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内在要求。目前,银行业须严加防范信贷资产劣变,且有万亿元不良资产待处置。
近日,不良贷款转让试点的扩大,将更多市场参与主体纳入其中,有望引领不良资产处置迈向新阶段,为金融机构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不良资产转让打开局面
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两年后,第二批试点适时扩围。此次扩大试点酝酿已久,2022年5月,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下称“银登中心”)表示,管理部门正在研究进一步放开参与试点的机构和不良贷款范围,一些长期困扰市场的痛点难点问题有望得到缓解。
近日,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开展第二批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在原试点机构范围基础上,将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以及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纳入试点机构范围。
第二批试点也将部分区域中小银行纳入,试点机构范围进一步下沉。《通知》显示,将注册地位于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河南、广东、甘肃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中小银行等机构纳入试点机构范围。
北京信用学会金融信用专委会联席主任、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金融仲裁委员会主任卜祥瑞表示,首批试点仅限于6家国有大行、12家股份行及少数AMC,此次区域中小银行机构被纳入试点,反映出部分机构不良资产处置压力相对较大,且个别借款企业风险突出。
“近年来,房地产、商贸物流等实体企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均受到影响,因此加快不良资产处置迫在眉睫。”卜祥瑞称。
个贷批转市场释放潜力
此前,不良贷款转让试点甫一开闸,各类市场主体就积极参与。据银登中心披露的数据,截至12月23日,已有598家机构开立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
2022年前三季度,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规模达231亿元,项目单数136单。其中,批量个人业务规模111.7亿元,项目数为45单;单户对公业务规模119.4亿元,项目数为91单。
相较于单户对公转让业务,个贷不良批量转让业务规模较小。据业内人士反映,个贷不良批量转让市场刚刚起步,起初因缺乏定价依据,估值普遍偏高。由于部分银行浅尝辄止,资产管理公司亦缺乏经验,个贷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不高,回收压力相对较大。
目前,地方AMC参与个贷不良批量转让的热情较高。兴业银行联合毕马威发布的《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专题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已有90批个贷不良资产包通过银登中心转让,本金规模约51亿元,债权总规模约160亿元。由于批量受让个人不良贷款不受区域限制,地方AMC收购了95%的个贷不良资产包。整体个贷不良市场可达万亿级规模,潜力巨大。
“经过一段时间摸索,个贷不良资产包的转让价格已经稳定在4折左右。”东兴投资原董事、副总经理章晓栋介绍,在实践环节,资产管理公司还须积累更多经验,尽早跑通个贷业务流程,提高处置效率,同时也要注重保障债务人的合法权益,不宜操之过急。
多元手段应对处置压力
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背景下,不良资产处置任务较重。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3.8万亿元,较2022年初增加2030亿元,不良贷款率1.74%,较2022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
为防范信贷资产风险,银行业加大了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2022年前三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处置不良资产2.14万亿元,同比多处置1929亿元。这也得益于业内处置不良资产的手段日渐多元化,现金清收、自主核销、不良资产转让和不良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较为主流。
不良资产证券化被视为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盘活存量的重要工具,根据中债资信统计数据,2022年共发行不良ABS产品69单,规模共计320.12亿元,连续3年保持增长,发行机构以国有大行为主,股份行和地方性银行也逐步参与其中。
加快推进中小银行化解风险更为必要。2022年上半年,全国中小银行共处置不良资产6700亿元,同比多处置1640亿元。但是中小银行不良生成率相对较高,也缺乏多元化的处置渠道。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中小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渠道相对有限,信托公司、消费金融等非银机构的不良资产也需要化解途径。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尚待进一步增加风险化解渠道,鼓励多类市场参与主体参与不良资产市场交易,从而提升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