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工信部发布2022年通信业统计公报。经初步核算,2022年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5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按照上年价格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达1.75万亿元,同比增长21.3%。电信行业增长态势向好,新兴业务贡献率已超六成。此外,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达5.61亿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占比33.3%,是全球平均水平(12.1%)的2.75倍。
我国电信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兴业务增收作用不断增强,以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主的新兴数字化服务快速发展,收入比上年增长32.4%,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5.1个百分点,对电信业务收入增长贡献率达64.2%。以移动数据流量、宽带接入、语音、短信为主的传统业务仍发挥稳定器作用,收入比上年增长1.7%,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66.8%,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1.2个百分点。
通信业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速降费有关精神,推动中小微企业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较上年下降超10%,面向脱贫户、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实施精准降费,不断降低社会生活生产总成本、助力企业数字化发展。
数据显示,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截至2022年底,我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5958万公里,比上年末净增477万公里,网络运力不断增强。固定网络逐步实现从百兆向千兆跃升,截至2022年底,建成具备千兆服务能力的10G PON端口数达1523万个,较上年末接近翻一番水平,全国有110个城市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移动网络保持5G建设全球领先,截至2022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231.2万个,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持续深化地级市城区覆盖的同时,逐步按需向乡镇和农村地区延伸;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达到16.4个,比上年末提高6.3个。
作为数据信息交换、计算、储存的重要载体,三家基础电信企业持续加大数据中心投入,截至2022年底,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数据中心机架数达81.8万个,比上年末净增8.4万个。其中,中西部地区机架数占比达21.9%,较上年末提高0.6个百分点,数据中心过度集中在东部的局面有所改善。基础电信企业加大自身算力建设力度,自用数据中心机架数比上年末净增16万个,对外提供的公共基础算力规模超18EFlops(E指千兆兆,Flops指每秒浮点运算次数),着力打造网络、连接、算力、数据、安全等一体化融合服务能力,为提供高质量新型数字化服务奠定基础。
5G方面,我国5G用户发展领先全球水平。截至2022年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规模为16.83亿户,人口普及率升至119.2部/百人,高于全球平均的106.2部/百人。其中5G移动电话用户达5.61亿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占比33.3%,是全球平均水平(12.1%)的2.75倍。
截至2022年底,我国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规模为5.9亿户,人口普及率达41.8部/百人,远高于全球平均的20.8部/百人。其中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宽带用户达5.54亿户,在宽带用户中占比升至93.9%,远高于全球平均65%左右的水平;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宽带用户9175万户,规模是上年末的2.7倍,占比升至15.6%。固定宽带用户总接入带宽达19933万Gbps,同比增长43%,家庭户均签约带宽已达到367.6Mbps/户,为数据高速率流动提供保障。
移动物联网迎来重要发展期,截至2022年底,我国移动网络的终端连接总数已达35.28亿户,其中代表“物”连接数的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达18.45亿户,自2022年8月底“物”连接数超越“人”连接数后,“物”连接数占比已升至52.3%,万物互联基础不断夯实;蜂窝物联网终端应用于公共服务、车联网、智慧零售、智慧家居等领域的规模分别达4.96亿、3.75亿、2.5亿和1.92亿户。
2022年,在千兆光纤网络、5G等新型基础设施支撑下,在网络直播等大流量应用普及和部分领域物联网应用的拉动下,移动互联网流量、固定宽带接入流量、物联网终端接入流量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全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2618亿GB,比上年增长18.1%,月户均接入流量(DOU)达到15.2GB/户·月,较上年提高1.84GB/户·月;固定宽带的接入流量增长达47.2%;物联网终端的接入流量增速达64.4%。以数据流量为承载的数字消费广泛渗透生产生活服务各个领域,并不断创新消费内容和形态。
在行业投资和融合应用方面,2022年,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数字政务等领域融合应用成果不断涌现,全国投资建设的“5G+工业互联网”项目数超4000个,打造了一批5G全连接工厂。电信企业利用5G切片技术提供了超1.4万个5G虚拟专网,助力各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