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河北籍男子崔某专程赶到湖北建始老家认亲。下午2时,建始县公安局刑侦大队会议室里,年过六旬的姚氏夫妇再次见到了自己35岁的儿子。这次见面,他们等待了整整35年。
人贩子乔装打扮 刚满月的婴儿被拐
1987年冬,位于鄂西南边陲的建始县寒风阵阵。居住在县城外十余公里的姚氏夫妇,满怀期待迎来了自己的第三个儿子——小姚。
新生命的诞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尽希望,孩子上户口的问题,却时刻缠绕在这对“超生”父母心头。
很快,姚氏夫妇看到了曙光。小姚刚满月,家里便来了一男一女两位客人。男的姓甘,自称是某部队军官,女的姓李,自称是县妇联工作人员,李某介绍说甘某家中条件优越,可以将孩子送至甘某家中寄养,甘某就能托关系为小姚上户口。就这样,夫妻二人将小姚送到甘某家中寄养。
接下来的事情,则让姚氏夫妇的心坠进冰窖。没几天,曾多次拐卖儿童的甘某,就“轻车熟路”地将嗷嗷待哺的小姚卖走。等到姚氏夫妇发现不对劲,小姚早已在襁褓中漂泊到了千里之外的河北。
建始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接到姚氏夫妻报警后,立即对该案立案侦查。经过办案民警日以继夜地攻坚,案件很快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犯罪嫌疑人甘某、李某双双落网。
不幸的是,对于小姚的去向,甘某只知道在河北,无法确定具体的位置。办案民警顾不上犹豫,开着警车便踏上寻人之路。
办案民警在河北走访近一个月仍一无所获。1990年,甘某、李某两人因拐卖儿童罪均被判处有期徒刑。
上世纪90年代起,建始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换了一代又一代,从未放弃寻找小姚。遗憾的是,受限于落后的交通和侦查手段,民警屡次尝试,最终都无功而返。
DNA技术助团圆
DNA技术的广泛应用让寻找小姚再次成为可能。2016年,建始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鲁云胜将姚氏夫妇的DNA信息录入“失踪被拐儿童信息库”,希望能够匹配到小姚的信息,却仍然毫无所获。
2021年公安部全面部署“团圆”行动,建始县公安局成立工作专班,鲁云胜带领同事多次辗转浙江、北京、河北等地。短短几个月,专班民警走访寻找了50余人,反复比对DNA样本20余份。
2021年底,鲁云胜在河北公安机关的协助下,敲开了当地一周姓夫妇家的大门,采集到时年35岁的“崔某”的血样。经过DNA反复比对,“崔某”与姚氏夫妇具有亲缘关系,也就是说,“周某”就是当年被拐的“小姚”。
那一夜,鲁云胜枕着鉴定报告,踏踏实实睡了个安稳觉。他深知,这既是给寻亲35年的姚氏夫妇一个交代,也是给从警10年初心未改的自己一个交代。
分别时,小姚刚过满月之喜,父母青春尚在;再见时,小姚已过而立之年,父母早就双鬓发白。35年来所有的痛苦与挣扎,寻子路上数不清的失望与希望,交织着此刻的激动与喜悦。这一次,他终于可以和父母一起,过一个“团团圆圆”的儿童节。
编辑/叶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