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国家京剧院在弘文博雅艺术馆举行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22年度“全国京剧武戏人才培养班”开班仪式。
此次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国家京剧院主办的“全国京剧武戏人才培养班”充分发挥双方优势,经过一年的周密策划、精心筹备,于8月至10月为学员带来丰富课程。国家京剧院也将发挥国家院团艺术家的资源优势,加强全国京剧院团武戏剧目储备,完善京剧人才梯队建设,促进京剧艺术传承发展,践行“艺术为民”的宗旨。
开班仪式现场
“全国京剧武戏人才培养班”采取以剧目带人才的培养方式,科学制定全面、专业的教学课程,立足经典,提高技艺,选取《大闹天宫》“御马监”一折,《虹桥赠珠》《起布问探》《白水滩》等为主要教授剧目,采取以剧目为依托,以基本功和武戏技巧组合为基础,以技巧展示和剧目表演为成果汇报的培训模式。特别邀请了著名文武老生李光、著名武旦演员李丽、著名武丑演员刘习中、著名武花脸演员任凤坡、著名导演荀皓等艺术家担任指导老师,并邀请一级演员徐孟珂、王好强、靳智棋、蔡景超、吴桐和二级演员王浩、曲径达、宋云飞等为助教,艺术发展中心侯敏、石善栋为班主任。
为指导老师颁发聘书
本次武戏人才培养班有来自全国18个院团单位的36名学员参加,平均年龄31岁,行当涉及武生、武旦、武花脸、武丑。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集中授课(8月9日至9月11日),第二阶段为网络课(9月12日至10月11日),第三阶段为结业汇报演出。
开班仪式上,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雷喜宁表示,国家京剧院为办好此次培养班,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希望剧院能发挥学科优势,坚持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表现技巧与塑造人物有机结合,着力在思想价值引领、人物形象塑造和专业技能提升上下功夫。他强调,青年时代,是人的一生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黄金期。参加本期培养班的学员,都是从众多报名者中精心遴选的优秀青年文艺工作者,也是各院团的业务中坚力量,希望大家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坚持德艺双修、追求德艺双馨,俯下身子、沉下心思,以求知若渴的姿态,通过培训,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名家学,不断拓宽艺术视野,增强艺术积累,提升京剧表演能力。
国家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王勇
国家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王勇指出:“武戏展现着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骨感和血性的雄浑气象,演员在舞台上的精彩一瞬背后是常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艰苦训练。为进一步加强武戏演员培养,剧院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精选了极具艺术成就的艺术家为学员们倾囊授艺。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他们将全部青春年华奉献给了京剧艺术,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形成了德艺双馨的高尚品格。”
他强调,国家京剧院始终坚持人才兴院战略,积极创新人才培养举措。今年,剧院推出了“百日集训”专项活动,遴选6名领军人才和30名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对象,集中力量为他们量身定制培养方案,陆续推出43场专场演出,并召开专家研讨会。其中,青年拔尖人才武戏演出共12场,全面展示了国家京剧院武生、武旦、武丑、武花脸的艺术风貌和技术成果。此次培养班的举办,是剧院致力于人才培养的又一举措。
著名文武老生李光与学员交流
王勇还提到,北宋理学先驱、教育家胡瑗说过,“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兴则国家兴,人才是各项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大道至简、万殊一辙,国家之治在于人才,京剧亦然,致京剧之治者在人才,传承发展京剧艺术的关键即是人才。京剧要前进发展,绝不能国家京剧院一枝独秀,要全国京剧院团和京剧从业者共同努力,形成京剧艺术人才辈出的良好生态。希望大家珍惜此次学习机会,为京剧艺术的当代发展注入蓬勃的青春活力,并将这股力量带向全国的四面八方。
未来,国家京剧院将继续发挥国有文艺院团的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作用,结合剧院正在举办的“百日集训”以剧目带人才的培养经验,继续创新深化青年人才培养机制,锤炼专业技能,激发创新活力,让青年一代“挑大梁、当主角”,为剧院及兄弟院团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恢复更多经典剧目,从而达到人才兴院的积极效果。
著名武丑演员刘习中与学员交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晓溪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