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打造互联网镇村是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将为农业农村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日前,市大数据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257个互联网镇、2890个互联网村,在国家数字乡村试点阶段性评估中处于领先水平。
互联网镇村,是将城镇及乡村的政务、产业、服务等领域与移动网络无缝衔接,进而促进当地政务服务、经济发展,并为居民生产生活等带来便利,它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这些已经建成的互联网镇村给乡村带来了哪些变化?日前,重庆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政务接网
村务“上云”,跑腿办变线上办
酉阳县清泉乡清溪村,地处乌江百里画廊核心区,乌江绕村蜿蜒流淌,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往打卡观光。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让清溪村村民陈长书萌生了开办农家乐的想法。
开办农家乐,首先需要办理营业执照。
“以前办理这类证件,要跑到20多公里外的龚滩镇去办,费时费力。”陈长书打听得知,得益于互联网镇村建设,酉阳在多个乡镇(街道)邮政网点设立了“政务服务厅”,村民通过网络就能办理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等事项。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走进乡里的邮政网点,结果很快完成了营业执照资料填报申请。
“没想到完成审批后的第二天,执照就邮寄上门了!”陈长书说,政务网上办带来的便捷为他开了个好头,他有信心将农家乐操办得红红火火。
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便利,也让酉阳县黑水镇平地坝村党支部书记胡青松感受很深,“自从村务办理搬上‘云端’,办事效率高了,群众满意度也高了。”
在互联网镇村建设中,平地坝村将数字化技术与乡村治理结合,搭建起综合信息展示平台。平台包含乡村总览、产业兴旺等6项内容,不仅能实时了解农户动态、为农户提供种植建议,还能精准推送助农信息、开展返贫动态监测等,受到村民好评。
产业联网
以“数”育农,带动致富增收
丰都县三元镇的红心柚曾多次获得“国际名牌产品”“重庆著名商标”“中华名果”等称号。但由于销售渠道单一,丰都红心柚曾一度叫好不叫座。被纳入互联网镇村建设后,三元镇实现光纤、5G网络全覆盖,丰都红心柚搭上网购“快车”。
“以前一个红心柚卖8元还愁销路,现在卖20元一个都供不应求,去年我们的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丰都县红友王红心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治君说。
通过互联网技术带动种养殖产业发展,促进农户增收致富,这样的例子在重庆还有不少。
姜晓东是巴南区姜家镇的养殖户,养殖了5000多只鸡鸭。他同时也是一名短视频创作达人,每天他都会将养殖过程拍成短视频上传到短视频平台,获得更多关注。
而姜晓东能掌握这一技能,还多亏了巴南区的“新农人孵化培养计划”。该计划招募一批“新农人”进行短视频运营和直播带货技能培养,帮助他们拓展线上销售渠道。目前姜晓东的粉丝已有数千人,今年预计养殖收入将突破20万元。
服务搭网
村民坐家里,智慧服务送上门
在互联网镇村建设带动下,重庆不仅在政务治理、产业发展中广泛运用互联网技术,多个区县还从一批基础性、标志性、代表性服务项目入手运用互联网技术,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智慧服务。
周一到周五,铜梁区安溪镇金滩村村民鲁云兰都要送孙子去上学。回到家后,她习惯打开电视机,点击数字乡村平台上的“安溪新闻”板块,查看本地新闻和惠民信息,“平台上可以看到不少服务信息,很方便!”
在互联网镇村建设中,安溪镇启动上线“数字乡村”平台,让电视机“变身”智能终端平台,整合政务、文明创建、社会治安、森林防火等信息进行集中发布。
“大家还能从平台上获取各类招工、社保等信息,非常省心。”金滩村党支部书记郑显琼说,村里油茶、辣椒等产品信息也可以通过平台发布,这些特色农产品也因此销得更好。
“在互联网镇村建设下,一大批数字乡村项目陆续实施,让城乡‘数字鸿沟’不断缩小。”市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发展数字经济、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我市将瞄准智慧农业、农业农村大数据深化应用等方向,持续补足乡村数字设施短板,加快全市数字乡村建设。
编辑/赵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