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山东吴女士在某电商平台的一家图书专营店购买了两套儿童分级读物《小羊上山》,每套价格为327元。当时商家宣称该书绝对正品,品质有保障,可放心购买。但当吴女士收到这两套书后却发现是盗版书,其后的维权之路一波三折。近日,多名消费者反映,其曾在不同电商平台买到过疑似盗版书,书的售价较低,质量很差,涉及多种品类。(8月27日《法治日报》)
盗版图书早已有之,进入电商时代后,由于商家操作更方便、更隐秘,盗版图书也更为疯狂。盗版图书只是满足了不良商家的欲望,却损害了消费者、作者、出版社、品牌方的利益。比如说不少作者的酬劳是版税,而版税是与图书销量挂钩的,当网售盗版图书低价倾销影响正版图书销量,自然侵害了作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会影响到出版社、品牌方的合法收益。
消费者、出版社、品牌方、监管方等应形成打击网售盗版书“利益共同体”,但从实际情况看,部分消费者陷入“孤军奋战”的困境。以上述吴女士为例,当她怀疑购买的图书是盗版图书,商家狡辩称图书是促销款;将书寄到品牌方鉴定,对方只是口头答复为盗版,却不出示鉴定报告;后来寄到出版社,吴女士依然拿不到鉴定凭证,这为平台、商家推责提供了借口。
法律人士说,买到盗版书的消费者如果主张图书是盗版,需要承担举证责任。“谁主张谁举证”的确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般举证规则。但如吴女士所言,“我一个普通消费者怎么能拿到鉴定凭证啊”?当消费者遭遇举证难、维权难,恐怕一些消费者就知难而退,这间接纵容了网售盗版图书。所以,打击网售盗版图书不能让消费者“孤军奋战”,而是要各方密切配合作战。
按理,正版图书的出版方、品牌方都应该根据送检样书鉴定结果出示鉴定报告,以作为消费者维权的有力武器,也作为打击盗版的利器。然而,吴女士的遭遇表明出版社、品牌方并不配合打击盗版,令人感到费解。如果品牌方、版权方、行政机构等有一方出示鉴定正伪的有效凭证,消费者维权也不会这么难,网售盗版书也不会这么猖獗。希望这种现象引起有关方面深刻反省。
除了消费者遭遇维权难外,据说出版社维权也艰难。既然在盗版图书面前都是“弱者”,为何不能“弱弱联合”变成“强者”?如果说一家出版社没有专门团队打击盗版可以理解,国内出版社没有联合打击盗版则令人感到费解。如果各家出版社共同出资成立打击盗版基金聘请专门团队打击盗版,或者每个出版社抽出专人共同组成打击盗版团队,会对盗版图书商家形成震慑。
当消费者、出版社、品牌方处于一盘散沙的现状,而盗版图书从印刷到入驻电商平台形成“一条龙”,结果只能是盗版图书越来越多,消费者、出版社等利益受损越来越多。因此,须把消费者、出版社、品牌方以及监管方、电商平台“拧成一股绳”,共同对网售盗版书说“不”。希望有关方面针对网售盗版图书拿出治理方案,要求相关各方各尽其责,形成打击盗版的“拳头”。
另外,相关法律人士、业内人士也提出不少好建议,比如加大行政执法力度,采取一些技术措施加强网络监测等,也可作为打击网售盗版图书的“武器”组合。
文/冯海宁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