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贷款人 在资金价格大战中挖掘需求和机会
上海证券报 2022-06-06 10:40

贷款客户去哪儿找,正成为许多一线银行人的头等大事。

“我们在努力投放贷款,按国家要求和产业政策推进。但现在信贷需求疲软,不是银行下一个指标就能做上去的。”谈及这个话题,一家大行的中部地区支行行长有些无奈地表示,基层也面临一些现实难题。

近期,一系列金融纾困政策渐次落地。在信贷方面,“高效对接有效信贷需求”“积极挖掘新的项目储备”的号角吹响。面对实体企业信贷需求不足的现状,基层金融机构如何应对?寻找贷款客户的过程中存在哪些痛点、堵点?就此,上海证券报记者调研采访了银行一线信贷人士。

冰火两重天:优质企业获青睐 末端客户缺信心

银行正面临更严峻的拓客形势。“我们也想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但往哪投?怎么投?”前述支行行长称,对于符合支持政策的企业,该行可以提高抵押率、放松抵押物条件、下浮贷款价格。

然而,贷款拓客的成功率依然不高。该支行行长称,一些企业没有信贷需求,一些企业被同业“捷足先登”,而那些“无人问津”的企业又可能存在问题。

“贷款利率和贷款政策都较之前有较大优惠,供给充分。信贷投放量不足主要是受到市场需求端的影响。”一位华北地区股份行信贷人士称,在复杂的内外部形势下,很多企业以生存为第一要务,对于扩张相对保守和谨慎。这导致了银行面临可投放资金较多与有效客户较少的矛盾。

“内卷”悄然升级并导致了一种结构性的差异——符合政策导向的优质企业被银行“踏破门槛”,那些在疫情影响下信心不足、不符合政策导向、扩张动力不强的企业则“门庭冷落”。

面对疫情影响和经济增长压力,银行青睐的信贷资产向头部集中。前述股份行人士称,对于优质客户,银行存在共识。比如,优质的先进制造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新能源企业等。很多银行都围绕优质资产去竞争,过去两三家银行服务一个客户,现在可能有十家银行“盯住”一家企业。

该股份行人士认为,优质企业得到了充分的信贷资源,但其有效融资需求可能尚不足以支撑信贷的有力增长;传统产业信贷需求偏弱,获得的信贷支持力度也相对较弱;部分末端客户缺乏信心和扩张意愿,银行在风险偏好上也难以向其倾斜。

打响价格战:企业“货”比三家 银行以“新”论英雄

信贷需求不足致使的局部“内卷”,已经直观体现在贷款价格上。

“近期,同业的报价已经处于非常低的水平,考虑存贷款息差因素,几乎已经低到极限。”前述股份行人士表示,打价格战要拼规模、拼市场渠道。据他透露,叠加对于特定行业的政策补贴后,有大型金融机构可以对客户15年期以上贷款给出接近3%的超低利率。

但这可能存在套利风险。该人士称,一些不愿意扩张的企业会把闲置资金放在银行做资产保值增值业务,当融资成本低到与投资收益形成“倒挂”时,可能产生无效信贷投放。

不同规模企业对于贷款利率的敏感程度有所区别。前述支行行长认为,大中型企业对贷款定价更敏感。“有企业会做银行贷款利率对比表,让几家银行填写贷款价格。企业横向比较自是一目了然,银行则有些被动。贷款价格持续下行,银行营销的重点不仅是价格。”

前述股份行人士表示,从商业角度看,贷款利率有下限和阈值,银行不可能做无成本的信贷投放。“未来谁的金融服务更有创新性,谁的信贷政策延续性更强,可能会更容易获得企业青睐。”

在“鏖战”头部优质资产的同时,银行能否从小微企业中挖掘需求和机会?

一位华东农村金融机构信贷人士表示,利率仍然是小微企业考虑的首要因素,该行贷款利率也已有所下行。在激烈的县域金融竞争中,他所在的机构选择了与大行有“错位”的客户群体。由于具备价格优势,大行是抵押类贷款客户的首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主要做小额、分散的信用类贷款。

在疫情影响下,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小微企业存在现实的资金难题。前述支行行长透露,今年6月份,有一批信用类小微企业贷款到期,该行正在落地续贷、延期还本付息等支持小微企业的信贷政策。同时,对小微贷款的尽职免责安排也为基层人员释放了部分压力。

寻找贷款人:下“笨功夫”悉心培育客户

那么,当前银行如何寻找贷款人?

前述支行行长表示,陌生拜访或电话营销基本无法有效触达客户。现在更多是通过当地政府部门和相关平台,比如工商、税务、行业协会、商会等途径来畅通银企对接渠道。

“在实际操作中,一些细节还可以进一步完善。”他说,有时银行仅收到企业名单,甚至缺少企业联系方式。如果银行和企业能在相关部门安排下更顺畅地对接,应该能进一步提升银行金融服务质效。

在前述股份行人士看来,寻找贷款人是银行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要解决短期问题,会在存量客户里寻找有信贷需求或信贷需求挖掘不充分的客户;长期问题的解决则要在客户培育上下功夫。培育一个优质信贷客户,从企业有产品到有信贷需求,可能需要两年时间。

前述农村金融机构人士称,该行所在县域外贸企业较多,为应对客户流失问题,他采取了一个“笨办法”:梳理前期存量客户、统计流失客户,通过电话了解客户不再贷款的原因。“一些客户是因为其他银行提供了更低利率的贷款,一些客户是没有信贷需求,还有一些客户是受疫情影响。”在拓展增量客户方面,他采用扫街“挨个问”的办法,开展“整村授信”,请老客户介绍新客户。

“县里的银行越来越多,已经有十几家,竞争压力很大。”他希望,未来所在机构能提供利率更低、更有竞争力的贷款产品。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企业需求有所回暖:新年伊始银行信贷投放忙
上海证券报 2023-01-07
企业需求有所回暖 新年伊始银行信贷投放忙
上海证券报 2023-01-07
摸准企业需求:银行求解信贷“扩量提效”
经济参考报 2022-06-20
信贷折叠:银行争抢“专精特新”
经济观察报 2022-06-18
摸准企业需求 银行求解信贷“扩量提效”
经济参考报 2022-06-17
信贷需求减弱? 多家银行放“大招”:授信环节前移、内部激励
每日经济新闻 2022-06-14
银行“冲刺”信贷 一年期个贷砸出“地板价”
上海证券报 2022-06-07
寻找贷款人
上海证券报 2022-06-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