中欧班列(武汉)在承运传统的机械设备、汽车配件、家用电器、服装等货物的基础上,今年一季度新增了肥料、花岗石、麦麸颗粒、黄豆、亚麻籽等货物品类,涵盖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生产生活所需方方面面。
中欧班列(贵州)承运的货物中既有家用电器、服装百货等传统商品,也有汽车零件、吉他、家电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启了贵州对外开放的新窗口。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通过中欧班列开展汽车出口贸易。西安国际港站负责人表示,整车专列汽车出口运输模式的推行,加快了陕西国际贸易多元化发展与对外开放的步伐,大大降低了内陆汽车出口企业综合物流成本,让国际民众购买中国制造汽车更加便利。
据悉,中欧班列发展至今,运送货物已由开行初期的手机、电脑等IT产品,逐步扩大到服装鞋帽、汽车及配件、粮食、葡萄酒、咖啡豆、木材、家具、化工品、机械设备等品类。
今年以来,包括北京、天津、广东中山、河南安阳在内的多个城市相继开行首趟中欧班列,既有线路也在增添新客户。汉欧国际有关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为拓宽货源,公司营销团队走访荆州、宜昌、鄂州、仙桃、荆门等湖北省内地市州,持续推行班列共享模式。
班列运营探索新模式方面,汉欧班列创新采用“快速通关”模式,在“武汉-白俄罗斯若季诺”中欧班列线路上得以实践,从而提高了整体通关效率,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深圳海关也在持续探索“多业态集拼+组合仓”的区域通关便利化改革举措和智慧园区物流一体化智能监管新模式,实行“7×24”小时预约通关,将中欧班列与海铁联运、陆海联运等多式联运模式无缝对接。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