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上午,朝阳区劲松三到六区综合整治项目开工。到今年年底,社区的公共设施、绿地养护等将焕然一新。
东三环西边,劲松路南北两侧分布着数十栋朱红色老楼,它们始建于1978年,是北京第一批成建制现代化住宅区。随着岁月更迭,老小区的生活环境变得不尽如人意。
2019年,本市首次试点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劲松率先“吃螃蟹”,完成改造的劲松一二区更是在近几年成了“明星小区”,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
当天启动改造的是劲松三到六区,同样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投资。社会资本愿景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改造的项目非常丰富,大到架空线入地、路灯布设、增设儿童娱乐设施和充电车棚,小到修补残疾人坡道、增厚公园绿化带、添加晾衣杆等,都有所考虑。
每天生活在这儿的居民对改造内容最有发言权。“我们成立了街道办、社区、改造方、居民代表四方成员组成的改造领导小组,形成工作合力。”劲松街道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每个改造项目的确定,都经过了居民的反复讨论和决策。此前,改造领导小组召开10多场居民议事会,深度访谈40多位居民,发放3000多份问卷。街道还设置了4个线上意见箱并开通1条改造专线,接听300通电话。
据统计,劲松街道共收集到500多条老旧小区改造意见,分为公共设施类、停车类、绿地类、电梯类。所有问题由专人登记、分楼研讨,再结合小区的实际情况,总共有100多条可行意见采纳落实到方案中,其余无法落实的意见也逐一向居民进行反馈并解释缘由。“这样提高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也消减了居民的负面情绪,形成‘居民-社区-街道-改造方-居民’的闭合机制。”劲松街道办相关负责人说。
在改造资金投入上,市区两级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共同投入。其中,愿景集团投入逾千万元,并取得社区配套用房、 自行车棚等闲置空间的运营权,经测算约在8.5年左右收回改造成本,实现微利运营。愿景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闲置空间将被改造为社区会客厅、便民菜站、便利店、老年餐桌等设施,弥补社区的公共服务短板。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