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2万平方米,27吨,1.5万余件,3000余人次,400余通……自5月3日金盏嘉园采取封(管)控政策以来,金盏乡疫情防控“一办十二组”、四个前线指挥部及封管控区各条战线工作人员与时间赛跑,同速度竞争,夜以继日快速保证金盏嘉园居民生活平稳有序,满足居民各项需求。这些数字见证了金盏封(管)控区战“疫”的点点滴滴,金盏人用“硬核”数字见证抗疫速度。
日均一万余件
快递、外卖实现无接触、高效率、全天候
金盏嘉园社区封(管)控区近1.6万人,自封管控以来快递、外卖配送量日均一万余件。封(管)控区五个小区出入口及近200个单元楼门都配有大中型白色货架,物品要按要求完成严格消杀。在管控区,物品由工作人员作为“配送小哥”送至楼下,在封控区直接送货上门。“配送小哥”身份很“多元”,他们有党员干部、物业人员,也有志愿者,冒着30℃的高温,穿梭在各个货架之间。为了减少接触,大家协调安排,实现了配送不丢件、无接触、高效率、全天候。
9.42万平方米
每天3次进行360度无死角环境消杀
每天早上七点,消杀人员身穿防护服、肩背30斤重的消杀工具,严格按照规范的消毒步骤,对封(管)控区近9.42万平方米的区域开展全面消杀工作。重点对区域地下车库、楼道、居民出入口、下水道、垃圾桶、楼梯、扶手等进行360度无死角消杀,全力阻断病毒传播途径。按照“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无空白”的原则,加强区域内环境卫生和清洁整治,从源头上杜绝疾病、疫情的滋生和传播。
每日27吨
垃圾高效清运不留一处卫生死角
封(管)控区每天约产生垃圾27吨、900箱,医疗废物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运输,由专人专车收集运输。为了确保医废处置及时、安全、规范,每辆收集车一天都要跑两三个来回。封控小区的生活垃圾存在一定危险,因此每次清运前都要先消杀,有时还需将打包好的垃圾扔到清运车上,清运人员在工作时要穿戴好N95口罩、手套、面罩、帽子、鞋套、防护服等“六件套”,冒着36℃的高温,戴着橡胶手套的两只手也被汗水“泡白”了,但他们一直坚守在岗位,用行动诠释责任,用奉献彰显担当。
501人次
保障居民就医用药顺利
“您好,请问是王书芹家吗?麻烦开下门,您的药我们帮忙买回来了”5月5日晚21:20,在金盏嘉园D区17号楼,刘纯和张福成正在对照手中的购药清单敲响需要代购药品居民的门。对无法通过线上采购的药品,工作人员群策群力,各展所长,想方设法主动对接药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大医院,自封管控以来平均每日完成居民用药需求100余单,累计为居民购药307人次。在与居民多次沟通确认所需药品的名称、厂家、规格,与药房、医院沟通相关药物的储备后,工作人员分头出发进行采购。“像北京安贞医院、北大第一医院、积水潭医院、协和医院等,不管多远,只要居民需要,我们都去采购过。”对于有就医需求的居民,安排社区医生开展一对一线上问诊,累计(远程诊疗)就医161人次,并为特殊人群开放绿色通道,医务组累计转运33名居民到医院就诊。
每日1.5万余件物资
将防疫保障送到手中
“酒精放这吧,防护服放这,这批N95口罩发给居民……”金盏嘉园C区工作人员正在清点防疫物资。4月27日,金盏地区疫情防控攻坚战一经打响,地区第一时间启动一办十二组应急组织体系。后勤保障组立即响应,全方位、全天候做好后勤服务,每天采购和发放防护服、N95口罩、橡胶手套、护目镜、面屏、隔离衣、消毒液等各类物资平均35种1.5万余件,牢牢筑起疫情防控后勤保障堡垒。“防疫物资有时凌晨十二点点才能到,我们连夜分拣、装箱,经常干到凌晨两三点。这期间,基本没怎么回家。”后勤保障组工作人员介绍。
417通
6部疫情专线解决居民“急难愁盼”
为了高效快速满足封管控期间居民需求,金盏乡乡社区两级开通了6条疫情专线,同步建立快速处置机制,确保需求反馈能够同步进行,一如既往地为居民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截止6日16时,共收到群众来电417通,解决率达80%以上,实现热线运营“不打烊、不掉线”,全力保障居民需求。
3000余人次
大数据排查筑牢疫情防控堡垒
“您好,我是金盏乡大数据派单排查组工作人员。大数据显示您近期到过或途经中高风险地区,需要核实一些信息,请配合。”工作人员需要每天对照流调信息,立即展开电话排查统计工作,迅速落实管控。工作人员轮流排班、加班加点,忙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态,平均每天处理派单3000余人。切实排查确诊、疑似、密切接触等相关人员的活动轨迹、健康状况、核酸检测等情况,将信息上报朝阳区疫情信息核查管控小程序和京心相助小程序。“全乡上下,我们都争分夺秒投入到数据筛查工作中。”防疫办公室工作人员王震说道。派单排查组工作人员用大数据构筑起坚固的疫情防控堡垒。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泽伟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