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可转债新规8月1日实施以来,转债发行持续活跃,上市公司参与热情高涨,募资规模保持高位。
Wind资讯数据显示,以发行公告日为基准,截至11月29日,年内A股市场共发行134只转债,同比增加28.8%;发行规模2030.68亿元,同比有所减少。
“2022年以来,转债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融资功能凸显,提高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及民营企业的质效。”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副总经理曹源源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非金融企业转债发行数量和规模同比显著增加,转债市场对弱信用资质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也明显增强,同时对国家重点鼓励扶持产业支持力度越发显著。
单只平均规模下降
银行仍为发行大户
“今年以来,从发行数量、打新人数和中签率来看,可转债发行活跃,逐步成为上市公司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不过年内转债发行数量及规模出现“一升一降”,也导致了单只转债平均发行规模明显下降。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11月29日,前述134只转债中,单只转债平均发行规模为15.15亿元,同比减少29.2%。
“今年银行转债发行数量和规模不及去年,导致转债市场整体发行规模下降。”曹源源分析称,非金融企业成为转债发行主力,其中发行规模不超过10亿元的转债数量占比超六成,这直接造成了平均发行规模的明显下降。
明明认为,关于单只转债平均发行规模下降,主要原因或为今年有多个百亿元以下市值的公司发行转债,发行规模较小。
虽然非金融企业发行转债数量多,但上市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依然是发行规模大户,牢牢占据榜前位置。据Wind资讯数据,前述134只转债发行规模排行前十的转债中,6只发行人为金融机构,发行规模合计498亿元,占比总规模的24.5%。其中银行有4家,分别是重庆银行、齐鲁银行、成都银行、常熟银行,发行规模合计350亿元,占比总规模的17.2%。
去年同一时期,发行规模超过百亿元的共4只转债,其中3只为银行转债,占比75%。
业内专家认为,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之所以偏爱转债融资,首要因素是补充资本金的需求。
曹源源认为,在资产质量下沉、让利实体经济的背景下,今年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需求旺盛,尤以资本实力薄弱的中小银行最为迫切。由于转债转股后可纳入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因此,转债融资成为上市银行补充资本的重要途径。
明明从三方面进一步予以分析:其一是为了满足资本补充需求,进而增强服务实体经济以及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其二是银行股走势承压,定增等融资手段发行难度较大,兼具股债性质的转债更受银行欢迎;其三是转债发行上限和净资产规模有关,低市净率和低市盈率的银行股在发行转债规模上更有优势。
新规激发热情
12月份发行量值得期待
可转债新规主要包括设置转债涨跌幅限制、增加异动标准、完善信披等内容。3个多月来,转债市场运行规范有序,发行节奏进一步加快,募资规模持续攀升。
“新规的出台为可转债二级市场交易、上市公司行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等提供了更为明确、细化的准则,有针对性地解决了此前的可转债炒作问题,起到了稳定市场预期、抑制交易风险、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作用,整体来看已达到预期目的。”中诚信国际研究院副院长袁海霞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据Wind资讯数据,从月度数据来看,8月份共有15只转债募资103.45亿元;9月份共有17只转债募资285.76亿元;10月份共有15只转债募资162.15亿元;11月份以来的发行数量及规模分别为14只和226.44亿元。
曹源源认为,可转债新规实施以后,对转债市场投机行为的严厉打击使转债定价回归正股逻辑,机构对中小市值转债的参与度上升。
明明表示,一方面,转债融资具有发行难度较低、审核速度较快等特点;另一方面,新规在规范转债市场方面发挥作用,促进了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上市公司或更加青睐转债融资。
转债发行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Wind资讯数据显示,目前已有21只转债预案获证监会核准,另有22只转债预案已获发审委审核通过,转债市场对于上市公司融资支持不断增强。
“对比历史各月转债的发行情况,四季度往往是转债发行的小高峰,12月份转债发行量值得期待。”曹源源认为。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