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十二部门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到2023年6月,各地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问题预防机制、发现机制、查处机制基本建立,部门和地区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得以完善,隐形变异违规培训态势得到较好控制。到2024年6月,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的长效机制得到健全,治理工作态势持续向好,隐形变异培训得以全面清除,有力确保“双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12月14日《北京青年报》)
为配合“双减”政策落地,减轻学生及家长负担,各级教育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排查整改,其中在治理隐形变异方面,累计排查发现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的机构3598个,“一对一”等个人违规开展培训1572人次,其中涉及中小学在职教师15人,相关问题已完成整改或处理。这对其他校外培训机构、在职教师产生震慑警示作用,有力维护了教育公平,值得肯定。
不过,仍有一些人顽固不化,在背地里继续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比如,有的家政公司、家政平台,以“家政服务”的名义,组织家教人员开展上门学科类培训。还有一些校外培训机构隐匿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偷偷开展学科类培训。某些中小学在职教师虽然表面上不在校外为学生辅导学科类内容,但在熟人圈子里为熟人子女提供学科类辅导,赚取补课费。
所以,学科类培训目前只是表面上“消失”了,实际上以隐形、变异的方式存在,继续消解着“双减”效果。对此,《意见》明确提出,防止隐匿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开展违规培训;禁止家政服务企业将校外培训纳入家庭服务,严禁任何形式的住家家教推介行为。这些禁令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此次发布的《意见》,既明确防治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的时间表,也明确以健全相关机制作为治理抓手,释放出明确的信号,即要对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形成打持久战的高压态势。这从到2023年6月建立预防机制、发现机制、查处机制,以及到2024年6月健全长效机制就可以看出,因为这些机制是治理的基础,只有建立健全机制才能为打持久战做足准备。
不过,隐形变异培训能否到2024年6月得以全面清除,还有待于观察。坦率地说,要做到这一点比较难,因为只要学生家长对学科类培训有需求,某些培训机构和在职教师有利可图就会冒险违规。虽然明确时间表做出“全面清除”的决心值得肯定,但实际情况能否如愿尚是未知数,这取决于学校课堂教育实际效果,也取决于能否改变家长观念,还取决于治理如何深入。
随着防范治理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机制不断健全,治理行动不断深入,将倒逼部分培训机构退出学科类培训,在职教师远离学科类培训。始终坚持治理不松劲,做好做足长期打“持久战”的准备,对违规者做到“有一查一”“动态清零”,相信治理就会取得效果。
文/丰收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