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团队发现海生昆虫新物种:西沙涯蝽
南方日报 2022-10-20 07:41

中山大学研究团队再次发现海生昆虫新物种,并将该物种命名为西沙涯蝽。这是涯蝽科昆虫在中国境内首次被发现,为中国新记录科,研究成果于日前发表在国际动物分类学主流期刊《Zootaxa》。这也是中山大学谢强教授研究组继2019年发现海蝽科、2021年发现丝蝽科之后,第3次发现中国昆虫新记录科。

近年来,中山大学组织了多次南海科学考察活动,谢强教授研究组参与了2018—2019年赴西沙群岛的两个航次。团队研究发现,采自于西沙群岛羚羊礁(属永乐群岛)和永兴岛(属宣德群岛)的一种海生昆虫为涯蝽科的新物种。根据其分布地点,新物种被命名为西沙涯蝽。

西沙涯蝽的体长只有1.24—1.38毫米,生活在海岸区域,躲藏在珊瑚石或沙滩的细小孔洞中,靠捕食小型节肢动物为生。为适应潮间带的生活,它们前翅完全革质化、为鞘翅,后翅缺失,在身体结构方面极具特色。该科此前已知两属五种,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岛屿和大陆海岸。

“新物种的发现,标志着在中国历史上、在领土领海范围内又发现了一个严格海生昆虫的科,为我国在海生昆虫领域的研究再次填补了一个空白,在高阶分类单元水平刷新了对于中国昆虫区系和海洋动物区系的认识。”谢强说。

文/汪祥波 王艳会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