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国两大外贸重地珠三角、长三角先后受到疫情影响,但外贸行业仍表现出极强的韧性,今年5月份,我国出口数据超预期回升,出口1.98万亿元,同比增长15.3%,成为疫情阴影下中国经济的一抹亮色。尤其是汽车、手机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数据亮眼,显示出口结构升级在加速进行。
但与此同时,部分订单转向东南亚各国的讨论不绝于耳。不容忽视的是,当前外贸所面临的形势复杂多变,部分外贸企业存在订单下滑、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等情况。
据云启资本测算,欧美日韩在鞋服类、家具类、电机类、通信类四大品类上合计从中国一年转移价值约720亿美元的订单,约占相应品类对欧美日韩出口总额的16.3%。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菲律宾承接约530亿美元订单,其中越南承接约450亿美元订单。但东南亚各国在承接订单的同时,也扩大了从中国进口原材料与零配件,中国的供应链优势依然明显。
“中国可能会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著名经济学家、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院长向松祚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不会被越南、印度等所取代,但当下需尽快恢复国际往来的正常管理。
出口数据超预期回暖
位于义乌的浙江多满贸易公司深耕东南亚市场10多年,是菲律宾等国家大型超市的日用百货供应商。该公司总经理许若颖最近的工作节奏快了很多,原因是订单多了。
“今年订单比往年增长30%左右。”许若颖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疫情管控已经放开了,出货量比疫情封锁时多了。”
在布局2B业务同时,浙江多满贸易公司也在拓展海外仓业务。许若颖告诉记者,公司海外仓是电商平台虾皮和Lazada的服务商,一键代发货,“海外仓的出货量今年也有所增加。”
浙江多满贸易公司出口订单增加,是义乌乃至浙江今年外贸出口回暖的一个缩影。今年1~5月,浙江省出口1.34万亿元,同比增长21.4%,其中,义乌今年1~5月外贸出口总值1678.3亿元,同比增幅达39.8%。
在河北,从事保温材料进出口业务的河北优耐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今年以来,以FOB(离岸价)成交的出口额同比增幅达41.2%。该公司执行总裁刘晓明告诉记者,“由于运费的价格有近10倍的增长,如果包含海运价格在内的出口额,增幅可能更大。”
在刘晓明看来,疫情影响下,各国为了刺激经济,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会加大投资力度,公司产品保温材料属于基础建材,将迎来一次新机遇。据透露,越南等东南亚市场是公司主要出口地,其中越南市场每年增速都不低于40%,同时考虑到工业建筑领域业务不会持续,公司今年开始开拓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民用市场。
今年3月份遭受疫情袭击的深圳,出口数据也已回暖。1~5月,深圳进出口13089.1亿元,同比下降1.0%,其中,5月份数据回暖,深圳外贸出口1618.6亿元,增长15.1%。
深圳市华思旭科技有限公司今年以来订单也保持着稳中有升的状态。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比较稳定的是公司传统产品——应急启动电源,与同期相比呈现出略微上涨的态势;而在当前全球比较热门的户外储能电源类目中,则有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在日本和北美地区市场,“因为户外储能电源行业的目标市场主要集中在美日欧等地,需求较旺。”
即便今年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上海,目前出口也正在恢复。上海博灼包装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包装机械企业,出口占比逾60%。该公司总经理徐海涛向记者表示,目前有些国外客户开始陆续下订单,出口订单逐步反弹了,“公司出口订单3月份同比增长100%,4月中下旬和5月上中旬因疫情影响,新订单以及出货量均为零。”
记者从上海海关获悉,上海外贸目前已进入快速恢复轨道。6月至今,上海海关日均接受口岸一线进出境申报报关单量约6万票,较4月中旬最低值回升3.44倍,已恢复至2021年同期的99.17%。根据当前最新数据预测,6月份,上海口岸进出口(全国各省区市企业通过上海口岸实施的进出口)有望同比基本持平,上海全市进出口(上海企业实施的进出口)有望实现正增长。
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增速较快
尽管服装、鞋帽等劳动密集型出口订单也在回暖,但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我国出口增幅较快的商品种类是汽车、手机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
中汽协数据显示,6月,汽车企业出口24.9万辆,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长1.8%,同比增长57.4%。放眼整个上半年,汽车企业出口121.8万辆,同比增长47.1%。其中,新能源汽车共出口20.2万辆,同比增长1.3倍,占汽车出口总量的16.6%。上海是中国最大的汽车进出口中心,占全国汽车对外贸易的七成左右。
根据上汽集团发布的产销快报,今年5月和6月,上汽海外整体销量分别为8.6万辆和8.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7%和59%。今年上半年,上汽累计海外销量已达38.1万辆,同比增长47.7%。上汽集团此前表示,2022年全年海外整车销量将力争突破80万辆“大关”。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汽车出口在疫情期间受损严重,目前正在恢复,预计我国汽车出口全年仍将延续回暖趋势,“主要原因是国外汽车生产链条受阻,但需求又存在。”
手机也是今年出口增速较快的产品。上海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上海手机出口235.8亿元,增长129.7%。杭州海关数据也显示,今年前5个月,浙江省手机出口43.4亿元,同比增长110%。
被称为“非洲手机之王”的传音控股近期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目前新兴市场国家仍处于“功能机向智能机切换”的发展趋势中,智能机市场潜力较大,另一方面,公司还在持续“走出非洲”,除了南亚国家外还在不断地向外扩张。
跨境电子商务物流供应商递四方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承接的出口货品中,3C等类目稍多。”根据递四方今年1~6月的物流大数据,直发类包裹排名最靠前的是手机壳手机膜等配件,海外仓出库排名则以打印扫描设备、汽配等居多。
向松祚向记者表示,中国的出口结构在不断向上调整,除传统的来料加工外,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的产品在出口总额中占比不断提升,包括汽车手机、机电设备等领域都涌现了一批中国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这说明中国的产业升级其实是在加速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1日起落地生效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也让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南京海关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江苏省分会近日对外公布,今年上半年,江苏省RCEP签证出口货值达195亿元,居全国首位,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约5.57万份,预计相关企业享受RCEP其他成员国关税减让超1.5亿元。
中国贸促会贸易投资促进部部长冯耀祥日前表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贸促系统原产地证签证金额共计1553.4亿美元,同比增长23.95%。日本连续5个月位居全国贸促系统RCEP原产地证签证金额排名首位,每月签证金额占比都超过90%,说明RCEP的实施对中国向日本出口的拉动作用非常显著。
部分企业遭遇“订单困境”
虽然我国今年以来外贸出口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受疫情及地缘政治冲突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脆弱,国际市场需求呈收缩态势,以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调整,出现本土化、区域化、近岸化转移的态势,部分外贸企业难言乐观。
徐海涛向记者表示,受今年上海疫情影响,公司国外经销商客户流失较多,“让流失的客户再回来,很难,公司一些核心客户已将部分订单下给竞争对手,上海不具备成本优势,但具有品质或服务优势,一旦客户接受了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我们要想再赢回来,过程非常难。”
徐海涛表示,公司所处的机电设备领域,主要对标欧美二线品牌,竞争对手除国内企业外,主要来自欧美、土耳其和印度,机电设备都是需要售后的,疫情导致公司无法派人现场售后,“比如原本买中国的设备只要100万元,买欧美的设备需要500万元,但因为疫情中国企业无法现场售后,一些高端客户就转向欧美设备,预算较低的客户会转向印度和土耳其设备。”
他透露,今年本来定的目标是50%的增长率,但6月底才逐步回暖,相当于去掉一个季度,目前只能降低目标,争取与去年持平,如果做得好,增长率可以达到20%,相当于至少调低了30%的增长率。
同样的,珠三角一家从事机械出口的企业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以来,业务量下降了30%,一个是需求下降,另外一个原因是不便于外出联系客户,“像我们的设备,需要给人展示,以前会频繁参加国内外的展会,但现在快三年没有办法与国外客户面对面地展示了,不利于销售新产品和开发新客户。”
恒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从事偏光片、光学功能膜、光学补偿膜等显示屏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以国内业务为主,有部分产品出口至韩日及我国台湾地区。公司业务总监谭智敏向记者介绍,目前该行业有60%~70%的产能是在国内,国外产能占比较小。受疫情及通胀影响,加上前两年的过度消费,今年6、7月份以来,行业需求比较平淡。据了解,海外订单减少量达到30%~50%不等。
订单量下降,出口成本却在上升。疫情以来,海运价格涨了几倍,现在虽然链路畅通了,但是价格已经回不到从前了。此外,油价上涨,国内运输部分的价格也都在涨,一些需求比较紧急的客户,还可能得临时改为空运,进一步增加成本。
海运费用依然高居不下。许若颖表示,“宁波港口到菲律宾,一条高柜的运费往年只需6000元人民币,现在都在1万元以上,1.5万元的也有,这还是东南亚航线,欧美航线涨价更厉害。”
“海运费用高企,对国外客户而言也是一个痛点,客户一直说,换美元汇给我们,要损耗5个点,再加上海运费的上涨,生意越来越难做。”许若颖说。
刘晓明坦言,自去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来,整个行业的原材料成本仍处于高位,同行业部分公司受生产成本高、无品牌、无核心技术、缺乏销售渠道等因素影响,已经处于零利润经营。此外,无论是远洋和近洋的海运费都一直居高不下,使企业原本具备优势的FOB价格失去了竞争力,也导致部分订单流向马来西亚、土耳其等国家。
“贸易形势依然严峻,帮公司代理出口的贸易商,已经关掉三分之一了,坚持下来的裁员一半的也很多。”徐海涛表示。
此外,这两年许多外贸企业遭受了亚马逊封店等事件影响,华思旭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与美国NOCO公司进行了长达18个月的337调查,最终在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指导下,取得了初裁的胜利,以后可以更加放心地在全球市场开疆拓土。但很多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企业,可能就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解决困境需对症下药
“出海抢单,包你回来!”近日,浙江省海宁市提出五大举措,组建24小时战斗联络群,并由书记、市长挂帅,统一指挥协调,解决企业出海的后顾之忧,鼓励企业“能出尽出、能抢尽抢”,确保企业出境顺利、回国无忧,凡有外贸业务的企业,赴外参展或拜访客户产生的机票费用由海宁市财政给予50%补助,单个企业最高可享受50万元。
这一政策获得外贸企业的交口称赞。政策出台的背后,是企业对于市场开拓和生存发展的急迫需求。助外贸企业纾困解难,各地政府多措并举,也见到一些成效,但关键要找准着力点,对症下药。
向松祚表示,尽快恢复国内外往来交流的正常化管理,是最大的当务之急。“如果国门基本被关闭的情况持续更长时间,对我国的出口和经济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因为海外已经基本上放开,现在很多海外订单转向东南亚等区域,如果这种趋势不能尽快结束,那会对中国经济和出口造成非常大的打击。”
企业也在积极努力。“无论我们对外贸前景是否看好,作为一家企业来说,都需要积极应对,以使得企业能够增长。”徐海涛表示,应对挑战的方式包括加大产品研发、销售渠道的铺设等,2020年以前公司客户以终端用户为主,终端客户的利润率较高,当时员工可以出去售后,但受疫情影响员工无法出去,公司目前在销售端大规模拓展利率润较低的代理商业务,由以终端用户为导向的外贸销售模式转向以经销商导向的销售模式,且采用独家代理的模式,“不仅营销端调整,产品线也在进行调整,一些非标机型因为不具备服务能力,要调整为标准机型,哪怕是附加值低但可以走量,降低售后的压力。”
“近些年国家针对贸易壁垒和区域保护主义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出台一系列稳外贸、稳出口的政策及措施,并出台和落地了多项扶植中小微外贸企业的政策。”刘晓明表示,“我们希望这些政策持续落地。”
“去年当地政府牵头,由我们单位发起成立了广阳区对外贸易企业协会,大家抱团互助,比如可由协会出面,共同与物流公司洽谈‘从工厂到港口的运费’,如果一个集装箱节约500元运费,1000个集装箱就可节约50万元。”刘晓明说。
在向松祚看来,现在我国部分产业向东南亚国家转移,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欧洲、日本等地产业向中国转移比较类似。这会刺激中国产业不断升级,向中高端迈进,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过程,“虽然短期会对中国的出口构成压力,很多企业感觉到订单减少,或是订单增速放缓,但长期也会促使企业转型,目前珠三角、长三角的很多企业,正在不断加大转型力度。”
“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不会被越南、印度等所取代,原因很简单,一是中国经过40多年的快速发展,产业链非常齐全与稳定,这不是其他国家能够轻易取代的。二是中国劳动力素质,尤其是产业工人的素质与能力,在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是最高的。”向松祚向记者表示。
深圳跨境电商协会执行会长王馨认为,跨境电商在过去几年一直一枝独秀,逆势增长,在稳外贸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在促进跨境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首先,劳动力成本逐年增加,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压力造成的影响很大,希望能有更实质的减税和免税的政策出台;其次,在出海过程中,中小企业无法应对各类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冲击,比如国际贸易规则、税法、专利知识产权、物流等,希望政府和行业协会加大对出海企业海外拓展的服务培育,避免企业出海成为炮灰,切实解决企业出海风险;再者,加大合适的传统外贸企业向跨境电商的转型,不再局限于传统外贸的贸易规则,加大政府对跨境电商产业的引导和培育孵化,给予占领市场的客户一定的奖励;此外,加大国家层面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布局,尤其是海外仓、海外营销网络的布局,解决中国企业受制于人的局面;最后,加大产业基金对外贸企业的投资,布局国内外产业链,限定时效要求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做雪中送炭的事。
来源:证券时报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