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若辰(左)与业务领域副经理陈馨合影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张家口赛区国家越野滑雪中心和国家冬季两项中心有很多从事语言服务的专业志愿者,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2019级本科生方若辰就是其中的一员,她同时承担着两个场馆的语言服务。“冬奥初心,始于朴素,成于坚守,向善向美向真。” 方若晨说。
在这个岗位上,方若辰的主要任务是为前来考察的国际奥委会官员提供陪同口译、为颁奖嘉宾讲解流程要点、为获奖运动员讲解同传设备的使用方法、为新闻发布会和领队会议提供语言服务等。
到岗前,方若辰就负责志愿者对接、培训及物资分配等多项工作,同时还要准备期末考试。但她仍一丝不苟地参加场馆组织的培训,力求每次翻译都比上一次更精准。
方若辰在场馆媒体中心登记同传设备的收发和使用情况
方若辰对自己的英语水平很有信心,但上岗之后经常会遇到的雪上项目专业术语还是让她倍感压力。于是她坚持每天早上8点前到岗,在固定时间练习视译和精听,熟悉赛事内容的相关表达和运动员信息,为当天的服务做足译前准备。“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能与语言和翻译专业的志愿者共事,这不仅是对我能力的肯定,更是一种鞭策。既然有了这个机会,我一定要牢牢把握,不断加强学习,为冬奥盛会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方若辰说。
赛时阶段,互相考查缩略语和国家简称成了方若辰和伙伴们每日必做的“休闲小游戏”。她说:“运动员、国际奥委会官员和媒体记者对这些术语非常熟悉,他们通常会使用简略的表述,如果我们不能熟练掌握这些缩略词,在翻译时就可能不知所云。服务期间,我们需要迅速辨识运动员的国籍和身份,通过运动员制服或装备上的国名缩写、服装配色来确认他们的国家,所以记住国家简称和国旗就显得尤为重要。”
方若辰和伙伴们要面对来自不同国家的运动员、官员和媒体记者,在完成翻译任务的同时,志愿者之间也会互相提醒,时刻注意仪态举止,保持端正形象。方若辰这样概括道:“在冬奥会这一世界级赛事中承担翻译工作,除了要求翻译内容本身精确之外,我们也要做大国礼仪的展现者和国家利益的守护者。相比之下,混合采访最具挑战性,采访本身对语言服务志愿者的听译能力要求极高,此外还要始终牢记‘我是一名翻译,更是中国的翻译’,在工作时要以严谨和不卑不亢的态度响应外国记者的各项需求”
方若辰与国际雪联成员进行沟通,帮助庆典仪式经理协调颁奖流程
同时,语言服务志愿者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方若辰说:“在我第一次接待国际奥委会官员时,他们特别指出场馆奥林匹克大家庭休息室的屏风色调与室内陈设相得益彰。我随即向来访的国际奥委会官员介绍,屏风背景选用的是北宋王希孟绘制的《千里江山图》,选取这幅画,是因为它所呈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与中国‘绿色办奥’的理念不谋而合,对方听后连连点头。冬奥盛会是体育竞技的舞台,也是世界不同文明互鉴的窗口,这也是我参加志愿服务最大的感悟之一。”
感言
“感谢冬奥盛会的历练,过去一年是我快速成长的一年;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对我的悉心指导,这些鼓励是我坚持的动力;也感谢自己为冬奥服务的初心。青年当志存高远,当一国青年都能将自身的命运与国运相结合,即使身在最普通的岗位,内心也一定充满力量。”——方若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佳
编辑/崔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