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统计局6月14日发布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最新统计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京津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5万亿元,其中北京、河北分别为9413.4亿元和9559.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分别增长4.8%和5.2%,均高于2020-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0.1个百分点;天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38.5亿元,同比增长0.1%。整体来看,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多发频发等多重考验,京津冀三地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和经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总体开局平稳,协同发展扎实推进,发展动能继续积聚。
今年以来,京津冀三地区域经济总体平稳。从生产领域看,北京、河北工业持续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2%和5.8%,天津同比下降0.6%,降幅较1-2月收窄0.9个百分点,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先进制造业增长较快。服务业发挥稳定器作用,京津冀三地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5%、1.1%和5.1%。
从需求领域看,高端产业投资表现亮眼,北京、河北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43.7%和33.8%,天津高技术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58.3%和12.8%。消费市场继续恢复,京冀两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0.7%和7.1%,天津降幅比2020-2021年两年平均收窄1.6个百分点,三地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等升级类消费品均增长较快。
数据显示,北京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8%和6.6%(按现价计算,二者有交叉),占全市GDP的比重均接近3成。天津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工业的14.5%和23.2%。河北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6.9%,占工业比重2成以上,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比上年同期两年平均增速加快3.3个百分点。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钦
编辑/樊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