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浙江省宁波市慈善总会收到一封挂号信,装有108张汇款收据,总计106万元。挂号信的署名是“顺自”,落款地址是不存在的宁波市百丈路1号。这是“顺其自然”连续第24年向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今年捐赠的106万元是24年来捐款最多的一次。截至目前,“顺其自然”捐款累计达1469万元。 为更好地让市民了解爱心故事,“顺其自然”展厅近日正式揭幕,展示 “顺其自然”的四封书信、各类奖杯与证书、善款使用情况以及相应照片。(11月27日《北京青年报》)
“捐资助学,菩萨心肠”“深藏功与名”“做善事不留名,大爱不言”……这样的暖闻令人倍感温馨,感动不已的网友们纷纷表示要向这位无名的大善之人致敬。
在经济市场化、人口流动化的当下,不同的人们在生存生态上存在着鲜明反差。不论是一个人、一个家庭还是一个群体,从1999年至今累计捐款达到1469万元,“顺其自然”在市场中的机会和待遇显然要比普通劳动者要好一些。比“顺其自然”更富的人也有,做慈善更高调张扬的也不少,“顺其自然”将隐形慈善进行到底的善良与温暖,不仅更能打动人心,也能吸引更多的公众参与。
24年如一日,“顺其自然”不仅将隐形慈善当成了一种价值信仰,也将其当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在物质生活渐次丰盈的消费社会,如何支配财富,关乎一个人的“意义之网”。同样一笔钱如何使用,关乎一个人的价值排序。持之以恒地为隐形慈善注入“源头活水”,“顺其自然”的笃定与坚持,显然值得点赞。
教育是一盏希望之灯,遵照“顺其自然”的意愿,其捐款主要用于资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和帮扶边远山区的困难学校。近年来,随着宁波当地助学体系越来越完善,“顺其自然”的捐款也跨越山海,用于资助宁波对口帮扶地区如延边州、凉山、黔西南州等地改善教学设施、开展重点助学项目。就此而言,“顺其自然”的善意和温暖打破了区域、城乡之间的界限,真正做到了“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让共同体意识惠及更多的地方和人群。
“顺其自然”愿意24年如一日捐款,而且不更换捐赠机构,为何?一方面,当地慈善机构每年都会公布善款使用情况,这显然是对慈善公信力的呵护;另一方面,虽然“顺其自然”没有现身,但是全社会依然给予“顺其自然”足够的认同与敬意。
隐形慈善不仅具有经济功能,也有精神力量。千余名曾受到“顺其自然”资助的困难大学生,不仅会用写感谢信、网上留言、打电话的方式表达感谢,也有的人会把工作后第一笔工资捐出来,用实际行动表达对“顺其自然”的感谢,有的大学生捐款了也不说…… “顺其自然”不仅给困难大学生以物质帮扶,也给予他们精神滋养。
在现代社会,追求内心的富足和精神的丰饶,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设置“顺其自然”展厅,不仅是向隐形慈善的主人公表达尊重与赞赏,也是一个思想净化、精神洗礼的契机。说到底,慈善不仅需要 “富人之力”,也需要“人人之力”;激励和引导更多人参与隐形慈善,让隐形慈善蔚然成风,“顺其自然”发挥了榜样效应。
文/杨朝清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