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以来,演过女主角,也“打过酱油”,有人说徐百慧离大红大紫就差一部剧,但这从来都不是她所追求的。
在热播剧《人世间》中,演员徐百慧塑造的平民女性于虹,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近日徐百慧做客北京青年报《娱见》节目,讲述了她与《人世间》以及于虹之间发生的故事。
出道18年,出演过《我的儿子是奇葩》《产科医生》《风云年代》《芈月传》等热播剧,这一次的《人世间》,徐百慧“让角色发了光”,也真正让她对戏、对人生有了更完整、精准的理解和把控。即使没有大红大紫,没有演主角,徐百慧也从来没把自己当成配角。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角色要一个一个地演,一定要记住作为女孩子,喜欢自己比喜欢世界重要。”
与《人世间》于虹差点擦肩而过 最终“让角色发了光”
在《人世间》中,徐百慧饰演平凡的底层妇女于虹,这个人物可谓尝尽了生活的各种苦:经历下岗,不得不去洗浴中心做脏活、累活,丈夫赶超患上尿毒症,肩上的担子瞬间压了下来,紧接着又经历丈夫离世,生活的和心灵的双重重创,她以一己之力扛下,独自抚养儿子长大。温柔而坚毅是这个角色的性格特征,于虹赚足了观众的眼泪,而徐百慧的演绎,收获了观众好评,“让角色发了光。”
演员和角色之间有时候也需要缘分,比如徐百慧和于虹。最初徐百慧接到的角色是吴倩(周秉昆发小国庆的妻子),于虹则由饰吴倩的演员演。剧本围读的时候,导演发现徐百慧“离吴倩太远了”,开拍前一天,李路导演把两位演员对调了,才有了观众看到的于虹。
“拍完之后,导演就说当时把你们俩对调是对的。可能就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我一直在讲不是演员找角色,其实是角色找演员,似乎有一种奇妙的东西在其中。”
这个角色也是让徐百慧心疼并且敬佩的一个人物,而且很多观众都有这样的感受。不久前雷佳音还跟徐百慧说起这样一件事:我妈看我的戏都没哭,看到赶超去世后,第二天于虹挣扎着起床要去上班,我妈一边哭一边说一个女人带着儿子接下来该怎么办?太难了。
徐百慧知道于虹的经历赚足了观众眼泪,但她听了雷佳音讲了这件事,还是既感动又感伤。
“丈夫去世独自带着孩子,要承受多大的压力?这样的女人我还是挺敬佩的。这是一个太接地气的人物,真实到可能离自己真的很远,我只能让这个角色带领着我往前走。”
从小就听父母讲过去的故事 摆脱洋气素颜出镜
徐百慧说,《人世间》讲的是东北发生的故事,自己就是东北人,虽然没有生活在那个年代,但讲的正是父辈的故事,多少会有印象,唯一不能理解的就是那个年代那种匮乏的状态,“我们可能体会不到,我们能够只能去想象,但没法感同身受。”
徐百慧的父母都是知识青年都曾经历上山下乡,她从小就听父母讲过去的故事,那个年代除了吃不饱,一家人还挤在几平米的小房子里,睡在一张炕上,“我爸说他家的房子比周秉昆家那房子还破,周秉昆全家睡在一起,中间还有很大的空隙,我爸爸说他小时候全家挤在一张炕上,完全没有空隙。”
接到于虹的角色,徐百慧首先想到要先去掉自己身上洋气的部分,素颜出镜,甚至要扮丑。“你不要想自己好不好看,那个年代生活在底层的妇女很不容易,每天想到的就是怎么能撑起这个家、把儿子抚养长大,别的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想,我觉得要表达人物身上的一种破碎感、无奈感。导演也是那个年代的人,我们的道具完全还原,演员生活在这个环境里,自然而然就找到那种感觉了。”
在徐百慧看来,于虹是一个“温柔的生活的战士”,首先是贤妻良母,爱家爱孩子,也热爱生活。在家里的变故没有那么大的时候,也是很爱漂亮的一个女人。而于虹身上坚强向上的部分,与自己是共通的,不同的是自己没有经历过于虹经历的那个年代,所以就努力把自己和角色重合的部分放大。
有观众评价,《人世间》中的三对夫妇,就像是剧组临时从东北大街上拉来的人一样,非常有代入感。徐百慧说,这也说明演员们塑造人物的成功,让所有人都不愿意去忽略每一个所谓的配角。
“一部剧的成功是所有人的成功,包括台前的幕后,大家觉得你们演的太好了,让我们数度落泪,其实我们本身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首先有这么好的作品,这么优秀的导演,还有这么好的团队,是这些成就了我们。”
演员大半都是东北人 “六小君子”难分戏里戏外
《人世间》的故事发生地在东北,演员几乎也有一半来自东北,比如雷佳音、宋佳、隋俊波、张凯丽、王阳等,因为他们熟悉东北生活,尤其是讲话腔调自带东北音,更符合人物性格特征。
徐百慧就是土生土长的长春人,在她看来,东北人演东北人,更容易塑造角色,让演员和角色浑然天成,并且她觉得东北话有一种天然的喜感和亲近感,“在剧组大家互相飙方言,殷桃是重庆人,也跟着我们一起说东北话,经常冒出一句:干啥、咋整。演赶超的宋楚炎是北京人,他每次拍戏的时候压力特别大,经常问我们东北话怎么讲,他很努力在讲,但还是有很重的北京味。他有一句台词是:我就希望结交一些这样式儿的朋友,其实我们都不这么说,他特意说‘这样式(se)儿’,还挺有意思的。”
徐百慧回忆,当时拍戏的时候,剧组的氛围非常好,因为大家年纪相仿,大部分都在东北长大,没有戏也不会离开片场,就聚在帐篷里聊小时候的事,聊看什么动画片、看金庸哪部小说,一起讨论好吃的,把剧中“六小君子”的感情延续到了戏外。
“剧里的六小君子到了戏外依然很亲近,拍戏的时候贫,不拍戏的时候也贫,经常那边开拍了,我们这边还叽叽喳喳的。我们每天变着法的想要吃什么,因为在片场比较紧张,所以就把好吃的叫到现场,我们东北人爱吃蚕蛹,那对我们来说就是美味,但南方人不太敢吃。总之这个剧是生活跟戏结合得非常紧密的一个,你会分不清在戏里还是戏外。”
在第46集中,秉昆案开审,坐在审判长席位上的,正是原著作者梁晓声。网友评价:梁晓声的出现,给这一场戏奠定了一个定海神针。
徐百慧的印象中,梁老师是一个细腻腼腆的人,最初导演就定下审判长这个角色请梁晓声来客串,而梁晓声本人却是硬着头皮上,感到难为情,好在戏份不多,最终顺利完成。“后来梁老师看了成片之后,他说我真的是不能忍受我的形象出现在这个镜头里,亏了戏少,戏多的话就完了。他特别可爱,就像一个孩子一样。”
被称“剧抛脸” 特别想尝试一回大反派
徐百慧主演的另一部电视剧《问天》前段时间也在央视一套热播,在剧中她饰演空间载荷专家林青,与于虹的角色截然不同,很多人甚至都没认出这就是演过于虹的徐百慧,网友评价这两个角色反差巨大,徐百慧却能切换自如,真可谓“剧抛脸”。
徐百慧自己很喜欢也很享受这种转换,如果这种转换让观众毫无违和感,也就说明自己成功了。
“这应该是演员最开心的一个部分,如果塑造角色千人一面,演什么都一样,观众还有什么期待呢?我觉得演员的最高境界是演什么是什么。因为一般情况都是角色来选择你,你不可能永远去选择角色,作为演员在不同角色里切换,给观众带去不一样的视听感受,这是最幸福的,也是我们的一个终极的目标。”
徐百慧表示,她特别想要尝试演一回大反派,而且今年就有可能。
被演戏耽误了的歌手 愿有生之年演一部音乐剧
徐百慧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从小喜欢音乐的她,最初的梦想是当歌手,高中毕业时,父母希望她去美国学医,但因9.11事件导致签证被退而留在了国内,失落之余,计划再复读一年筹备下一年的高考。
原以为自己与音乐再无缘,同时为了纪念17岁的时光,徐百慧想要录制一张属于自己的专辑。却不料录音棚里的监制老师发现徐百慧有做演员的潜质,便鼓励她报考中央戏剧学院。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徐百慧只身到北京,在2002年顺利考入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完全没有办法去规划,一下就从一个极端到了另外一个极端,背后永远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推着,没想到会遇到这样一位老师也是我的伯乐。其实都是命运的安排,有的时候不是自己的选择,也是误打误撞进入这一行的。我一直觉得其实命运的安排是对的,让我发现了我还是很喜欢做演员的。”
从小喜欢音乐的徐百慧自认为在音乐上是有一些天赋的,还有导演称她是“被演戏耽误了的歌手”,早年间徐百慧也参与演唱了一些影视剧的歌曲,比如《暖春》的主题曲《花儿》,也为自己主演的电视剧唱过主题歌。
徐百慧说,她还有一个梦想:有生之年演一部音乐剧,“我是挺期待这个画面的。”
大二出演《小留学生》 起点高却准备不足
2004年,徐百慧在中戏读大二时,主演了励志剧《小留学生》,在剧中饰演女主角刘莼,这是她的首部影视剧作品。那段经历对徐百慧来说就像“梦一场”,稀里糊涂去试镜,稀里糊涂通过了。
而在确定由徐百慧出演这个角色之前,剧组已经面试过不下五百位演员,因为这部剧对演员的要求很高:台词全英文,演员必须会说一口流利的英文,还必须是专业学表演的。徐百慧各方面的条件都符合,之前准备出国特意考了托福,想不到在这里派上用场。只是第一次拍戏,现在回想起来,好像“稀里糊涂”就拍完了。
“从这部剧开始进入影视这个行业,也不知道这部剧怎么拍完的,每天怎么过的现在也都想不起来了,当时年纪小,可能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
唯一留下印象的是在国外拍戏那段时间,剧组的摄像、灯光等都来自国内,徐百慧还充当了大家的翻译。当第一次看到自己出现在荧幕的时候,一方面觉得“我还不差”,另一方面又有点不忍直视。
“在镜头面前你所有的问题会被放大,放大了之后就会无法直视,觉得这个是我吗?”后来徐百慧通过这部剧总结了自己的问题,说台词太过字正腔圆,太过用力,连带着有一些小动作,看起来很不舒服。
“还是太没有经验了,所以人都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非常难忘的经历,对我来说起点还是挺高的,但其实我觉得我没有准备好迎接这些机会的到来,真的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出道18年,不惑之年不去焦虑 现在就是最好的年纪
出道18年,徐百慧对自己每个阶段的状态都是平静和释然的,她认为没必要总是把年龄挂在嘴边,总是用年纪来提醒自己,更没必要因此而焦虑。
“我爸总跟我说一句话,他说人一定要有自信。一个人有三个年龄,一是身份证年龄,二是心理年龄,三是社会年龄,现在社会发展太快了,信息量太大,哪有工夫去焦虑?就像我每天我还沉浸在于虹的世界里,想着怎么把她演好,赶超去世之后,第二天我应该是无声的崩溃,还是歇斯底里,想的都是这些问题,哪有时间因为年龄而焦虑。”
现阶段,徐百慧反而觉得这是自己最好的年纪,因为她从没觉得女演员吃的是青春饭,“所谓出名要趁早,这句话害了很多人,这个价值观完全不对。人在30岁到40岁是一个黄金的年龄,你的人生经历、阅历都到了一定程度,作为演员,在最好的年纪可以去塑造不同的角色,能让观众从中有一些收获或者感触,这就是作为演员最大的成功。”
从业以来,徐百慧演过女主角,也“打过酱油”,有人说徐百慧离大红大紫就差一部剧,但这从来不是徐百慧想要追求的,“我从来没把自己当成配角,我觉得我就是主角,观众喜欢看谁,不是因为谁的戏份多,观众是最公正的,他想看谁,目光就会跟随着谁。所以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角色要一个一个地演,然后一定要记住作为女孩子喜欢自己比喜欢世界重要。”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寿鹏寰
编辑/贺梦禹