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4月15至21日是第28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癌症防治早早行动”。为了帮助公众倡导健康生活,普及科学防治肿瘤的相关知识,提高群众健康意识,4月14日,中日友好医院举行记者会,邀请了院内关于肿瘤防控、诊疗科室的专家进行交流。会上,中日友好医院普外科·结直肠外科主任介建政分享了结直肠癌预防和治疗的相关话题,并针对患者普遍关心的几个问题进行释疑解惑。
首先,介建政分享了结直肠癌的发病情况。结直肠癌在消化道肿瘤里占第一位,据2020年的数据显示,其发病率在全球排第三位,死亡率排第二位,在中国,2020年有55万例,发病率排第二位,死亡28万例,排第五位,“这个数据相当于每一分钟就有一位结直肠癌患者确诊,不到两分钟就有一位患者因结直肠癌死亡,我们对结直肠癌的防治任重道远”。
“精准治疗 低位保肛 快速康复 全面呵护 倡导健康”是中日友好医院结直肠外科的宗旨和理念。介建政从6个方面介绍了科室的特色。
首先是“微创”。介建政说,目前科室大部分手术都是微创手术,占比达90%以上。院内的腹腔镜手术从原来的2D腹腔镜发展到3D腹腔镜,目前已经拥有了机器人手术等先进技术。此外,院内也在做经自然腔道手术,手术标本通过自然腔道取出来,没有切口,既美观、恢复又快。
其次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技术”。介建政介绍,低位/超低位直肠癌对医生的技术要求比较高,而低位尤其是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技术是科室的特色,也是优势,在国内得到一致好评。
第三是“结直肠癌MDT”,即多学科团队协作模式。目前多学科团队协作已经成为肿瘤治疗的标准治疗模式,就是把肿瘤相关的科室,包括内科、外科、放射科、病理科等专家聚在一起,为患者探讨一个最佳的治疗方式和手段,既规范又个体化,不千篇一律,给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第四是“快速康复理念”。介建政说,我们与康复科合作,引进了术前康复的理念,在术前甚至在门诊就把患者的营养支持、体能训练和心理干预等都做好,使患者在做手术的时候有充分的体能支持,能够承受手术对他的打击,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术后康复。事实证明,治疗效果也非常好,缩短了平均住院日,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第五是“造口护理”。介建政表示,优秀的治疗离不开护理团队,科室开展了肠造口专科门诊,指导造口患者出院后的门诊康复治疗,效果非常好,吸引了全北京的造口病人前来就诊,在国内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也体现了对患者的全程呵护。
第六,在国际交流方面,中日友好医院本身就是中日两国之间合作友好的典范,结直肠外科早在1998年就和日本的相关科室、各大医学中心建立了密切联系,定期进行手术演示和交流,很早就把日本先进的腹腔镜胃肠手术理念、技术引入到中国。疫情期间,科室也在线上做了很多与日本的学术交流,并举办了大量学术活动及科普宣传活动。
释疑一:结直肠癌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是否会遗传?如何做到早期筛查和预防?
介建政:结直肠癌的确发病率很高,90%的结直肠癌都是息肉、腺瘤癌变后逐渐发展而来。但是过程比较漫长,是一个多阶段、多基因参与的过程。具体说是哪些基因是导致的,目前尚未研究清楚。到底生活中哪些因素可以引起结直肠癌,现在并没有很确定的因素,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饮食。现在饮食西方化,过度的高蛋白、高脂饮食会引起粪便在肠道中停留时间长,增加毒素的吸收,会引起癌变。所以我们提倡多吃一些膳食纤维,这能促进粪便在肠道中的运动,把毒素排泄出去。低纤维食物则容易引起便秘,增加毒素吸收。二是遗传因素,它在结直肠癌的发生过程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另外,一些反复发作的肠道炎症,比如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也是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以上这些相关因素,还需要后续研究进一步验证。
结直肠癌是否会遗传?遗传因素起到一定的作用。从统计学来看,结直肠癌大约1/3可能和遗传因素有关。但是真正能确定有遗传基因的,目前已知的仅有5-6%。例如林奇(Lynch)综合征,约占到结直肠癌的3%,就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还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也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结直肠癌,占结直肠癌的1%左右。但是一旦确定是这种遗传类型,得结直肠癌的概率就非常大。
关于早筛和预防,结直肠癌是一种慢病,也是少数几种可防可治的肿瘤。它大部分是从息肉、腺瘤开始演变的,先是正常黏膜变成息肉、腺瘤增生,然后再癌变。这个演变过程需要5-15年,给了我们充足的时间去发现它。发现它最好的手段就是肠镜,现在我们提倡4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都要做肠镜筛查,每5年做一次,每年都做一次大便潜血检查,如果大便潜血阳性要立即去做肠镜。另外,如果一级亲属中有得结直肠癌或进展期腺瘤的,也建议尽早肠镜检查。对以上提到的两种遗传性结直肠癌,比如林奇综合征,如果真有这个遗传基因,从20岁就要开始做肠镜检查,每两年查一次,因为这种癌变的致癌率最高能到60%以上。还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基因型人群,有时甚至要求提前到十几岁就开始查肠镜,每年查一次,因为这种病发生结直肠癌的年龄更早、概率更大。
预防方面主要是一级预防,改变生活方式,比如不吸烟、少饮酒、多锻炼、减少肥胖、控制糖尿病,生活中要少吃加工类肉食,多进食膳食纤维。
释疑二:低位直肠癌术后都要改道吗?术后怎么康复?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介建政:我们科室的一大特色就是低位结直肠癌的保肛,当然保肛不一定是最重要的目的,根治肿瘤才是首要目标。低位直肠癌是否都要改道,分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如果分期比较早,这时候是可以直接手术的,肛门也多数能保住。但这时候可能会做临时造口,做完手术半年以后放回去,之后肛门还能正常排便。更多见的是第二种情况,患者来的时候低位直肠癌局部分期已经比较晚了,这种病人如果还有保肛的想法,我们会做术前评估,通过术前放化疗,如果肿瘤缩小,我们才给他做保肛手术。第三种情况,肿瘤对术前放化疗都不敏感,治疗效果不好,如果强行保肛,对患者来说是不负责任的,这种情况肛门是保不住的,要做一个永久造口。第四种情况,对于一些老年人或者不能耐受手术甚至不想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如果放疗或化疗效果非常好,甚至能达到临床全消失,这时候就可以采取等待观察的策略,有些病人不再需要手术,也不需要改道,当然这是最理想的情况。
关于术后康复,我们一般会建议病人早期进食,帮助他排痰、下床活动,第一天先走50米,先活动起来,第二天、第三天再循序渐进地增加,恢复他的体力、帮他咳痰。现在我们的患者在术后六七天左右就能得到体力上的基本恢复,就可以出院回家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