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嘴抢珠、金龙摆尾,伴随着铿锵欢快的锣鼓,两条彩龙盘旋而起,时而翻腾,时而跳跃。舞狮威武雄壮、洒脱奔放、形神兼备,眼花缭乱的杂技元素,动作连贯、一气呵成,精彩的舞龙舞狮表演赢得观众阵阵喝彩。
带来这段精彩表演的是南口镇后桃洼村舞龙舞狮队,舞龙的传统在村里积淀深厚,40年来的坚持,让舞龙舞狮这项传统技艺在后桃洼村不断传承、发扬。
村里的传统习俗
逢年过节舞龙舞狮的传统,在后桃洼村已有40余年。早在80年代,每逢春节、元宵节等重要节日,后桃洼村的村民就会在村委会门口将龙狮舞起来。
“八、九十年代那会儿舞龙只是村民们的业余爱好,并不专业,就是为了让村里热闹热闹。我那时还不在村委会工作,但知道村里有演出,就会赶紧过来瞅。舞龙队伍走到哪儿,我们后面的人就跟着看到哪儿。”李瑞玲是后桃洼村的文化组织员,除此之外她还有一个身份——后桃洼村舞龙舞狮队队长。谈起舞龙队,李瑞玲仿佛有说不完的话,“舞龙舞狮、秧歌、小车会这种别具风味的民俗算是我们村的传统习俗,我当时就爱凑热闹,也跟着他们一块舞龙、扭秧歌。”
后桃洼村组建正式舞龙舞狮队还要从2003年说起。2003年,后桃洼村现任党支部书记韩文勇上任后,了解到村里有这些民俗传统,就让村里的文艺骨干李瑞玲、张淑华等人着手组建一支正式的舞龙舞狮队。“当时的想法就是看到村民们喜欢这些活动,那我们就把它搞起来,活化这些优秀民俗文化。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能把大家凝聚在一起,从而带动乡村振兴与发展。”
舞龙舞狮队正式组建后,在南口镇党委、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购买了更加精致的服装和道具。队员们也开始了有组织的训练和学习,他们自编自导、自学动作,快乐和健康双收,同时也为百姓生活送上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大餐,闹活了乡村文化。
渐渐舞“出圈”
舞龙舞狮队由最初的20余名队员一条龙发展到今天50余名队员两条龙五只狮子的规模,队伍不断壮大,表演技巧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创新。
李瑞玲介绍说,他们在了解到后桃洼村有传统技艺“五虎棍”“霸王鞭”,以前每逢过年过节便会有人表演,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绝活”也渐渐地没落下去。为了让这些老技艺重见天日,李瑞玲将村中这些传统技艺搜集起来,活用到舞龙舞狮中,并不断地创新,创造出新的动作。
为增加表演的观赏性,他们还在两头红狮子和两头黄狮子的基础上,增添了一头极具特色的黑须红面狮。黑狮子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它一出场就常常赢得满堂彩。
“黑狮子在舞狮中是不太常见的,我们在表演中对黑狮子的要求也比较高,‘它’的表现力要更强,更活灵活现,还要担任起跟观众互动的角色,所以我们的黑狮子在演出时也是最受欢迎的。”李瑞玲说。
随着队伍不断壮大,后桃洼村舞龙舞狮队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名声渐渐“出圈”,也推动他们走上了更大的舞台,在全区乃至北京市都获得了良好口碑。
“‘北京国际长走大会’的开幕式表演、‘昌平区传统体育龙腾狮跃闹金秋活动’‘昌平区民族体育闹新春活动’等等好多活动我们都参加过,疫情前我们的演出还是挺频繁的。”李瑞玲回忆起之前广受好评的演出经历,依然难掩喜悦,“看到观众们喜欢我们的表演,为我们拍手叫好时,内心的荣誉感还是很强烈的。”
“老龙”唤新人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精彩表演的背后,离不开日常的艰苦训练。“舞龙是个力气活,既要体现灵活多变,又要动作协调和谐,是一个团队精神。”今年57岁的队员于胜东十分感慨:“每到有演出前,我们每天会集中训练,对一些动作进行创新、优化,形成整套表演动作。对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认真琢磨,精益求精。但训练对身体和耐力都是挺大考验,现在上岁数了一些高难度动作做起来真的力不从心。”
舞龙队队员的平均年龄已在50多岁,虽然大家兴致很高,但毕竟岁月不饶人。为安全起见,他们也取消了一些观赏性比较强的高难度动作。
“队里也有几名年轻队员,但还是岁数大的占多数,近几年我们也在想办法吸纳一些年轻力量,把这项传统习俗传承下去,让后桃洼村的民间文化名片更加响亮。”今年已经63岁的李瑞玲依然巾帼不让须眉,常常在演出中担任舞绣球的角色。
36岁的韩磊是队里的后生力量之一,他加入舞龙队也有十个年头了,传承、发扬舞龙文化的种子渐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舞龙则诠释了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民族精神。作为村里的年轻人,我们有责任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加入我们,舞出特色,舞出精彩!”韩磊说道。
踩着欢快的锣鼓声,在耍珠人的调逗下,彩龙“上天入海”,狮子仰天长啸,寓意着风调雨顺、吉祥如意的舞龙耍狮给人们带来了祝福,也为后桃洼村打造了一张拥有丰厚底蕴的本土文化名片。
文/北青社区报 苏丹
编辑/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