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德数控公告,国投创业基金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过54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6%)。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国投创业基金为科德数控唯一外部机构股东,此次减持前持股比例为14.33%,是仅次于公司创始团队的第二大股东。
公告显示,国投创业基金拟减持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25日下午,记者致电国投创业基金,以了解本次减持更多相关细节,但未获回复。
值得一提的是,国投创业基金做出减持计划前不久,7月18日,另一国字头基金“国家制造业基金”通过定增方式成为科德数控第七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47%。
第二大股东大比例减持
本次做出减持计划的国投创业基金,全称国投(上海)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企业(有限合伙),成立于2016年,首期募集规模100亿元。天眼查显示,该基金的LP构成为央企、险资以及政府引导基金,其中,国投集团为最大LP,持股比例26.85%。
据科德数控招股书,国投创业基金于2018年6月成为公司股东。国投创业基金以货币出资 2.5亿元,其中1100万元计入公司注册资本,2.39亿元计入公司资本公积,增资价格为 22.73元/股。据此推算,本次科德数控投后估值为15亿元。
本次增资及股份转让完成后,国投创业基金获得1300万股,持股比例19.7%,成为科德数控仅次于创始团队的第二大股东,也是公司2008年成立以来的首个外部机构股东。
2021年7月9日,科德数控在科创板上市,国投创业基金持股比例稀释为14.33%。
减持计划公布后,科德数控收跌10%,报67.81元/股,较上市以来的高点161.5元/股,已经跌去58%。
对于本次拟减持近半持股的计划,公告显示,国投创业基金是处于自身资金需要。
统计数据显示,国投创业基金公开投资事件共68个,累计投资金额33.5亿元,投后上市企业共11个。从行业分布看,国投创业基金投资项目集中在医药行业、半导体芯片以及机械设备;投资轮次则集中在A-B轮的中早期阶段。
2020年以来,国投创业基金的投资节奏明显放缓。2021年,其投资事件数从2020年及之前的十多个,下降至个位数4个。今年上半年,其出手次数为2次,涉及项目为活菌药物研发商知易生物以及高纯电子级多晶硅研发商鑫华半导体。
《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1月,国投创业基金原来的第二大LP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退出了该基金。
新增国字头基金为第七大股东
本次减持按计划完成后,国投创业基金持股比例将下降至8.33%,退居第三大股东。但几乎同时,科德数控前十大股东迎来了另一国字头基金。
7月23日,科德数控发布公告,向制造业大基金、国泰君安分别非公开发行股份数量230.41万股、15.36万股,对应认购金额分别为1.5亿元、1000万元。
谈及本次简易程序再融资的初衷,科德数控5月30日接受线上调研时表示,公司IPO阶段有三个募投项目和一个补充流动资金的项目,但由于实际募资差距较大,对募投项目进行调整,调整核心是为了支持产能扩张和订单销售。
科德数控2021年7月登陆科创板,预计募资10.35亿元,实际募资2.5亿元,两者相差近8亿元。
据公告,本次定增发行后,制造业大基金成为科德数控第七大股东,持股比例2.47%。
国家制造业基金成立于2019年11月,由财政部等21个LP发起,目标募集规模1472亿元。统计数据显示,国家制造业基金投资轮次主要为非控制权收购以及上市后参与定增,投资项目则集中在机械设备以及高端制造领域,尤其是工业母机相关项目,在国家制造业大基金投资的9家A股公司中,科德数控、创世纪、日发精机均属于工业母机领域公司。
25日下午,《科创板日报》记者致电国家制造业基金,以了解更多国家制造业基金对工业母机的布局逻辑,但未获接听。
工业母机掀起投资热
据科德数控招股书,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高档数控系统类产品、高端数控机床以及关键功能部件。报告期内已累计向航空、航天、能源、汽车、 模具、刀具等领域的用户提供了200余台五轴高端数控机床,并与航天科工、 航发集团、航天科技、中航工业、广西玉柴、无锡透平、株洲钻石等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去年8月,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强调针对工业母机、高端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会议过后,多只工业母机概念股掀起了一股涨停潮,板块总市值增加280亿元至2791亿元。科德数控股价也是在这一期间涨到了历史最高点。
一级市场方面,工业母机却并未走出像二级市场一样的火热行情。
创投通数据显示,去年下半年以来,仅有一家工业母机企业意特利完成融资。一家头部机构PE合伙人告诉《科创板日报》记者,就其感知,相比高端芯片、新材料以及新能源等,工业母机在一级市场相对不那么火热,“我们机构关注会比较少”。
有分析指出,一级市场对工业母机的“冷落”,主要原因包括人才断层、行业分散以及投资周期长、经营业绩难以短期实现等,尤其是后者,大部分机构管理的基金存续期都达不到工业母机发展需要经历的时间周期。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