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过世自己却远在国外无法办理房屋继承过户手续,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高低层住户意见难以统一……这些矛盾纠纷,常常困扰着老百姓。如何才能及时、简明、高效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11月29日上午,北京西城法院召开“‘四融四联’深化诉源治理工作典型案例”新闻通报会介绍了法院深化诉源治理的工作经验,并发布典型案例。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高底层住户意见难统一 法官进社区开展法律指导
西城法院公布的第一个典型案例中,西城法院陈立如院长值班接线时,接到一通来自新街口街道玉桃园社区的电话,社区工作人员反映,小区马上要加装电梯,但居民对相关法律法规缺乏了解和认知,意见难以统一,加装电梯工作陷入困境,处理不当会引发批量诉讼的风险,希望法院给予法律专业指导。
接到此项诉求后,陈立如详细记录并制作了诉源治理工单,派发至相关庭室,召集法官研讨,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发挥司法参与、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帮助弥合意见分歧,将矛盾止于未发、消于萌芽。
经过研判,应街道社区需求,立案庭速裁法官高中营走进社区直接面向社区工作人员、产权单位和居民开展精准指导,梳理了我国有关老旧小区改造的法律政策规定和价值导向,重点讲解了民法典相应条文的变动和《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的亮点,使居民了解到对于加装电梯等涉及改建、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事项法律的具体规定,以及对因加装电梯可能承受不利影响的业主可受到的优先利益等。居民们就自己的困惑与法官充分交流,并表示透彻了解到业主的权利和义务,最后达成一致,愿意互谅互让、互惠互利。该社区加装电梯顺利完成,无一例矛盾纠纷。
据了解,今年,西城法院在院长示范引领下,向下发力、激发动能,加强各部门协同配合,推动建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程序对接的协同配合工作机制,形成全覆盖、网格化的基层解纷司法保障体系,促进纠纷批量源头化解,推进12368一号响应诉源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人在国外亲人离世无法办理继承过户手续 在线调解化解纠纷
在另一个典型案例中,常某的丈夫2021年5月突然离世,家中存款全部都在常某丈夫名下,而夫妻二人在美国的独子孔某急需生活费无法回国。无奈之下,常某找到月坛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寻求帮助,要求继承丈夫名下的存款。
通常情况下,如果双方当事人都在现场,街道调解委员会可以对继承问题进行调解,出具人民调解协议书并联系法院通过司法确认程序确认协议效力,供当事人办理财产继承事宜。但常某的儿子无法回国,街道调解委员会无法进行处理。对此,月坛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与西城法院取得联系,在法官指导下,通过北京法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走诉前调解程序解决常某的问题。2021年6月30日,常某通过“北京法院云法庭”与远在美国的儿子隔空连线,双方在线签署调解协议,并申请司法确认。次日,法院出具司法确认裁定书并向双方进行电子送达。至此,这起跨国继承案件顺利办结。
今年,西城进一步前移调解关口,深层次加强与辖区街道人民调解组织的诉调对接机制,将适宜就地开展人民调解工作的纠纷委派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就地化解。
北京西城法院打造“四融四联”诉源治理机制
如何解决困扰老百姓的矛盾纠纷?北京西城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庭长秦学伟在发布会上介绍了该法院的经验:针对矛盾源头,主动融入,以党建为引领,实现联动防讼;在诉前阶段,加强融通,构建矛盾化解合力,实现联治减讼;在诉中阶段,聚焦融会,培育特色范例,实现联调化讼;在诉后阶段,多措融合,充分释放效能,实现联合息讼。
北京西城法院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打造“四融四联”深化诉源治理工作特色机制,推动纠纷化解、诉讼服务、普法宣传向外延伸。
下一步,北京西城法院将进一步以“四融四联”深化诉源治理工作为抓手,争取做到诉调对接15个街道全覆盖,提升全区居民法治意识和自治能力,更好地从源头预防纠纷、化解纠纷。同时,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人民法院多元解纷工作,结合不同案件类型细化诉调对接机制,形成覆盖不同行业领域和纠纷类型、专业性和规范性较强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引领息讼止争、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戴幼卿
编辑/朱葳
校对/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